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372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5-12 20:13:39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骨文有以形表意的特征。下图中的“城”字中间的方形小框,表示城四周的城墙, 表示城楼,为士兵守护之意;“邦”字下边的“田”字,代指疆域土地,上半部分的象形符号,是表示疆界范围的界标。从这两个字的结构和含义可以看出,“城邦”的含义和主要功能是

A.一定区域范围内统治管理中心

B.具有对外防御能力的军事基地

C.强化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中心

D.土地和军队是国家财富的来源

2.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可见

A.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

B.“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家副业的生产

C.表明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

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3.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清代施闰章《蠖斋杂记》记叙:“(宋)有舒翁工为玩具,翁之女尤善,号曰舒娇,其炉瓷诸色,几与哥窑等价。……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变成玉。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之饶。”上述两则记述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两宋时期民间手工业

A.开始超越官营手工业??????????????????? ??B.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C.受官府压制,发展艰难????????????????? ??D.主要生产日常生活用品

4.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5.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C.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6.1839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我们调查发现,大面积的犯罪,其根源在于财产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任何可考虑到的抢劫财物的犯罪,其根源在于万恶的贫困和匮乏。”又据英国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从1805年到1848年,英格兰因盗窃和抢劫财产等犯罪交付法庭审判的人数从4 605人增加至27 816人。有历史学家说,19世纪上半叶是英格兰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导致当时英国犯罪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拜金主义盛行?????????????????????????? B.工业革命迅速推进

C.法律制度不健全??????????????????????? ?D.城市化进程加速

7.下列对《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数额单位:万两)所含信息的合理解读有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

(其中关税1841年约420万两;1887年2054万两;1911年3617万两。)

①农业税数额变化不大但比重迅速下降,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②税收主体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程度的逐步加深

③洋务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工商杂税收入上升

④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贸易发展使关税增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表是“1880年与1930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该表能反映出当时

国民收入(亿元)

年增长率(%)

人口(千人)

年增长率(%)

人均收入(元)

年增长率(%)



1880年

1930年



1880年

1930年



1880年

1930年





143.43

257.98

1.21

377636

500789

0.58

38

51.51

0.62



A.民族资本主义持续快速发展?????????? ??????B.民生状况有所改善

C.人口增长制约了工业化进程??????????? ?????D.政府忽视近代化建设

9.晚清时期,一些仁人志士在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同时,却又鼓吹“西学中源说”:如薛福成认为,“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所创,彼袭而精究之,分门别类,愈推愈广,所以蒸蒸日上,青出于蓝也”。就是作为西方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议院,也成了中国的发明,梁启超认为,“《洪范》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

A.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承?????? ????B.有助于推动当时向西方的学习

C.为学习西方找到了科学的依据??????? ???D.受国人盲目排外旧观念的影响

10.《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

A.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 ???B.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 ???? ??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11.下图为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两个相对高点的出现表明斯大林模式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50年代中期的高点得益于对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的改变

C.60年代初期的低点主要原因在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粮食的歉收

D.80年代后的经济状况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在政治领域

12.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 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

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 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

13.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如此则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制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以下对材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为了汇率保持稳定,要求国际货币国对外贸易保持顺差

B.世界贸易需要更多国际货币,所以国际货币国要保持贸易逆差

C.贸易逆差,是导致国际货币贬值的根本原因

D.特里芬难题道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

14.1994年《APEC经济领导人共同宣言》提出“不晚于2020年在亚太地区完成我们实现自由和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的目标。执行的时间将考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各经济实体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经济不迟于201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这表明APEC成员国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B.反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C.坚持互利和互惠的原则???????????????????D.通过法律确立长远目标

15.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最为一致的是

A.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C.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1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面图表,判断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1997—2011年期间内,以中国为目标国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及在全球反倾销调查数量中所占比例的动态趋势

A.中国入世后遭遇的反倾销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

B.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摩擦使国际矛盾日益尖锐

C.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恶化

D.中国企业在困扰中融入全球化,并适应全球化

17.阅读以下“1972~1985年中美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年

60

32



1975年

304

156



1980年

3755

1059



1985年

3855

3840



A.两国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优势??????? ??B.改革开放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

C.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经贸往来?????? ???D.经贸发展得益于世界贸易组织

18.2008年残奥会会徽的图形部分是由红、蓝、绿三色构成的“之”字形。红色,寓意着太阳;深蓝色,寓意着蓝天;绿色,寓意着大地。3种颜色的3个笔划综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天地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列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过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主张在处理天与人关系时,人应采取积极态度的是

A.墨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董仲舒

19.“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治。秦之法治实儒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中庸》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为儒家理想之制度。汉承秦业,其官制法律亦袭用前朝。……儒家《周官》之学说悉入法典。夫政治社会一切公私行动莫不与法典相关,而法典为儒家学说具体之实现,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材料主要表明儒学

A.强调大一统和以法治国????????? ? ??B.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C.是传统社会的精神支柱???????????? D.通过法典化、制度化得到普及

20.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佛教经典云:‘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变之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下列各项中符合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的是

A.建构起天人一统的系统图式?????????? ??B.构造起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

C.形成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D.为汉唐大一统奠定思想基础

21.余秋雨说:“在我看起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我认为,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其主要观点是古代中国

A.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B.发明重要性与是否实用关联度高

C.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D.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

22.研读下表(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的相关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

科技发明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l%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①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世界,为人类文明进程作除了突出贡献

②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使中西科技发展趋势发生了逆转

③受西方近代科技的冲击,中国明清科技发展迟缓,最终被西方超越

④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造成的社会环境不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A.①③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②④

23.康德认为:“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这一言论说明

A.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B.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统治

C.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 ?D.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24.梁启超在1922年这样认为:“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观念。……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现在比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

A.前代胜于当代,昨天胜于今天,历史在倒退

B.“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

C.一治一乱的史观适用于古代而不适应于当代史

D.古代史学观点通常缺乏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小题,第25、26、27题的分值分别为21、19、12分)

25.(21分)历史上,人口的政策、迁移、流动和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一 西汉至元朝我国西部地区(含川陕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单位:%)

材料二 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

乡民迁出

总人数

迁至他乡

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工

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出国从事

工商业人数



1820—1849

29

29

0

0



1850—1879

72

15

49

8



1880—1911

156

0

118

38





材料三 公元1500年,伦敦的人口不过5万,1600年人口增至20万,1700年增至70万。1800年英国本土人口加上移民为2000万,英国人口快速增长。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代保证家庭稳定生育,导致生育率居高不下。英国由于人口增长快,每年增加大量年轻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满足工业革命的需求。

——《大国崛起与现代化》

材料四 毛泽东说:“……除了党的领导之外 ,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情高、干劲大”。到1962年,由于人口政策指导思想的偏差和高生育率的延续,人口数量猛增,国民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浅析毛泽东的人口观》

(1)依据材料一概括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变化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分析导致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相关因素。(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百余年间该乡居民离乡谋生呈现出的变化趋势。(4分)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些趋势的背景。(6分)

(3)据材料三、四概括英中两国人口政策的相同点,(1分)并分析其对两国造成的不同影响。(4分)

26.(19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华人的梦,如何才能真正富强,这才是最关键的。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试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世界强国的力量来源》

时期

国家

主要力量来源



16世纪

西班牙

黄金、殖民贸易、雇佣军、王朝



17世纪

荷兰

贸易、资本市场、海军



18世纪

法国

人口、农业、公共管理、军队、文化



19世纪

英国

工业、政治凝聚力、金融与信贷、海军、自由主义规范、岛国位置(易于防卫)



 ——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 材料二 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年)(堆柱顺序:英1德2美3中4)

——资料(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当时,在中国享有带有不平等性质的权益的国家主要是美、英、苏三国。在具体实践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对策。美国是当时与新中国最为敌对的国家。中国政府对中美商约等一系列条约采取了不予承认的立场,美国此前在中国所享有的特权至此在大陆全部丧失。这种处理干脆利落。苏联是中国最重要的盟友。对于中苏友好条约,中国政府并没有断然宣布废除,而是积极地与苏联政府展开重新谈判。1950年2月,中苏订立了新的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协定规定在不迟于1952年末之前,苏联将中国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及一切财产无偿移交中国,苏军从旅顺口撤出,大连行政完全由中国政府管辖,苏方临时代管或租用的财产,应由中国政府接收。至此,可以说中国已经完全挣脱了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裴坚章《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年)》

(1)根据材料一,按照力量来源对上述强国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8世纪法国的文化如何成为力量来源。(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工业迅速崛起的共同原因有哪些?(2分)分析明清以来(鸦片战争前)中国制造业日益衰退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待不平等条约及其国家的对策。(7分)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时期

材料

结论



第一组

15、16世纪

他们游到我们的小船上,用鹦鹉、棉线团、短矛和其它很多东西交换,我们给他们玻璃、念珠和小铃铛。总之,我们以物换物,两相情愿。

——哥伦布《航海日记》

世界逐渐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第二组

19世纪中期

世界强国英国在1846年和1849年先后废除了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全面实施自由贸易政策,和一些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希腊(1837年)、土耳(1838年)、波斯(1836,1857年)、中国(1840,1842年)、日本(1858年)等,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平等的贸易协定。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六期

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不平等贸易体系形成



第三组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开通,巴拿马运河于1914年竣工。铁路网密布全球,洲际铁路开通的有:1869年美国横贯北美的大铁路与太平洋铁路接轨;1903年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世界通讯网形成。60年代,有线电报的使用已经越出国界;70年代,电话开始使用;1901年,无线电波飞跃大西洋成功。汽车和飞机已经出现。20世纪初期,全世界已由200万辆汽车奔驰在交通运输线上。

——麦克尼尔《世界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5分)

(2)本堂课的主题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不同时期的变化。(7分)

1.【答案】A 【解析】解读题意“城”与“邦”的结构与含义,都体现出划分一定区域,故A项正确;B项只能体现“城”的结构和含义,体现不出“邦”的含义,故B项错误;题中没有体现“城”与“邦” 的经济职能,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不准确,故D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等信息,可知当时民间手工业强调保守技术的秘密不外传,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故B项正确;明清时期民间手工业开始超越官营手工业,故A项错误;C、D项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故C、D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商帮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这涉及到的是商品的流通领域,而商品的流通需要的是商品生产的支持,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萌芽阶段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商帮发展缺少根基,故D项正确;从题干“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等信息可以看出A、C项与题意不符,故A、C项错误;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19世纪上半期正是工业革命在英国迅速推进的时期,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赤贫与暴富并存,导致盗匪肆虐。

7.【答案】A 【解析】从农业税收比重下降可以判断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①正确;从工商杂税比重上升说明中国经济近代化加深,故②正确;从表格时间1885年工商杂税上升,可以判断是洋务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故③正确;“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说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④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

9.【答案】B 【解析】“中体西用”思想只学习西方器物,而材料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故A项错误;结合晚清时期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可知不是盲目排外,故D项错误;“西学中源说”不是科学的依据,故C项错误;“西学中源说”出现一些仁人志士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有关,故推动了当时向西方的学习,故B项正确。

10.【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中“家庭经营”“社会主义”可知其所指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为单位个体经营来自传统,而所有制及其他领域又属于集体经济符合社会主义原则,故A项正确;平均主义不属于社会主义原则,故B项错误;协作经营不属于传统农业的精华,故C项错误;共同劳动不属于社会主义原则,故D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斯大林模式带来僵化的体制,已经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故A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有利于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的改变,故B项正确;60年代初期的低点主要原因是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失败,故C项错误;80年代后的经济状况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经济体制改革失败,故D项错误。

12.【答案】C 【解析】世界银行是二战后的经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枣强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容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调研历史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