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深刻影响。(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上述材料认为,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之一是 A.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 B.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 C.社会形成重文轻武的氛围 D.教育不发达造成人才奇缺 2.下面所列均是孔子的主张,其中一项是直接针对执政者提出的。这一项是 A.“仁者爱人” B.“有教无类” C.“克己复礼” D.“使民以时” 3.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第一篇里说:“人们从来不会按照自己的利益做任何善事,除非是某种强制性的力量驱使他们去这么做。”还说:“饥饿和贫困使人勤劳,暴力的惩戒使人善良,使得人们达到善和正义的,正是强制的力量。”与其在人性论观点方面最相似的是 A.孔子 B.孟子 C.李斯 D.苏格拉底 4. 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D.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5.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原 D.抗衡佛教 6.朱易安在《在汉学研究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说:“反思我们的研究便会发现,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体系,我们并没有好好地梳理;传统文化的研究往往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脱离了社会现实的研究,本质上是丢弃了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精神。”朱易安所说的“最根本的精神”是指 A.天人合一思想 B.格物致知思想 C.知行合一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7.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重实用 B.重理论 C.重民众 D.重实验 8.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绵延了三多千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楷书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B.东晋王羲之擅长草书、行书,被称为“书圣” C.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推陈出新,分别创立了颜体和柳体 D.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9.据记载,魏晋时期有位大画家作画数年不点眼睛,人问其故,他回答“四体妍媸(美丑),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这位强调“以形写神”的画家是 A.展子虔 B.阎立本 C.顾恺之 D.张择端 10.服饰是时代的特征的折射,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下列选项中与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11.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A.中断了古希腊的法制建设 B.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 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使得神学思想逐渐绝迹 12.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13.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14.《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征》中谈到:“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肤色、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了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地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可以判断法国革命者在价值取向上更侧重追求 A.自由 B.平等 C.共和 D.法制 15.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要素,但人类对三者的认识和应用却不同步。下列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依次是 A.原子能利用→经典力学→相对论→互联网 B.相对论→原子能利用→经典力学→互联网 C.经典力学→互联网→原子能利用→相对论 D.经典力学→相对论→原子能利用→互联网 16.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7.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平均时间 1885~1919年 1920~1944年 1945~1964年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30年 16年 9年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7年 8年 5年 A.科学技术与生产、销售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 B.财富的追求驱使着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 D.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8.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资政新篇》 19.“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清末新政时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20.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它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22.钱学森说:“谁掌握了科技进步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制高点,谁就可以在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科技成就产生的作用不包括 A.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B.发展国民经济,增强了综合国力 C.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在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处于领先地位 23.恩格斯说,他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恩格斯说的作家是 A.巴尔扎克 B.雨果 C.司汤达 D.歌德 24.有位美学家指出:“绘画是从最单纯的事物中抽离出最简单的形式,让画布上出现的是符号般的造型,经由视觉慢慢被组合在一起以代表一个实物。他不是具象世界,而是画家心中的意象。”下列美术作品中,创作风格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日出·印象》 C.《向日葵》 D.《格尔尼卡》 25.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该片从建筑艺术、功能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等四个方面全面展示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这反映出电视艺术 ①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艺术品走下圣殿 ②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 ③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 ④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20分,28题14分,共50分) 26.(16分)汝家学说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两千多年历史中,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吸收其他思想,以适应时代需要。 材料一:臣谨案《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之于正。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为也;正者,王之所为也。其意曰,上承天之所为,而下以正其所为,正王道之端云尔。然则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终阳以成岁为名,此天意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 ——《汉书·董仲舒传》 (1)汉代儒学已不同于先秦儒学。依据材料一,说明董仲舒发展儒学的表现;(2分)并分析董仲舒的观点仍然属于儒家学说的原因。(4分) 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卷 材料三: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 ——南宋孝宗《佛祖统纪》卷 (2)宋代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依据材料二,说明宋代儒学发展的特点。(4分) 材料四:康有为将《孔子改制考》进呈御览,并说明“臣今所作编撰,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 (3)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康有为编撰《孔子改制考》的目的。(6分) 27.(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广漠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但是我不晓得,一个国家只有使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还能有什么荣誉可说呢。……加之,我们的商人从没有告诉我们教士们所谈的这种品德: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商人们所说的关于那里的官吏们的掠夺行为。……在那个地方的一切历史里,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那里,除了极端的奴役而外,我们将永远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 亿人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帝国(指中国)最早时代,便允许人们在皇宫中一张长桌上写下他们认为朝政中应受谴责之事,这个规定在公元前2 世纪汉文帝时已经实行……这一重要事实推翻了《论法的精神》 中对世界上这个最古老的国家提出的笼统含混的责难。……他(中国皇帝)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 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 ——伏尔泰《 风俗论》 材料三 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视中国为开明君主制的榜样,因为中国皇帝运用儒家的理性价值观来治理国家。对一个被启蒙思想鼓励过的理想的开明君主来说,与士绅阶层一起商议国事是一个本质特征。伏尔泰相信中国儒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可以作为欧洲社会伦理和政治的榜样。……通过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的努力,中国的道德和政治取代语言和历史,开始对欧洲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美)孟德卫《1500~1800 ,中西方的伟大相遇》 (1)根据以上材料,分别概括孟德斯鸠、伏尔泰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孟德斯鸠、伏尔泰思想的共同之处。他们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评价不同,但其用意相同,结合以上材料,指出其用意是什么?(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6分) (4)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都没有到过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途径。他们对中国当时政治制度现状的认识,你更赞同谁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不懈探索,寻找救国救民道路,却在很长时间内都抱憾而终。因此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丧权辱国,成了旧中国长期无法消除的病疠。 材料二 从革命斗争的这种失误教训中,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面对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革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经过不懈探索,弄清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为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胜利发展、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以上材料均选自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前期,为了救国救民,哪些阶级分别领导了哪些重大运动?(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4分) (3)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功。那么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哪些?(4分)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D C C C D A A C D B A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得分 答案 B D B A B D B C D A D A 27(20分) (1)孟德斯鸠: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人民受到掠夺与奴役,没有自由民主;伏尔泰:认为中国是开明君主制国家,是政治与道德的统一,是最好的政府形式。(4分) (2)思想共同之处: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理性。(2分)用意:以批判或褒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为自己的理论服务。(2分) (3)时代背景:政治上,18世纪法国处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下;经济上,法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思想文化领域,天主教神学思想在法国影响很大,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开展反封建统治和教会特权的斗争,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6分) (4)途径:传教士、商人、旅行者在中国的见闻传入欧洲;中国经学、史书的译著在欧洲的传播。(2分) 答案一:孟德斯鸠。理由: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管理的原则是恐怖与奴役。 答案二:伏尔泰。理由:①明代设置内阁,大学士参与商议军国大事;清代沿袭明制,设立内阁,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②明清以儒家仁政、德政思想治国。③明清时期农耕经济达到顶峰,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 答案三:我认为他们的观点都是不全面的。理由:他们站在不同立场对中国政治制度加以评论。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制,中国的情况与其观点有类似的地方,所以被加以赞扬;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中国君主集权与他的观点相违背。 (观点和理由任选一点回答即可得4分) 28(14分) (1)农民阶级,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6分)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4分) (3)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4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