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二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一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A.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B.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C.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D.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 2.南宋后期的诗论家严诩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严诩以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唐朝 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科举制度,考查诗赋 C.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强大 D.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 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 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C.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反映了中国画线描的艺术手法 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 4.“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主张:“画法以意匠经营为主,然必气韵生动为妙。意匠易及,而气韵别有三味,非言可传!”以下作品符合其主张的是 A.《洛神赋图》 B.《步辇图》 C.《清明上河图》 D.《墨兰图》 5. “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 A.汉赋 B.宋词 C.京剧 D.传奇 6.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转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 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 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引入的国家来源相对单一 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7.20世纪初,一些学校的女生已经开始觉醒,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A.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 B.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C.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D.出现了较偏激的思想和行为 8.下列四则史料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几种社会思潮,按兴起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共和立宪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 ②“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③“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④“倾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此造端之事业也。……是故排满者,为独立计。”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9.孙中山说:“至于将来……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这段话反映了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社会主义思想 10.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和范文澜这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看法截然不同,有些学者想提请中央宣传部决定,但中央还是认为应由历史学家自己去讨论决定。这反映了中央积极贯彻 A.“一枝独秀”的做法 B.“百家争鸣”的方针 C.“百花齐放”的方针 D.压制学术争论的政策 11.下列历史图片所体现的最恰当主题是 A.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 B.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C.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D.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 12.《邓小平理论与“东方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一文指出,邓小平理论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而“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达到一个新境界。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着重阐述了 A.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B.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C.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D.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13.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阶段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化大革命”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14.1988年9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B.有利于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 D.为我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15.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在其回忆录中说:“(苏格拉底)不仅没有像控告他的人所指责的那样败坏青年,还明明地诱导了他的门人中那些有犯罪倾向的人停止了罪行,劝勉他们追求那最光荣最美好的德行,正是借着这种德行,人们才能治国齐家。”在此,色诺芬肯定了苏格拉底 A.对否定神的地位而作出的贡献 B.为挽救社会道德而付出的努力 C.对古希腊哲学进步而作出的贡献 D.为后世人文主义发展所起的启蒙作用 16.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下列对材料判断正确的是 A.荒诞不经,反映欧洲人早期的愚昧 B.反映人文主义,是研究文艺复兴的资料 C.是新教教义,有助于理解欧洲宗教改革 D.阐述理性学说,出自启蒙思想家的著作 17.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其核心主张是世俗权力 A.应当高于罗马教会的权力 B.可以拯救天主教徒的灵魂 C.只能在上帝的委托下行使 D.必须配合教会维护社会秩序 18.伽利略指出:“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这说明了 A.伽利略否定了古代圣人的研究成果 B.伽利略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C.伽利略重视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D.伽利略的成就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19.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有力地冲击了神学创世说 B.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 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20.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图,对图1、图2交通工具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表明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②是交通运输业的一场革命 ③大大减轻了人们繁重的家务劳动 ④推动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第二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21.(13分)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主轴,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及今上(汉武帝)即位,赵绾、王藏之属明儒学,而上亦向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自是之后,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春秋》于齐自胡毋生,于赵自济南伏生;言《礼》则鲁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于齐自胡毋生,于赵则董仲舒。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矣。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材料二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采取的用人政策。(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给儒学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 (2)宋明理学家是如何深化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2分)依据材料二说明宋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2分) (3)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思想主张。(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3分) (4)儒家思想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并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其主要原因。(2分) 22.(11分)追求人的自由是众多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过程中,法国的卢梭和德国的康德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人民能够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将它打破时,他们做得更加正确了。那是因为,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得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以及财富,并且因为这一结合而形成了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依旧像往常一样地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康德主张,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来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权势扼杀。……宪法应容许“最大可能的人类自由”,同时又使每个人的自由能够和其他人的自由相一致,并在适当的时候把“制度按照理念 ”建立起来。 ——摘编自陈乐民《康德论启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卢梭关于获得和保障自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政治背景。(4分) (2)据材料二,康德认为启蒙的前提是什么?同时概括康德对“自由也是一种责任”观点的理解。(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卢梭和康德“自由观”的历史作用。(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16分) 近代以来,法兰西民族创造出独具魅力、光彩照人的文化,深刻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思想文化领域而言,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当时的欧洲人……为法国启蒙思想家那些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所折服。一时间,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 ——吕一民《法国通史》 (1)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新思想”有哪些?(3分)分析这些思想当时在欧洲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二 1850年,雨果在追悼某一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 (2)雨果所追悼的文学家是谁?(1分)属于哪种文学流派?(1分)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该文学家的作品中,令人感到“惊惶与恐怖”的社会现实是什么?(1分) 材料三 20世纪40、50年代,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法国文化界流行。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给世人描绘了一幅阴暗的世界画面: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所以存在主义特别强调个体自由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把人的意义、人的价值归结为人的自由选择与创造。 ——吕一民《法国通史》 (3)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出现的背景与20世纪哪些重大事件相关?(2分)有人认为,20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正在走向崩溃,这一观点是否符合史实?请说明理由。(2分)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凭借其文化软实力大力推行文化外交。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应对文化全球化,就是要提倡文化多样性。” (4)20世纪90年代文化全球化加速,请分析其时代背景,并谈谈你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4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井田虽圣王法,其废久矣。周道既衰,而民不从。秦(秦国)知顺民之心,可以获大利也,故灭庐井,遂王诸夏。……使民无得擅徒,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必农。 ——《商君书·垦令》 材料二 (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相付。卖者坐如律。 —— 《魏书》卷110《食货志》 材料三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材料四 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 ——日本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井田)废久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指出商鞅变法中“使民无得擅徒,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必农”的具体措施。(1分) (2)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受田的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有何积极作用?(2分) (3)你是否同意材料三中俄国官员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2分) (4)依据材料四归纳明治政府的改革措施。(1分)其实施有何意义?(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戊戌变法虽然过去100余年了,但其流风余韵至今犹存。如果把中国现代化道路比作一条环环相扣的漫长链条,那么,戊戌变法就是其始端不远处的重要一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 ——雷颐《维新的挫顿》 材料二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材料三 这场变法引起了满清权贵保守派的政治反动。一批更为昏庸、眼界更狭隘的“原教旨”保守派……注定成为清王朝残存的权威合法性资源的巨大消耗者。另一方面,戊戌变法的失败,使相当一批现代化知识精英,由于对体制内的变革失望,而开始走向体制外的革命。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材料四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视角有何不同?(2分)你认为哪则材料的分析更为合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2分) (2)就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而言,材料三、四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2分)两位作者有何共识?(2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事件应该注意哪些原则?(2分)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D C B A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B B B A C A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21.参考答案 (1)政策:起用儒者参与国家大政。(1分) 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分) (2)深化:宋明理学家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2分) 表现:约束个人的情感欲求;通过道德自觉建树理想人格;注重民族气节和德操;强调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2分,任答2点2分) (3)观点: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猛烈批判君主专制制度。(1分) 原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理学的日益僵化。(3分) (4)儒家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儒学本身的自我调整,适应了统治阶级需要和时代要求。(2分) 22.(11分) (1)主张:通过暴力革命获得自由;按照社会契约建立政权,保障自由。(2分) 原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政治:法国深受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2分) (2)前提: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1分) 理解: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别人的自由;自由应该由法律或宪法来保证;要 按照自由的理念建立新的社会制度。(3分) (3)认识:促进思想解放;冲击封建专制统治,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发生;影响公民法治社会的构建。(3分) 23.(16分) (1)新思想:分权制衡、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理性主义等思想(或答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科学、人权、法制、理性等思想)(任答3点得3分) 原因:启蒙思想顺应了欧洲社会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普遍处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两点2分) (2)文学家:巴尔扎克(1分) 流派:(批判)现实主义(1分) 社会现实: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社会矛盾尖锐。(1分) (3)世界大战(1分)、经济危机(或答经济大萧条)(1分) 不符合。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弊端,但并未走向崩溃。(1分)二战后,西方国家通过政策调整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表明资本主义制度还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功能。(1分) (4)背景:两极格局的结束为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1分) 科技发展,信息技术的兴起把世界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1分)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不同文明与民族之间的往来日益加强。(1分) 认识:多种文化共存,文化交流频繁,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仍然存在;只有坚持文化多元并存的原则,才能更好地推进文化全球化,促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1分) 24.(1) 原因:铁犁牛耕的 使用及推广(新兴地主的经济、政治势力的增强)。(1分)措施:重农抑商,奖励耕织。(1分) (2)特点:按生产资料拥有、人员差别等分配,具有阶级等级性。(1分)作用: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国家的税收。(2分) (3)不同意,因为农民得到份地时要交纳巨额赎金;同时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 同意,因为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同时农民在改革中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2分)(不论答出哪种观点都可以,但没有理由不给分。) (4)措施:地税改革。(1分)作用: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提供有力保障。(2分) 25.(1)材料一:传统文化的影响(历史原因)。材料二:整体的社会环境(现实原因)。(2分)材料二的分析更合理。理由:戊戌变法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里,其失败是必然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分,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如果认为材料一分析更合理,理由充分亦可得分) (2)侧重点:材料三侧重于对民主革命的影响;材料四侧重于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2分)相同点:都认为戊戌变法触动了传统体制;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2分) (3)全面性原则(一分为二);历史性原则(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言之成理即可)(2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