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91KB
所属分类 高三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7-16 6:20:35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命题人:邬素清 审题人:何堂远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小题,满分50分)

1.春秋时期,齐桓公领导诸侯合作,“尊王攘夷”,对抗夷狄,齐之后的霸主也多如此。史书也曾记载战国后期越来越多地方出现部分诸侯联合夷狄与其他诸侯作战的事件。这些变化反映了

A.古代社会中央集权趋向逐渐明显

B.西周国力比前朝的国力更为强盛

C.西周时期诸侯势力左右中央王权

D.先秦时期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2.《左传·隐公三年》记载:“……故周郑交质,王子孤质于郑,郑公子忽质于周”,材料中这种周朝与郑国互换人质现象突出表明

A.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政治特有交往的方式

B.国与国交往的外交诚意

C.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缺乏互信

D.宗法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3.《史记·田齐世家》云:“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之士复盛。”这说明当时“士阶层”的主要作用是

A.宣传了本学派政治主张 B.扩大了本学派的社会影响

C.改变了社会的统治基础 D.提升了诸侯国实力和影响

4.据《吕氏春秋通诠·知度》载:“上计,战国、秦、汉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计簿,遣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称为上计。”据此,“上计制”的主要意图是

A.控制地方财政税收 B.监督考核地方官员

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D.防止官员弄虚作假

5.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设立十三个州部,其中十一个州的名称沿用了《尚书》、《周礼》中的州名。据此可以反映出

①中央集权趋于强化 ②儒学地位上升

③地方行政区划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④秦代以来的监察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郑学檬指出,宋《天圣令》与唐《田令》相比,没有还授田的规定,更无永业、口分之别;并且要求“诸官人、百姓并不得将田宅舍施及卖易与寺观。违者,钱物及田宅并没官”。这一规定

A.使私人土地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

B.制约了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C.加强了国家对土地产权的控制力度

D.推动了小农经济健康发展

7.《资治通鉴》第191卷记载:“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史称“玄武门之变”。 高祖李渊被逼退位,李世民登上皇位,他的做法违反了

① 孔子倡导的“礼” ②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 西周确立的宗法制 ④ 唐朝法律的选官制度

A.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

8.有学者认为“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独主说明从秦汉起,官僚体制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特征

C.独主和共主本质上都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独主和共主相比,最本质的不同点是神化君权

9.“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

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10.下列对表1 《古代主要农书所记大田作物总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吕书四篇》

前3世纪

《氾胜之书》

前1世纪

《四民月令》

2世纪

《齐民要术》

6世纪

《农桑辑要》

13世纪

王桢《农书》

14世纪

《农政全书》

17世纪



禾、黍、稻

禾、稗、黍

禾、黍、稻

谷、粱、秫

黍、穄、水稻

旱稻

谷、稗、粱、秫、蜀黍

黍、穄、水稻

旱稻

粟、粱、秫

蜀黍

黍、穄

水稻

旱稻

稷、稗(粱)

(粱秫)

蜀、黍、玉米

黍、穄、稻

旱稻



A.古代农作物品种逐渐增多

B.宋朝以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C.新航路开辟对我国农业产生影响

D.我国古代居民的饮食文化日益丰富

11、《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宝玉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 “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12.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A.西体中用 B.君主立宪 C.实业救国 D.三民主义

13.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省区

嘉靖至万历

州县数 集市数

顺治至雍正

州县数 集市数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 集市数



直隶

山东

14 132

42 104

82 527

64 1126

43 537

74 1583



陕西(关中)

16 143

21 238

28 264



江西

福建(不含台湾)

45 459

19 131

51 545

15 205

43 976

39 511



广东

— —

72 1270

71 1959





A.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14.著名哲学家稽文甫先生认为“(王)阳明实可算是道学界的马丁·路德”,是因为

①他们都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   ②他们都主张“良知”和“知行合一”

③他们都使正统思想出现世俗化的倾向 ④他们都将人从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下,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出于内政方面考量的因素是

A.割断同旧的屈辱外交关系的联系,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

B.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巩固民族独立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D.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16.从人文精神的角度看,我国取得的下列科技成就中最有价值的是

A.原子弹爆炸 B.人造卫星升空

C.培育杂交水稻 D.载人航天

17.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会议上说:“因为中农怕‘冒尖’,怕‘共产’,就有人提出‘确保私有财产’这一口号去安定他们。其实,这是不对的。”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毛泽东积极推动建立公有制 B.富有的农民获得了政治认可

C.允许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 D.工农联盟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18.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

A.生产关系的变革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D.金融资本的发展

19.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分配要克服平均主义,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十七大提出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新时期分配制度的演变反映了

A.政治体制改革使分配制度更合理

B.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发展到城市

C.分配制度改革意在调动工人积极性

D.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20.在2至3世纪之交,罗马先后出现了五大著名法学家:盖约、巴比尼安、包鲁斯、乌尔比安和莫迪斯蒂努斯。罗马皇帝曾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有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定时,则依照他们的著作来解决。这表明罗马

A.成文法的发展与法学家的贡献直接相关

B.万民法的实施取决于法学家的建议

C.公民法的缺陷完全由法学家来弥补

D.皇帝对万民法的实施起着决定作用

21.恩格斯指出:“原来,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其中“这些机构”是

A.内阁 B.联邦议会 C.帝国议会 D.巴黎公社委员会

22.中国是纸币的故乡,产生于北宋时期(1023年)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比欧洲早600多年。然而,当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国门的时候,英格兰银行的纸币已经通行于世界,而中国却仍然用白银和铜钱作为货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府缺乏纸币流通的监督制约机制

②政府滥发无信用纸币,造成纸币信用崩溃

③海外贸易长期顺差,白银大量流入,原料易得

④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⑤海外贸易繁盛,白银相较纸币更具流通优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3.“政治地图”是反映世界或国家政治事物和现象的地图,它是在经济发展、战争和居民迁移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政治版图,可以人为划定界线。下列标题均为美国不同时期的报刊标题,不能体现“政治版图”发生变化的是

A.1949年——北京——“毛主义”与红色中国

B.1953年——朝鲜——在亚洲冷战的前沿

C.1962年——古巴——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

D.1991年——莫斯科——是机遇还是挑战

24.观察1913~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对比表

1913

1926

1931

1952

1965

1985



英国

0

4

17

17

6

1.7



美国

33

20

53

9

6.7

3.5



由此可以判断

A.关税税率取决于国家经济实力 B.自由贸易政策促成了科技革命

C.经济危机冲击贸易自由化政策 D.布雷顿森林体系促使税率下降

25.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非期间指出,“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非洲老一代领导人的真情交往了然于胸……对当年非洲兄弟将中国‘抬进’联合国的往事,中国人民记忆犹新。”历史上,中非长期友好合作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路 ②推动新中国正式加入不结盟运动

③有利于维护亚非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④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对华封锁包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上饶县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座 位 号









 历 史 答 题 卡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案





























题 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案





























二、非选择题(第26小题24分,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4分)。

26.(24分)“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艺是指七种自由艺术(也是学习课程),即文法学、修辞学(包括雄辩术)、辩证法(逻辑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起源于古希腊人、特别是雅典人的日常生活。

——根据[美]布鲁巴克《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

材料二 在16—19世纪,除了渊源于古代四艺中的天文学外,力学、地理学、物理、化学、数学等新的学科都巳相继出现。

——根据[美]布鲁巴克《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

材料三 某中学课程表(1968年5月—1969年)

天天读

革命歌曲

代数

运动



二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

外语

运动



三

天天读

农业

语文

运动



四

天天读

农业

代数

运动



五

天天读

语文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



六

天天读

外语

军训

运动



 (注:“天天读”指读《毛主席语录》;“运动”指体育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七艺“起源于希腊人,特别是雅典人的日常生活”?(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6—19世纪出现一系列新学科的经济、文化原因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该中学的课程设置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特点,试从国际与国内两方面进行分析。(12分)

(4)结合以上材料,就“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分)

27.(12分)在亚太,南海问题被公认为是最有潜在爆发冲突的几大热点之一,它是目前影响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影响中国领土主权完整、迟滞中国和平崛起的因素之一。大量的史料和证据证明,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材料一 东汉杨孚《异物志》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的记载。(此中的涨海指的就是南海)

材料二 据考古发现,在西沙群岛的甘泉岛有一处唐宋遗址,出土一批唐宋瓷器、铁锅残片以及其他生产、生活用品。

材料三 宋代,唐时位于岛北的崖州南移,改振州为崖州,后易名为朱崖军,继后又改为吉阳军。由吉阳军直接管辖南海诸岛。当时,北宋朝廷首命水师出巡至“九乳螺州”(即今西沙群岛),这是海军最早的巡海活动。

材料四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55年在马尼拉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太平洋地区航空会议通过的第24号决议,要求中国台湾当局在南沙群岛加强气象观测,会上没有任何一个代表对此提出异议或保留。

请结合材料说明南海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12分)

28.(1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81年,长期主政台湾的郑经去世。郑经死后诸子争位,郑氏家族内部矛盾激化。清政府也在这一年最后平定了“三藩之乱”,能够腾出手来考虑平台的问题。但在平台方略上,清廷内部有招抚与武力征讨两种意见,多数大臣反对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康熙帝最终决定武力征讨,但深知平台不是一件易事,早在康熙十七年他就要姚启圣等遴选福建水师提督,条件“非才略优长,谙练军事不可。”据此标准,内阁大学士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等极力保荐施琅。

材料二 收复台湾后,许多大臣认为台湾“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施琅认为台湾“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留之诚永固边圉”。施琅对西方殖民者觊觎台湾多年的情况有所了解,认为“红毛”(西方殖民者)“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如果一旦让其占有台湾,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将会受到严重威胁。最后,康熙帝决定在台湾设台湾府,下辖台湾、诸罗、凤山三县,隶属福建省。并派兵8 000人驻防,设总兵一员,副将二员,澎湖亦派副将一员统兵2 000人驻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施琅能够复出的重要原因。(5分)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两种观点。康熙帝的决定有何重大意义?(9分)

上饶县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答案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案

D

D

D

B

C

A

C

B

A

B

A

D

D



题 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案

C

D

C

A

A

D

A

C

A

C

C

D





27. 信息一:我国人民最早发现、最早命名南海岛礁

信息二:我国人民开发南海的历史源远流长

信息三:我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屿进行管辖、行使主权

信息四:国际法律或文件中明确南海是中国的领土。(12分)

28. (1)原因:郑经去世,郑氏家族内部矛盾激化;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乱”,能够集中力量解决台湾问题;康熙帝决定武力平台;施琅才略出众,谙练军事;李光地、姚启圣等重臣极力推荐。(5分)

(2)观点:一种认为台湾没有价值,应当放弃;另一种认为台湾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主张设治、驻军进行坚守。(4分)

意义:完成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巩固了祖国东南沿海的国防;有利于台湾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5分)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周考历史试题
·陕西省府谷县麻镇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第11次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省滕州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第六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初检测历史试题
·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天津市河西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二历史试题
·天津市七校2015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