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扶沟高中2015-2016学年度上期高三开学考试 历 史 试 卷 出题人:李红敏 审题人:赵红丽 2015 8 2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道,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1.“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A.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 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2.据《逸周书·大聚解》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下列和材料中反映的思想不一致的是 A.“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 D.“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3.据《史记?李斯列传》载:“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功之患。”以下各项是对这段话的理解,其中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废分封制的作用 C.指出了分封制的严重弊端 D.指出了秦灭亡的根源所在 4.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5.隋代以前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但隋代以后“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由此可见,隋代 A.实行了科举制度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三省六部制约皇权 6.杜佑在《通典·职官》中说“夫立法作程,未有不弊之者,固在度其为患之长短耳。政在列国也,其初有维城磐石之固,其末有下堂中肩之辱。远则万国屠灭,近则鼎峙战争,所谓其患也长。”以下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分封制度初期利于国家安定 B.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没有弊端 C.分封制度后期造成分裂动荡 D.应从长远角度考察制度得失 7.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B.经济重心已经转向湖广 C.太湖流域取代江浙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 D.江浙地区经济发展日趋缓慢 8.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首辅权力失控 C.内阁取代六部 D.君主集权加强 9.“水利者,农之本也,无水则无田矣。水利莫急于西北,以其久废也;西北莫先于京东,以其事易兴而近于郊畿也”(节选自《农政全书》)。此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A.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B.精耕细作发展农业 C.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D.富国利民民本思想 10.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阳明 A.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B.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写到:“科举考试制度还有另外一面,由于它是以只承认一家之学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干世纪以后当西方商人和炮舰出现时中国陷人困境的一个原因,”该材料反映了 A.八股取士束缚了明清进步思想的发展 B.独尊儒学始终禁锢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C.科举制度的存在导致中国落后挨打 D.儒家学说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顽固落后 12.英方文献记载:“……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军队与我(英)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这一奇怪现象突出说明 A.中国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B.民众对世界情况一无所知 C.中国人民民族意识淡薄 D.清政府已经失去人民支持 13.“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B.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C.承担起了民主革命重任 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14.民国学者萧一山称,晚晴革新运动大约可以分作三个时期,即“海防时期”、“洋务时期”和“维新时期”。以下对这三个时期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防时期”是接受新知识的发轫,代表人物有魏源等 B.“洋务时期”是革新事业的启幕,但重在练兵制器之说 C.“维新时期”注重政治和法律的学习,主张君主立宪制 D.三者都作了普遍的宣传,并启悟国人认识到改革之必要 15.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16.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曾指出:“人们经常断言汉语中没有关于‘自由’的词汇,但令人惊奇的事实是,不仅汉语中有关于‘自由’的词汇而且这个词还准确地表达了‘自由’的真正含义。汉语中表示‘自由’的字是‘道’ ……当它在‘自由’这个意义上使用时,被定义为遵循我们本性的法则——率性之谓道。”辜鸿铭言论的主要目的是 A.推进文学革命 B.弘扬传统文化 C.提倡自由平等 D.否定西方文化 17.右图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的命令。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 副总指挥。这一命令颁布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A.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表明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C.宣告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 D.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18.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促成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19.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反映出 A.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全面开展游击战 C.国共两党均开展敌后抗战 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 20.下图为1952——1984年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1952——1957年增加是因为土地改革,农民分得土地 B.1957——1965年停滞主要是因为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 C.1965——1978年增加迅速,说明“文革”推动经济发展 D.1978——1984年增加迅速因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 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22.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D.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23.意大利史学家布鲁尼(1369~1444)认为:历史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性和人的心理是历史发展的原因所在,必须排除上帝决定人类历史的观点。这反映了 A.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取得突破 B.神学丧失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C.史学领域出现人文主义思潮 D.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进入高潮 24.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25.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转折点”是指 A.以和平方式结束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平衡 D.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得以正式确立 26.“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批判神权统治 B.鼓吹人性解放 C.倡导思想自由 D.构建民权政府 27.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B.社会主义己由理想变为现实 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28.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我还是觉得,他们不能正确地划清个人和社会的界限。他们忘记了,削弱个人,不可能加强集体,如果束缚个人,那么集体也不可能获得自由。”其言论是针对 A.罗斯福新政 B.凯恩斯主义 C.斯大林体制 D.欧洲联盟 29.下图反映的是美国1899年与1937年的工业生产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B.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C.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D.拥有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很少 30.“在20世纪中期那段岁月,我们发现世界正处于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与世界自从15和16世纪中古世界崩溃衰亡而近代世界奠定基础以来所经历的任何变化相比,也许都更加深刻,更加广泛。”下列不符合“更加深刻、更加广泛”表现的是 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D.世界经济全球化畅通无阻 第Ⅱ卷(非选择题 40分) 3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4分)
材料二 明朝中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或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8分) 32.(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材料 善观水者,必观其澜。明末清初以来,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有识之士,勇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下列代表人物的言论所体现的思想作为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代表人物 生活年代 言论 顾炎武 1613-1682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 ——《日知录》[来源:学|科 魏源 1794-1857 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害也。 ——《海国图志》 陈独秀 1879-1942 本志主旨,固不在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在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 ——《新青年》3卷5号《答顾克刚》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主张。(12分) (2)根据材料,联系明清以来历史发展的趋势,简析有识之士引领时代的原因。(6分) 3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教育改革出现两类公立学堂,一曰“皇堂”,二曰“西堂”。“皇堂”,保证满清皇室的皇子们在未谙人事时就在教育上获得最严格的训练,他们每天凌晨起床,由宫内唯一的太师授课。第一堂课是中国文学,中国文学课要上两个小时,然后是用满族的通古斯语和蒙古语作文。……接下来的课程是在“谙达”(满语,教习皇子皇孙弓马、国语的人)辅导下进行马、步、箭等竞技运动。 “西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资助的,除教授有关“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外,专门修习其他诸如数学或自然科学之类西方课程,“中学”教授中国历史和孔圣人及其他先贤们的著作,“西学”则用英文、法文或日文教习,此类教师虽非国子监毕业,但大都有出国研习经历,他们普遍受到当地满清高官的尊敬和另眼相待。“西堂”的学生们每月还能从政府那儿领到一笔小小的生活补贴,大约为一元或一元五。另外,他们在学堂还有一间免费的住处。 ——摘编自香港记者自由通讯汇编《帝国的回忆》 根据材料,比较清朝“皇堂”与“西堂”的办学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西堂”出现的背景。(4分)
扶沟高中2015-2016学年度上期高三开学考试 历 史 答 案 1.B 2.B 3.B 4.C,材料中“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真宗……剧增至十万”“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的信息,说明当时雕版印刷应用比较普遍,故本题选C项。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材料中主要论及雕版印刷,未涉及活字印刷;材料中并没有说明全部是官方刻书,当时应该有民间刻书,故D项错误。 5.C,材料“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体现了官吏的选拔权在地方;隋代以后“悉由吏部”体现了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这加强了中央集权。 6.D 7.A,从材料信息可以分析的出,苏州和湖州地区在南宋时期主要是从事的农业生产,而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生产专业化的趋势。故B符合题意。AD项错误,经济重心还是在南方;C项材料并未体现。 8.D,A项与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的发展史实不相符合,所以排除A项。内阁取代六部与史实不符合,这二者不存在政治隶属关系,六部直接受皇帝统领。B、C项与史实不符合,材料中的所说的首辅权利来源于皇帝,皇帝信任首辅大臣专权只能说明是皇权的集权不断加强。 9.C 10.A,由题干“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可以看出王阳明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A项正确;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B项错误;心学通过封建伦理道德的强化来维护专制统治,C项错误;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是朱熹的主张。 11.A,用排除法,B表述错误,“始终”不合史实;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近代挨打的主要原因,故排除C;D腐朽的统治和闭关自守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材料“只承认一家之学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干世纪以后当西方商人和炮舰出现时中国陷人困境的一个原因”表明A项符合题意。 12.C 13.D 14.D 15.A,题干信息表明报纸的种类增加,销量增多,说明报纸的需求市场扩大,再结合题干信息“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结合时代背景,故B项正确;临时约法并没有真正的实施,故B项错误;CD两项不符合史实,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兴起后,D项的“普遍”过于绝对。 16.B 17.A,结合所学知识,八路军、新四军的顺利改编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表明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B项错误。宣告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是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C项错误;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的是1947年刘邓大军渡黄河、挺进大别山,D项错误。 18.B 19.C 20.D 21.D 22.C,材料反映了雅典的公职人员受到监督,从而保证了直接民主的实现,故本题选择C项;D符合题意。A、B项材料未体现。 23.C 24.B观察地图,由“德意志”“英国”“日内瓦”“瑞典”等信息可以直接判断与宗教改革相关,B符合题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均不合题意。 25.B,光荣革命之后只是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并非结束,排除A;议会与国王的权力并非平衡,而是以议会为中心,排除C;英国君主立宪制是逐步确立的,并非光荣革命之后就立即确立,排除D。故本题选B,它实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到议会的转移。 26.D,本题实际上是问启蒙运动的不同点即特点,A、B、C项都不对,属于启蒙思想家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思想家的相同点。结合题干“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可知是启蒙运动中的“社会契约”思想,体现了民主的要求。 27.D,由材料中的“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分析可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1917年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封建王朝的二月革命,其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因此D符合题意,而ABC的表述均不合题意。 28.C,从题干材料“他们忘记了,削弱个人,不可能加强集体,如果束缚个人,那么集体也不可能获得自由。”可知泰戈尔主张发展个人自由。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经济模式,主张发展个人自由思想,故A项错误;凯恩斯主义奉行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刺激社会经济发展,故B项错误;斯大林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模式,压制了个人思想自由,故C项正确;欧洲联盟主张集体联系同时主张各国自由发展,故D项错误。 29.A 30.D 31.(1)解读:新航路开辟;(1分)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物种交流、疾病传播;(1分)物种交流密切了各地区联系;(1分)疾病传播给人娄带来灾难(1分)。 (2)影响: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2分)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2分)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2分)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2分) 32.(1)顾炎武:宋明理学脱离社会现实,明末文风空疏;提倡崇实致用的学风。(4分) 魏源:西方列强入侵,清廷昧于大势,对西方文明缺乏正确认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4分) 陈独秀:民族危机严重,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民主共和徒有虚名;关注国民革命,提倡思想启蒙。(4分) (2)趋势: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封建制度衰落,列强侵略不断加深,西学东渐。(2分) 原因:关注现实,以天下为己任;顺应时代,开拓创新;文化自觉,富于批判精神;才学卓越,善于吸纳其他文明。(4分) 33.(1)特点:从教学内容看,皇堂重传统国学教育,西堂偏重西学教育;从培养目标看,皇堂旨在培养满清贵族子弟以保证其统治需要,西堂重在培养实用人才;从学堂教师看,皇堂是国子监传统儒家学者,西堂是有出国留学经历的近代人才。(6分) (2)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外文化教育交流频繁;(2分)面对民族危机,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进行教育改革以自救。(2分)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