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文件大小 345KB
所属分类 高三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12/2 15:02:22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厦门双十中学2016届高三(上)期中考

历史试卷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2分,共72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2.刘建国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绕的一个核心是

A.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B.防止地方分裂割据的中央集权制

C.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专制统治

3.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

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B.丞相的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D.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4.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认为:“第一帝国”(秦汉)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而“第二帝国”(隋唐宋)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第二帝国”与“第一帝国”相比主要的区别是

A.官僚政治的形成与否????????????????????????????B.选官制度的形成与否

C.经济重心的南移与否????????????????????????????D.政治结构和经济格局的变化

5.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B.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

C.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D.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6.明初下令迁江南民十四万户到凤阳;后再迁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到南京;后又强迫各地富户一万四千三百余户迁到南京。据贝琼《横塘农诗序》说:“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既盈而复,或死或徙,无一存者。”这一做法

A.动摇了地主土地所有制????????????????????????B.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

C.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D.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7.据《周礼》等典籍记载,先秦时期王城中的市场为“三时之市”,即一天之中有早、中、晚三次交易时间。货物出入市场,必须凭司市所发给的玺节(凭证)方可通行。市场的入口有胥吏手执刑具和标准量具守门,纠察伪诈。这一记载主要说明

A.早期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掌控经济????????B.先秦时期重视规范市场行为

C.对城市市场的时间限制逐渐放宽????????D.先秦时期商品经济空前发达

8.曾于中国海关中任职的马士(Morse)在著作中对鸦片战争前粤海关的船钞征收作过详细的介绍:1810年,一艘由西方进入广州的(一般规模)船,需要交纳的税费包括:正税、对粤海关监督的效敬、付征收人员净费、规银、进口规银、放关规银、拨归慈善用的粮道放关银、海关检查员各种小费等等,总计3278.463两银。清政府的税收状况

A.体现了闭关锁国的政策????????????????????????B.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C.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反映了对海关的严格监管控制

9.荀子说:“故,法不能独立,令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在此,荀子

A.认为法律应当由君子制定????????????????????B.主张在执法时将君子和小人区别对待

C.强调良吏执法的重要性 D.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君子以德治国

10.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B.专制制度的松弛

C.市民阶层的兴起????????????????????????????????????D.社会风尚的变化

11. 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在此主要强调《诗经》具有

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

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D.重要的文学研究价值

12.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B.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

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13.理学对宋代以后的中国影响巨大。它对于外来哲学系统,如佛教的敌视使中国的统治者和官僚比此前的时代更难于接受外部的思想和影响,理学对传统的强调是最终抑制了中国的发明和中国精英的批判思维的诸多因素之一。材料说明理学

A.吸收佛、道的基本教义而自成体系????B.延迟了三大发明的向外传播

C.阻碍了古代和近代中国的创新能力????D.促进了中华文明精神的发展

14.生活于嘉靖至万历初期的苏州名士王世贞和安徽文士詹景风曾一起议论苏州文士和徽商密切交往的情况。王世贞说:“新安贾人见苏州文如蝇聚一膻。”詹景凤回答:“苏州文人见新安贾人亦如蝇聚一膻。”这反映出明中后期

A.文士清高,不同流俗????????????????????????????B.士商交往,相互影响

C.商贾逐利,世风日下????????????????????????????D.政治腐败,官商勾结

15.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 B.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C.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 D.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16.“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阉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或建立一支戏剧歌队时,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因为三十三年间他必须服役于国家;他不是自己言语和情感的主人,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审判他是不是合格的公民……”据此材料分析当时雅典的

A.民主政治尚未形成保护公民权利的机制 B.公民私有财产实际上为城邦所有

C.雅典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民主政治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7.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审判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A.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 B.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

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 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18.“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 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19.柏拉图为说明“理念”曾这样描述过“美德”:“借人东西要还是种美德,可是如果借了朋友一把剑,如果你还给他,他正想用这把剑去杀人,那么这种情况下还借剑还是不是美德呢?”该材料表明柏拉图

A.认为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是最高知识 B.鼓励人们要进行独立的理性思考

C.以人的感觉而不是以神的意志为尺度 D.认为“理念”存在于人类的感性世界里

20.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21.马丁·路德认为:“我们教会教导人,设立圣礼不单是要作为上帝恩赐我们旨意的标志和见证,为要激励并坚定领受圣礼之人的信心……因此,我们教会弃绝那些人说,圣礼的本身使人称义,而不说相信罪得赦免的信仍是为领受圣礼所必要。”材料中马丁·路德的主张

A.极大冲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B.提倡因行称义

C.主要针对基督教的禁欲主义???????????????? D.得到了德国所有阶层的支持

22.李荣忠在《吉他与流行音乐潮》中指出:黑人是非常擅长歌舞的,……在日落以后常聚集在康果广场上,拿着从非洲带来的皮鼓、五弦琴(即班卓琴),敲着、奏着、唱着,用故乡的音乐怀念失散了的亲人,用强烈、刺激性的音响发泄胸中的激愤,在狂欢中求得暂时的超脱。该种音乐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存在种族歧视现象????????????????????????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D.罪恶的黑奴贸易的推动

23. “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24. T·斯普拉特在《增进一般知识的伦敦皇家学会的历史》(1734)中记载“所有地区都忙于并热心于这项工作:我们发现每天交给[学会]的许多极好的奇物珍品不仅出自博学的、专门的哲学家之手,而且来源于技工的工场、商人的航海、农民的耕地以及绅士的种种运动、养鱼塘、猎园和花园。”这表明

A.发明主要来自哲学家之手????????????????????B.英国工业革命已蓬勃展开

C.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D.科技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

25.19世纪最后3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社会立法的方式对社会领域进行调整,英国1874年颁布法律禁止10岁以下儿童在纺织厂工作,1878年的整顿法案确立了工厂卫生的监察制度等;德国1890年出台了“青工保护法”等。这反映了主要资本国家

A.社会危机的空前严重????????????????????????????B.工人运动推动社会立法

C.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D.已过渡到国家垄断阶段

26.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61—1873

3.3

5.0

——

3.8



1874—1890

1.7

5.2

2.1

3.5



1891—1900

1.6

3.5

2.6

4.8



A.美德工业产值超过英法????????????????????????B.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C.老牌国家经济陷入停滞????????????????????????D.垄断组织推动生产力发展

27.汤普森《19世纪英国土地社会》一书写道:据统计,1886~1914年,265个新头衔获得批准,200名是首次进入贵族圈子者。其中,70名是工业新财富的代表,占总数的1/3;另外1/3是职业者的代表,包括律师、外交人员、殖民官员、军人;另外有1/4是旧土地家族的家长。这种变化的实现主要是通过

A.颁布《权利法案》????????????????????????????????B.建立内阁机构

C.改革议会制度????????????????????????????????????????D.建全工会制度

28.《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一文中分析道:“(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主要

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的发展????????????B.说明法国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坚实基础

C.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残酷性 D.强调坚持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

29.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 D.主权在民原则

30. 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用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吼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1.巴黎公社的机关报《公报》在1871年3月20日的社论中说:“巴黎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失职和叛卖行动,已经了解到: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权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据此可知

A.巴黎公社的使命是挽救民族危亡???????? B.巴黎公社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工农联盟

C.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 D.巴黎公社政权具有权力集中的特点

32.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举行春季考试,一个名叫钟天纬的学生写下了如此答卷:“迨一千八百零九年,而达文生焉?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但其说与耶苏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时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此可谓千秋崛起之人也。” 答卷内容表明

A.1889年后中国开始接受进化论????????????B.西方各国普遍接受了进化论

C.进化论冲击了西方的基督教信仰???????? D.进化论改变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33.对西方某一美术流派有这样的批判:它看不到未来,常常把希望寄托在空想的世界里,因而与生活脱节,在把未来理想化的同时,有时也导致艺术家走向悲观的道路。据此推断这一流派是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 印象主义

34.2014年10月9日,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曾被誉为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下列作品与该作者创作艺术风格相似的是 B

35.在纪实影片《帝国的毁灭》中有如下片段:秘书打错了字或做错了其他什么事,希特勒总能宽大为怀;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是一个对狗有着深情厚谊的人。这些情节主要依据历史学家的著作和希特勒女秘书的回忆录设计拍摄。对影片创作合理的解释是

A.艺术作品一定要反映真实的历史 B.作者意在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历史

C.希特勒不愧为有教养、受人尊敬的领袖 D.作者颠覆了人们对希特勒的固有印象

36.下图是选自美国查尔斯·莫里所著《文明的解析》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 英国逐渐成为欧洲科技中心

B.法国重商主义的盛行是大量科学家诞生的土壤

C.德意志分裂割据制约了本国科学家的涌现

D.意大利已有的科技中心地位发生动摇

第Ⅱ卷(非选择题,78分)

二、非选择题:(37题14分,38题13分,39题16分,40题19分,41题16分,共78分。)

37.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郡(国)县学,以后历代都依例设立。太学里博士(教师)与博士弟子(学生),是享受国家俸禄的公职人员。在太学,教学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定期考棱,学生成绩优秀者可以直接进入仕途。教学形式有教师讲授和学生之间次第相传等。唐时官学稳定发展,玄宗“敕天下乡贡,举人不由国子及郡、县学者,勿举送”,规定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必须经过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学习。宋朝地方学校一般均有学田,作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这一制度为后来元、明、清三朝所长期沿用。

——摘编自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中世纪的欧洲,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化引发社会对大批专业人员的需求,同时教会也需要补充教职人员,使得培养训练专业人员的教学机构——大学得以兴起,而每所大学都是模仿意大利波伦亚大学和巴黎大学中的一个建立起来的。以波伦亚大学为蓝本的大学,学生们自己组成社团。他们雇佣教师、支付教师薪水,如果教师玩忽职守或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们可以予以罚款或解除其教职。以巴黎大学为样本的大学,学校由教师组成社团管理。它包括四种教职人员:艺术、神学、法律和医学。中世纪大学的经济收入有三种渠道,一是依靠学生的学费,其次是依靠教会的圣俸为生,最后是依靠世俗权力机构发给的薪水,不同的经济来源背后有着不同的责任。学生进入大学后,要花四年时间研究基础文科,即学习拉丁文法和修辞学,掌握逻辑规则。如果通过考试就可获得学士学位。要获得硕士学位,通常要花三四年时间研究教学、自然科学和哲学,还要阅读和评论标准的古典作品,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学位课程强调抽象分析,若要获得博士学位,则要接受更专门的训练。

——摘编自周谷平、张雁《中国古代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官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成因。(7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古代中国官学教育相比,中世纪西方大学教育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世纪西方大学教育的历史影响。(7分)

38.(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以剥削农民剩余劳动。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富豪之家,不断兼并土地。虽然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但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公有制土地所占的比例有时相当高,因为历次农民战争造成的土地重新分配,使得土地兼并过程不断反复,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比例在周而复始的变化,并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末期。

材料二 比较其他文明,中华文明一个根本性特点,就是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和社会政治权力在不断流动,而且是制度化流动。具体说,第一,中国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性。这是中华文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我们没有固定不变的身份地位。人是有差异的,但这个差异都可以经过人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改变。每个人、家庭、地区,人们的身份地位都在不断变动,且有制度性保证。

——姜义华《“自信”的根基》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土地的三个流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中“身份地位的流动性”是“中华文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说理清晰)(6分)

39.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8分)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8分)

40. (19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这整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伟大时代之一: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农业经济、儒家生活方式、选拔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和身居北京的天子的受人尊敬的统治——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假如在普通的时代,这种秩序和持久性或许可看作是件幸事。但是,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在这样一个时代,稳定成了可咒诅的东西,而非幸事。相对地说,中国不仅看起来,而且事实上是静止的、落后的。不断变化和“进步”的观念,尽管那时在西方被认为理所当然,但依然不合中国人的思想。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工业革命推动了新的国际分工,世界经济体中的核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三个部分的区分更加清晰,新兴工业国和现代工业文明处于生产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高工资产品所在核心区,传统农业国和古典农业文明则被迫接受不乎等的国际分工,其农业依旧在原始技术的低效率基础上停滞与徘徊。越来越多的传统农业国被外来的现代生产力造成低度发展和边缘性发展,工业革命拉大了各大文明区的差距。……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性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漫长过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互为条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础,你怎样看待这种稳定的“幸”与“不幸”?(10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形成的影响。(3分)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互为条件”。结合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或西方工业革命的史实,加以论证 。(6分)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福建省八县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一中攸县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11月) 历史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月考(三) 历史
·湖北省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湖北省松滋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浙江省舟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