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河北省衡水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文件大小 1.2MB
所属分类 高三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12/6 19:57:37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衡水市第二中学15-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级历史试题

Ⅰ卷(52个,52分)

1. 王夫之在谈到天理与人欲时有如下陈述:“理自性开,欲以形开,其或冀夫欲尽而理乃孤行。”该思想意在

A.强调理欲皆性 B.主张理欲对立 C.否定功利主义 D.批判君主专制

2.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君权既吞并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了中央集权体制 B 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

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 D.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





8.雅典“法律的格式均以‘会议与民众决定’的字样开头”。每位公民被授予公民权或公职者就职的时候,都要宣誓“保护法律,忠于法律”。 …若新法有害于民主,任何公民可依“不法申述权”对新法提案人进行控告。若控告成立,提案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由此可见,在古代雅典

A.法律成为维护统治的有力工具 B.法律在公民心中威严庄重且具有神圣地位

C.法律存在朝令夕改的随意性 D.国家权力的运行中存在着君主权力的制约

9.造成下表银行分布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25——1934年中国银行分布简表(单位:家)



A.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B.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C.全国政治中心的南移 D.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10.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写道:“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注:指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这里,梁启超最可能赞同黄宗羲的思想是

①“天下为主、君为客” ②“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③“民间吉凶(礼仪),一依朱子《家礼》行事” 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公其是非于学校’’

A. 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 威廉·布莱克斯通(1723-1780年)在其《英国法释义》中阐述当时英国立法系统时说:“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非‘决定’权……君主毫无权力胡作非为,而只是‘防止’胡作非为。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作变动,但可以同意或反对两院提出和赞同的变动。”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者主张严格限制王权?? B.英王和议会关系“均衡”

C.国王可以批准议会法案? D.当时英王已“统而不治”

12.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上述材料体现的是

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 B.荀子的“止争息乱”说

C.墨子的“除乱尚同”说 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

13.赵翼《廿二史札记》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儒生群体进入政权????? B.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

C.士人官僚的“规谏”???? D.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

14.明人宋应星说:“(缙绅)稍有羡金,必牢藏,为终身与子孙之计。其在今日有钱闲著者,惟恐子息不生,耽耽访问故宦之家,子孙产存而金尽者,与行商坐贾有能而可信者,终朝俵放,以冀子钱”。从中可以看出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商业资本渐趋于活跃

C.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 D.缙绅借款无资格限制

15.“这些年来,正是这个叛逆集团把大清帝国的统治推到了被颠覆的边缘”。然而,“这两兄弟”却“扮演了希腊战神阿伽门农和斯巴达王的角色”,“各种荣誉和官职像流星雨般落到他们头上”,“如此高贵的爵位一直是属于满族独享的荣耀,在满族人征服汉人以后,还没有把这种称号授给汉人的任何先例”。这段材料可以佐证

A.晚清中央集权危机出现????????? B.选官制度发生重大改变

C.“民族主义”的巨大作用????????? D.义和团运动的蓬勃发展?

16、据《新唐书》、《资治通鉴》记载,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王皇后来看望。她走后,武则天掐死公主,嫁祸于王皇后。为上位掐死亲闺女,这个桥段在历史上颇有争议,比如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只记载有小公主的暴卒。结合材料,下列表述恰当的是:

A.“为上位掐死亲闺女”体现了宗法观念的逐步淡化

B.“桥段在历史上颇有争议”体现对待历史人物的两面性

C.武则天后宫的争宠上位侧面反映了皇权的强化

D.历史记载缺乏有力证据,不宜过度依赖

17.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属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重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消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18.以下是曾任江苏巡抚的梁章钜在看到某条约的内容后给友人写的信:“江南(指江苏)、浙江、广东每省只准设一码头,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该条约是指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19.《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这反映义和团

A.滥杀无辜百姓 B.盲目排斥洋货? C.极端排外情结 D.维护传统社会

20.. 中共的某次会议上做出如下决议:“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这次会议是

A.洛川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七大???????? D.遵义会议

21.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A.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B.倡导经世至用,反对思想一统

C.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 D.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22.梁启超说:“吾以为……能行宪政,则无论为君主为共和,皆可也。不能行宪政,则无论为君主为共和,皆不可也。盖以政体之变迁,其现象常为进化的,而国体之变更,其现象常为革命的,谓革命可以求国利民福,吾未之前闻。”由上述材料所见梁启超的政治观点是

A.坚决支持君主立宪 B.反对革命,反对民主共和

C.倡导宪法政治,追求民主自由 D.认为国体变迁比政体变迁更重要

23.某学者认为:辛亥革命还只是在微弱的共和思想光环下的王朝更替。关键不在于辛亥革命采取的理论体系,而是应该重新估价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发展速度。根据现在的研究,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的前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识字率都高于中国。该观点强调的是:

A.三民主义思想存在缺陷 B.革命实际没有推动社会重大进步

C.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封建制度 D.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高

24. 在上海等地拆城筑路兴市模式和“总理遗嘱”影响下,1929年无锡地方政府提出拆城筑路计划。无锡国民党县党部认为城墙是封建落后象征,拆城即革命,以建设布新。无锡民众包括工商教育界人物以影响治安、拆让房屋损害市民利益为由主张暂缓拆城。最后拆城计划被迫停止。这一事件反映了 A.民生主义实践探索中的问题???????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遇到阻力

C.私人资本与官僚资本之争激烈?????D.无锡近代工商业呈落后状态

25.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文中说:“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是人们无法否认和拒绝的现实,总的来说它有利于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国家间消费和福利不平等加剧的问题。在一国范围内,是靠民主政治和福利国家来平衡和制约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还没有—个类似的机制。”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 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 B. 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

C. 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 D. 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26. 秦汉以来,墨家作为思想体系和学派逐渐消失无闻,但从挂一漏万的历代农民起义残存材料中,仍然可以看出其中好些基本思想倒是与墨子思想有一脉相承相通之处。下列农民起义的口号中未能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天下多男子,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C.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者 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27.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 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且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在经过各种议论后,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在英国已经广泛普及了。从材料中获取的正确信息

A.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制度极为优越 B.该制度有利于提高统治集团的效率

C.这种制度在明清时期继续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D.鸦片战争时东学西渐进入高潮

28. 吴剑杰《关于近代史研究“新范式”的若干思考》中提到某事件“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常轨,且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是在激进的政治浪漫主义支配下人为选择的结果,因而造成中国现代化的一次又一次的严重挫折,有人将其称为‘中国现代化的超前和失序’,并且‘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调理,遂使矛盾愈积愈深,终于演化成一次又一次的激进运动,结果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中国的现代化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困境。’”该事件指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清末新政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29. 阅读下列材料:

极端全球主义者

新在何处

突出特征

国家政府的权力

历史轨迹

总的观点





全球时代

全球资本主义、全球治理、全球公民社会

衰落或者削弱

全球文明

民族国家的终结



请判断以下四种观点哪种属于极端全球主义者( )

A.“国家政府的权力或者国家主权今天正在被经济国际化或者全球治理削弱。”

B.“传统的民族国家已经成了全球经济中不和谐的甚至不可能继续存在的活动单位。”

C.“当代全球化正在重组或者重新调整国家政府的权力、功能以及权威。”

D.“国际秩序以及国际团结总会成为那些感到强大得足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国家的口号。”

30.明末清初,意大利教士利玛窦来华,西学东渐萌发。他将西方天主教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结合,指出:仁者爱天主,故因为天主爱己爱人,知为天主则知人人可爱,何特爱善者乎。爱人之善,缘在天主之善,非在人之善。利玛窦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 A.爱人以爱天主为前提?????????????? ? B.行善是爱天主爱人的具体表现 C.爱天主就是教人爱人???????????????? D.儒教与天主教信仰具有一致性 31、特留份制度为罗马法学家首创。特留份是指家长在处分自己的财产时必须给一定范围近亲特别遗留之份额,以限制遗嘱权的滥用,保护近亲的继承权,平衡遗嘱人意愿及近亲权益两方关系。由此可见,创立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A.提倡自由、张扬个性 B.平分财产、缩小差距

C.限制特权、发扬民主 D.和谐家庭、稳定秩序

3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个“胜利”指的是( )

A.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 B.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3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的诗歌305篇。下列名句出自《诗经》并且能够反映宗法制、分封制的是 (  )

①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②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③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④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4、《后汉书》记载,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辩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捂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这种现象 A. 标志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C.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改变 D.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

35、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把一空间命名为“集市社会”,它有如一个蜂窝,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这种“集市社会”体现了 ( )

A.城镇在农村生活中的纽带作用 B.自然经济结构的封闭和紧密

C.地方自治模式在中国的普及 D.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日益加强

36、宋人杨简任富阳主簿,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事办完后问一位读书人:“何为本心?”对方回答说:“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杨说:“止如斯耶?”书生大声说:“更何有也!”杨顿悟。据材料该书生认为

A.实践是获取真相的重要手段 B.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

C.读书明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D.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理终归为一

37、以下是《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节选内容。它表明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7月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



 A.承认国民政府的领导地位,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

B.取消红军番号并接受改编,交出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C.停止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放弃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D.灵活调整政策,使其更加适合团结抗日的总任务

38.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表明顾炎武

A.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 B.批判程朱理学的佛学化

C.意识到阳明心学遇到危机 D.主张废除传统儒家思想

39.协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对于达成宏观国际经济政策的一致性和避免两者共同成员的权利义务冲突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两个国际组织已经在日常工作和各自的管辖范围方面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合作关系。这两个组织的相同职能是

A.稳定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B.探求汇率稳定防止汇率贬值

C.维护国际贸易公平秩序 D.调节经贸纠纷稳定世界市场

40.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下列关于以上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戊戌变法是第一次反思后的行动 B.第二次反思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

C.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渐进变革皆是反思的成果 D.追求独立、民主富强是促进反思的原动力

41. 法国历史学家德尔玛指出:现代欧洲文明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因为欧洲人从希腊那里“继承了关于任何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而从罗马那里“继承了一种政治的和法律的思想,一种范畴”。”下列选项对“动力线”和“一种范畴”的概括最全面准确对应的是

A.个人主义理想和民主社会观念,国家的权利和利益

B.公民大会机制和陪审法庭监督,个人和团体的权利

C.人民主权原则和轮番而治方式,个人尊重国家利益

D.人文主义思想和民主政治形式,国家尊重个人权利

42.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皇帝权力几乎不受人任何限制;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权力不仅受到议会的制约,还受到内阁部长们的制约。下列有关两者差别的原因,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 维护统一成果是德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防止君主势力的复辟是法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

B、 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是德国迫切的政治目标,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是法国当时的政治目标

C 、维护德国军国主义传统是德国统治者的主要动机,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是法国君主派的主要动机

D 、实施君主专制符合德国各阶级的政治利益,实现普选权是当时法国各阶级的共同目标



44.黄仁宇说道:“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材料主要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国人

A.普遍接受了不平等条约的苛刻待遇???? B.对“国门洞开”感到非常不安

C.“天朝上国”的思想依然浓厚?????????????? D.开始传播“师夷长技”的新思潮

45.《瀛寰志略》的作者徐继畲认为:“地理非图不明,图非履览不悉。大块有形,非可以意为伸缩也。泰西人善于行远,帆樯周四海。所至辄抽笔绘图,故其图独为可据……此书以图为纲领,图从泰西人原本钩摹。”在这部著作中收图42幅,其中只有一幅关于日本和琉球的地图未用西方所绘地图,其余都按西方原图描摹。这反映出(  )

A.作者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B.全盘西化思想在士大夫群体中大为流行

C.现代地理学在中国得以确立 D.中国为“世界之中”的传统观念受到挑战

46.1898年,有报纸评论说:“出洋肄业之诸子弟,学成返国,早已习与性成,只知改洋装,操洋语,娶洋妇,教洋书,或为洋人司出纳,或以洋人作舌人,从无一委质策名,供国家之用者。推其原弊,岂非幼稚时未明中国大道,先沾染外洋之习气使然耶!”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

A.留学教育危及清朝统治????????????????????????B.顽固守旧势力排斥留学教育

C.传统观念制约社会转型????????????????????????D.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化特征

47.梁启超说:“贵族政治者,虽平民政治之蟊贼,然亦君主政治之悍敌也。……贵族之于平民,固少数也;其于君主则多数也。故贵族能裁抑君主,而要求得相当之权力,于是国宪之根本即以粗立。后此平民亦能以之为型,以之为循。”此论主张的是(  )

A.共和????????????????????B.民主?????????????????????C.帝制????????????????????D.自由

48.探讨地方史与国家大历史之间的联系是历史研究的视角之一。下列对近现代四川地方史事解读正确的

四川史事

史事解读



A

1910年,《蜀报》第四期刊载吴虞《辩孟子辟扬墨之非》一文,为四川最早反对封建专制和儒家学说的文章

《蜀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



B

1911年9月30日,同盟会员吴从周等率蜀北民军攻下广安城,结束清朝对广安的统治

四川革命党人积极响应武昌起义,脱离清政府统治



C

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移驻重庆,所属中央各部于大溪沟、上清寺等地办公。

淞沪会战失利,南京受到侵华日军威胁,是迁都重庆主要因素。



D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



49.有学者认为: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心态主要有“接受”、“回归”和“再选择”三种主流表现。“接受心态”使中国社会走出封建专制阴影的笼罩,朝着资本主义道路迈进。据此可知,“接受”主要是(  )

A.接受“民本”等传统文化观念,扫除封建专制的阴影

B.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基础

C.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D.利用启蒙思想的社会方案,推动民主共和制度的真正实现

50.墨家思想在先秦曾经与儒家学说并称“显学”。然先秦以降,墨学几成绝学,鲜有学者问津。20世纪初,墨学再热。学术界和社会上“人人争言墨”“家传户诵,几如往日之读经”。20世纪初墨学再热的主要原因

A.知识分子通过振兴墨学挽救民族危机 B.墨学民主与科学等主张迎舍时代需要

C.西学已渐入末路知识分子反求于中学 D.知识分子借墨学的实用主义批判儒学

51.西晋在品官“占田荫客令”中,品官按其尊卑(即品第,由第一至第九品)可占田(下图),荫亲属及非亲属(即佃客和衣食客)官吏无论占田多少,所有官吏和他们的亲属,可免除一切课、役。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西晋时期(  )

A.士族享有等级特权???????B.土地兼并严重 C.中央集权被侵蚀???? ?D.封建等级森严

52.康熙年间的衙门旧习,在朝廷税收定额之外,另行“加耗”一成,用于维修县衙等公共设施。雍正元年,一位省级官员奏准实施“火耗归公”:“知县征收钱粮,可加征百分之十的附加税,并将加征所得,大部分留在地方政府,作为行政经费。”各级地方官员依职务高低,从中收取份额。“加耗”合法化的政策(  )

A.使清朝腐败问题进一步加剧????????????????B.旨在解决基层官员薪俸问题

C.有助于减少地方官扰民现象????????????????D.体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

Ⅱ卷(3个,48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8分)



(2)综合以上材料分析,西方近现代巡视制度和中国古代巡视制度存在哪些不同?(6分)

材料三:(8分)



5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为改变西汉前期的主流价值观,树立忠孝风尚,汉武帝把以前的举孝廉制度化。《汉书·武帝纪》记载:“今诏书昭先帝圣绪,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汉武帝又大力提倡儒学,把五经教育官方化,在中央设五经博士,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上,汉武帝也推广文翁的做法,各郡国都设立学官,教授儒学,宣扬忠孝之道。 ——摘编自陈辉《秦汉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转变及其借鉴意义》

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前期的主流价值观,其宣扬的途径以及作用。(6分)

材料二 中国古代货币简表

发展阶段?

时间?

标志?



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秦代?

秦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武帝时?

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浙江省余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山西省晋中市四校(晋商四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2016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北京临川学校2016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卷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寺前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辽宁省沈阳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