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河北省五个一联盟(邯郸一中石家庄一中张家口一中保定一中唐山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36KB
所属分类 高三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6/12/7 9:18:30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邯郸市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祖宗昭穆亲疏之法也。”而王国维先生指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已经产生 B.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

C.宗法制只存在于统治阶层中 D.关于宗法制的起源目前存在着争议

2.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

A.改变地方割据局面 B.削相权以加强集权

C.强化集体议事制度 D.分事权以相互牵制

3.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4.1940年3月,国民党正式尊孙中山为“国父”。国民党在这时将孙中山从党的“总理” 转化为“国父”,其主要意图是

A.肯定孙中山对民主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

B.推动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

C.发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团结抗日

D.彰显国民党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巨大贡献

5.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男人就是城邦。”这一现象是雅典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频繁改革的结果 D.公民自由受限的体现

6.1701年,英同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其中第二条规定:今后王位一律由信奉新教者继承,坚持同罗马教会交往者,均无资格按前举法令宣誓加冕。凡可以继承王位者,若同罗马教廷或者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都应丧失继承的资格。这反映了

A.议会立法限制国王宗教信仰自由 B.权力中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英国以法律手段完善王位继承制 D.英国立法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7.18世纪80年代美国的麦迪逊说:“美国若是联合起来,只要少数军队,甚至不要一兵一卒,对于外国野心来说,要比美国分裂而拥有十几万准备作战的精兵更能显示出一种令人生畏的姿态。”这里麦迪逊的主张是

A.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落后的君主立宪制 D.维护松散的邦联民主体制

8.“人们也许会预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速加快,其他非西方地区将仿照中国的做法,建立新的权力中心。无疑,现在已有了种种为了获得政治和经济的完全独立而试图统一各自的地区、并使之现代化的‘泛’字运动,如泛阿拉伯主义和泛非主义。”(《全球通史》)如果这些运动证明是成功的,那么

A.地区动荡和环境污染将更严重 B.亚太地区必将成为世界权力中心

C.新的全球多极化状态必将形成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最终形成

9.孙健在《中国经济通史》提到,“西汉时期,冶铁业非常发达。据考古发掘,在北京清河镇、山东藤县、河南鲁山、南阳、巩县、方城和江苏的利国驿等地,都发现过汉代冶铁遗址。其中以南阳、巩县两处冶铁遗址规模最大。”这本质上反映了

A.河南冶铁业发达 B.中原地区农业发达

C.政府重视手工业 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10.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

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

11.1898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制定奖励章程:凡发明军用船械者颁特赏,专利50年; 发明日用新器者,给工部郎中事职,专利30年;仿造西器之制法未传入中土(内陆)者,给工部主事职,专利10年。据此推断,该章程

A.完善了专利保护制度 B.消除了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C.反映了技术立国的趋向 D.顺应了实业救国的呼声

12.1955年底,我国基本建设投资额只完成“一五”计划的51%。1956年1月,全国计划会议将计划投资额由国家计委预定的112. 7亿元增加到147亿元,比1955年增长71%,经过反冒进压缩,最终实际增长62%。据此可以推知

A.“左”倾错误开始指导经济建设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C.建国初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D.“一五”期间计划实施盲目求快

13.1906年,英国自由党在大选中获胜,英国议会主动提议逐年削减并最终停止对中国出口鸦片。在此基础上,两国政府经过磋商谈判,最终于1907年签订了《禁烟条例》。公开由政府支持的鸦片贸易终于成为历史。这主要体现了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B.中国禁烟运动收到实效

C.鸦片贸易罪恶被深刻认识 D.鸦片贸易不再有利可图

14.20世纪70年代中美外交主要涉及政治领域,但进入80年代,双方签订经贸协定,互办贸易展览会,经贸关系日益密切。这主要取决于我国

A.经济体制的改革       B.外交政策的调整

C.工作重心的转移       D.全面进行拨乱反正

15.1947年美国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为西欧14个国家所接受。双方约定,美国提供的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所有受援国应对美国在关税、贸易限制和国内市场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从材料看,美国这样规定的出发点是

A.恢复西欧经济 B.稳固资本主义

C.打开西欧市场 D.遏制共产主义

16.图示柱状图显示了苏联经济增长率与世界的比较,其中两次出现负增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破坏   B.经济体制改革的负效应

C.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 D.苏联经济模式固化影响

17.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A.汉代儒学的主张 B.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主张 C.陆王心学的思想 D.程朱理学思想

18.宋代实行“侍丁”制度,有老人需要赡养的家庭,政府可减免其税收与徭役。宋代政府还设置了“安济坊”“福田院”“居养院”“孤老院”等养老机构。这说明宋代

A.统治者以孝道治天下 B.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

C.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D.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19.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广泛流传,而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间在国内发行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该变化主要反映了

A.国人科学民主意识增强 B.政治民主改革日益成熟

C.社会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D.救亡图存渐成社会潮流

20.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曾说:“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训练有素而又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这里他主要是强调

A.企业应该公平经营 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对经济进行控制调节 D.权力的制衡原则

21.德国在统一前后教育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教育管理,就像中世纪的奴仆一样驯服。与此相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念是:学生是“太阳”,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老师要围着学生转。德美教育理念的差异主要反映了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B.封建专制思想影响程度不同

C.民主化程度发展不同 D.政治体制本质特征不一样

22.某一时期,欧洲人为年轻人制定了新标准:他必须谈吐敏捷,必须精通体育和武艺,必须懂得跳舞并会欣赏音乐,应该懂得拉丁文和希腊文。新标准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文艺复兴运动????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 D.工业革命

23.从哥白尼到牛顿,再到爱因斯坦,欧美科学家信仰基督教的案例为数不少。这表明

A.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彻底性 B.基督教教义蕴含着理性精神

C.科学伦理离不开上帝指引 D.基督教会推行宗教宽容政策

24.近代有美术史家曾言:“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自十九世纪以来,以科学之理研究光与色,其于物象体验入微。而立体派之思想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该学者认为

A.文人画和西洋画都以形似为重 B.文人画和立体派都缺乏科学依据

C.文人画和西洋画可以取长补短 D.文人画和立体派都注重蕴含精神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25.(11分)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6分)

(2)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运用全球史观,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5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超过了工业革命以来的任何时间段:20世纪50~60年代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美国……像这样的高速增长在西欧十分普遍,而且没有被经济萧条打断,这主要依靠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欧洲食物产量的提高是在参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稳步减少的情况下获得的……50年代,欧洲由于工厂的兴建,产业工人的数量迅速膨胀,但是到了60年代,工厂工人的数量也开始下降,而产量却持续提高。服务领域的人员,如教师、职员、医务人员、保险和银行业人员以及从事“休闲工业”的从业人员的人数却迅速增加。欧洲和美国一样,开始从一个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向具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和服务产业的社会过渡,但是并没有危及工业产量的提高。

——迈克·亚达斯、彼得·斯蒂恩等著《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整个20世纪的发展从许多方面强化了全球化的进程。例如,飞机和无线电加快了通讯、交通的速度。国际机构,比如说与国联和后来的联合国相联系的国际机构,它们跨过国境,共同致力于健康或劳动标准问题。我们必须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逐渐发展而来的。但20世纪90年代对全球化的重新关注真正地反映了几个新的发展。首先,冷战的终结和系统性国际冲突模式的缺乏意味着全球联系的新机会和对全球联系的新关注……世界各国越来越致力于更多的自由市场安排、更少的国家干预,这就为外国投资和生产扩展到其他地区开拓了新的机会。

——迈克·亚达斯、彼得·斯蒂恩等著《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经济发展的特征。(2分)

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国际因素。(5分)

结合有关史实谈谈你对“我们必须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观点的理解。(7分)

27.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材料三: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与“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和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国学热”,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

——张宏杰《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艰难的原因。(6分)

28. (12分)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到:如何评估1928 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 年至1928 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

概括材料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邯郸市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1—5 DDBCA 6—10 DACBD 11—15 DBACC 16—20 BBADC 21—24 CABD

(11分)(1)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或者从贵族制度向官僚制度转变。(2分)

经济格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2分)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2分)

政治方面:如废宰相,设内阁、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特务统治等;(2分)

对外经济与文化交往方面:中止西学东渐,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2分)

在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中国社会面临深重的危机。(1分)

(14分)(1)特征: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第一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减少;西欧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并超过美国。(2分)

因素:科技进步的推动;各种国际组织与机构的推动;冷战结束和世界局势总体走向缓和;世界各国加快对外开放;市场经济的普遍建立等。(5分)

理解:这一观点是符合史实的。(1分)16世纪,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18~19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展与殖民扩张不断加剧,使全球联系进一步加强;20世纪,交通、通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加快了全球化进程。(6分)

27.(15分)(1)三个阶段① 学术觉悟;② 政治觉悟;③ 伦理觉悟;(3分)

(2)历史条件:① 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传播了西方文化;② 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③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6分)

(3)原因:① 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或皇帝制度)的阻碍。

②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③ 思想上,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或传统文化思想的制约)。(6分)

28.(12分)观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2 分)

论证: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

政治上,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外交上,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

社会生活上,“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评分标准:① 紧扣论证对象,观点明确;② 合理引用史实,从多角度进行论证。每个要点2 分,共10 分)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暑假联考历史试题
·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江西省玉山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
·江西省樟树中学、高安市2017届第二中学等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 历史
·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一)历史试题
·江西省新余一中2017届高三第二次段考 历史
·江西省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10月月考 历史
·江西省吉安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 历史
·江西省五市九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江西省九江一中2017届高三7月暑期阶段性测试 历史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