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总分100分;第I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务必将两卷答案、姓名、考号、班级填在答题卡上,违者视为无效卷!) 第 I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60分) 1.在下列各纬度中,一年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67°N B. 50°N C.21°S D.89°S 2.每年的6月22日至9月23日期间 A.福建省的白昼变化为:短→长→短 B.地球经过公转轨道的近日点 C.福州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低→高→低 D.南极圈内极夜范围缩小 3.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有可能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下列现象中,能正确反映或证明地球公转的是 A.北半球所见的天体每日绕北极星做逆时针方向运动 B.一年之内泰山观日出时间不同 C.南北半球若经度相同,地方时也相同 D.河流两岸侵蚀程度不同 5.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时( ) 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C.北半球正值夏季 D.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6.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莆田与北京的线速度相同 B.莆田与北京的角速度相同 C.莆田的线速度小于北京的线速度 D.莆田的角速度大于北京的角速度 7.图1.36是雅加达(70S)在春分、夏至、冬至(北半球节气)三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指出下列排序与图中相符的是 A.①冬至日②春分日③夏至日 B.①夏至日②春分日③冬至日 C.①春分日②冬至日③夏至日 D.①冬至日②夏至日③春分日 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8-9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8.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9.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10.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A.昼夜现象 B.昼夜长短变化 C.四季更替 D.太阳东升西落 《齐民要术》中描述:“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熅,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熅(yūn):无焰的微火]。读后请回答11——12题。 11.“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冷空气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 12.“放火作熅,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①“烟气”使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温度不至于降得过低 ②“烟气”主要成分为CO2,对地面有明显的保温作用 ③“放火作熅”,将地面直接烤暖 ④“放火作熅”,将大气直接熏暖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13.下面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的正确排序是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② 下图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图回答14题。 14.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字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 15.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4个点的气压关系为①<②<③<④ B.甲地温度低于乙地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16.下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 ) 17.关于地球自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360°所需的时间为24小时,这叫做1个太阳日 B、地球自转一周360°称为1个恒星日,它比太阳日短 C、地球上各地自转的角速度都为每小时15° D、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总是纬度高的地方大于纬度低的地方 18. 对北京时间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八区的区时 B.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C.东经120°地方时 D.北京(116°E)的地方时 19.若黄赤交角从23026/变为300时,则地表各温度带面积( ) A.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扩大。 B.温带增大,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C.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D.温带、热带面积增大,寒带面积缩小。 20.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 21.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中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 ) A.赤道以南地区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C.赤道以北至北极圈之间地区 D.赤道以北地区 22.极夜现象从北极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 ) A.春分至夏至 B.夏至到秋分 C.秋分至冬至 D.冬至到春分 23.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方在( )。 A.南极和北极 B.南、北回归线 C.赤道 D.南、北极圈 24.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 ) A.季节变化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地方时相同 D.昼夜长短相同[来源:学&科&网] 25. 当北京时间为正午12点时,印度首都新德里(82.5°E)的地方时刻是( ) A.9点 B.10点 C.9点30分 D.10点30分 26.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是( ) A.太阳外部的整个大气层 B.太阳内部 C.太阳大气的色球层 D.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27.地表环境表现最为活跃的是( ) A.生物圈 B.大气圈 C.岩石圈 D.水圈 28.下列节日中,莆田白昼最长的是( ) A.劳动节 B.建军节 C.教师节 D.国庆节 29.从福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 A.对西边的铁轨磨损较大 B.对东边的铁轨磨损较大 C.两边的铁轨磨损一样大 D.对两边的铁轨都没有磨损 2010年元旦过后,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在我国上映。影片讲述地球人类试图从遥远的潘多拉星球开采矿产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而与“纳美人”(潘多拉星球上的土著人类)发生一系列矛盾冲突。完成30——31题 。 30.假如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在宇宙中是存在的,那么它不可能属于(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31.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 ( ) A.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 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32.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放出的能量中到达地球的很多,成为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 B.太阳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之一 C.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动力 D.煤、石油、核能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33.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①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的短暂中断;②地球两极地区出现的极昼、极夜现象;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变暖;④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34.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5.依据右边的太阳直射点地表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射点从①到⑤需要1回归年的时间 B.直射点在②处时是12月22日前后 C. 直射点从①到⑤需要1恒星年的时间 D.直射点在从②到③期间,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 36.我国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的方向正确的是(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37.若某地某日昼长为14小时,该地的日落时间应是( ) A.5时 B.7时 C.19时 D.21时 38.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高空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横线表示同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可判断出(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39.下图为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近地面风向 40.下图中A、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第 Ⅱ 卷 二、读图分析题(4大题,共40分) 4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9分)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京时间),我国四川汶川县(31.0°N, 103.4°E)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破坏性巨大。 材料二 右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2)地震发生时,在海里游泳的人感受是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3)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 ,B为 ,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2分) (5)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 ,D+E ,F+G 。 42.读地球光照图 ,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B两点此时是 (填“日出”或“日 落”),A点昼长 小时,这一天B点正午太阳高度是 。 (2)图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此时,北京时间是 月 日 时。 (3)此时,A点太阳高度是 ;再过 小时,C点将进入子夜。 (4)图中从A到B昼长的变化趋势是 。 (5) 热水器安装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图乙)。这一天,21°34′N某地的热水器集热面的倾角α= 。α应随季节进行调整,其在一年中调整的幅度是 。 43.实验探究题。(12分) 实验设计 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l米和l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和一大碗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图·卷一1—12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
(1)该实验要验证的是 原理。(2分)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 (填“左”或“右”) (填“左”或“右”)偏。(2分) (3)在图·卷一1--13中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高处(2分)和低处(2分)等压 面的弯曲情况,并用箭头画出空气的运动方向(2分)。 (4)假如图示玻璃柜中的电炉位于冰块的正西方,则B处的风向应是 风。 44.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①是 气压,②是 气压。假如①、②气压差是由于冷热不均产生的,则①、②两地比较,①地气温 (填“高于”或“低于”)②地。 (2)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判断理由是 ;该正确的箭头表示了当地 (高空或近地面)的风向,判断理由是 。 (3)图中B、C两处相比, 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 。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模块1)阶段性测试[来源:学.科.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二、读图分析题(6个大题,共58分) 43(每空2分,共12分) (1)热力环流 (2)右 (3)(图略) 电炉和冰块附近高处等压面(2分) 低处等压面(2分) [来源:学|科|网] 空气的运动方向(箭头顺时针)(2分) (4)东南风 44(每空1分,共9分) (1)低 高 高于 (2)C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风向右偏 近地面 风向斜穿等压线 (3)B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来源:学&科&网Z&X&X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