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考生须知:全卷满分为1O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浙江是“江南水乡”,但水乡亦愁水。结合漫画“挥汗如雨”完成1-2题。 1.造成浙江省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 ) ?A.生产利用效率低 B.需求结构不合理 ?C.人均拥有量少 ?D.时空分布不均 ?2.漫画中人类过度的行为最可能导致( ) A.地面沉降 ?B.水质下降 ?C.降水增多 ?D.土壤酸化 3、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价,其主要目的是( ) A.倡导节约用水 B.与国际水价接轨 C.增加居民收入 D.发展淡水养殖业 下图为欧洲西部大不列颠岛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所示风带是( ) A.东北信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东南信风带 D.极地东风带 5.M所在地区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是( ) A.市场广阔 B.光照充足 C.海上交通便利 D.气候温和湿润 2013年中国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开展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对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及变化预测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影响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加强 B.全球气候变暖 C.极昼天数较多 D.太阳辐射增强 7.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的变化会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森林生态系统得以改善 B.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减少 C.通往欧洲的北部航线开通 D.人口大量向北极地区迁移 下图为我国2001年-2010年城镇、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总量变化图。读图完成8-9题。 8.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 ) A.风能为主 B.水能为主 C.化石能源为主 D.生物能源为主 9.导致农村和城镇能源消费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型能源的利用 B. 生态农业的发展 C.节能减排的实施 D. 经济水平的提高 城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PM10(直径≤10微米)及细颗粒物PM2.5(直径<2.5微米)的浓度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的排放均是该类污柒物的重要来源。图5为南京市某年冬季PM10、PM2.5浓度的空间变化图。读图5回答10~11题。 10.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区域是( ) A.交通干道旁、居民生活区、商贸饮食区 B.居民生活区、交通干道旁、商贸饮食区 C.商贸饮食区、居民生活区、交通干道旁 D.居民生活区、商贸饮食区、交通干道旁 11.下列措施可以有效减少PM10危害的是( ) A.鼓励使用私家车 B.节约用水 C.节约用电 D.大力植树种草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下图为浙江省某市四个家庭农场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这些家庭农场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 A.逐年减少 B.逐年增加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13.促使这些家庭农场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政策 D.熟制 广东省郁南县是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县承接了珠三角地区的建材、精细化工等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下图为该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县城空间布局的特点是( ) A. 在交通枢纽处 B.临近边境口岸 C.地处河流交汇处 D.位于高速公路交汇处 15.产业集聚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 ) A.增加运输成本 B.保护当地环境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提高粮食总产量 读我国甘蔗、甜菜和某种工业产品生产厂分布图(图7),回答16~17题。 16.造成甘蔗、甜菜产区空间分布差异的 主要因素是( ) A.水分 B.土壤 C.地形 D.热量 17.该工业部门属于( ) A.劳动指向型工业 B.动力指向型工业 C.市场指向型工业 D.原料指向型工业 位于德国西北部的鲁尔区,面积4593平方千米,人口近600万,是德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有“欧洲工业心脏”之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19题。 18.鲁尔区在综合整治过程中,将钢铁企业直接建到河流沿岸和港口周围,主要是考虑( ) A.靠近钢材消费市场 B.降低进口铁矿石的运输费用 C.靠近煤炭产地 D.靠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19.德国鲁尔区在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过程中的有效做法是( ) A.不断增加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的企业数量,重现昔日辉煌 B.大力引进和发展电子、通信技术、环境保护等新兴工业及服务业 C.不断缩小企业生产规模,减少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消耗 D.发挥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巨大的优势,发展来料加工装配企业 读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图13),回答20-21题。 20.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 4.1: 55.3: 40.6,图中准确表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 结构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1.目前发达国家的许多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据此判断, 我国产业结构在近期变化趋势是( ) A.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 B.第一产业比重会有所上升 C.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D.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下降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回答22~23题。 22.这种行为有违于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23.对此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 (B)改革渔具,加密渔网眼 (C)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 (D)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下列省区荒漠化比例最大的是( ) (A)宁夏 (B)青海 (C)陕西 (D)新疆 25.下列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开采矿产 ②生态移民 ③合理载畜 ④抽取地下水 (A) 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26.下列属于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 (A)海洋性气候显著,降水量变率小 (B)山脉分布东西两侧,中部平原广阔 (C)平原区人口稠密,乳畜业发达 (D)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流 27.峡湾景观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著名的旅游资源,其成因是( ) (A)流水侵蚀 (B)海浪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28.年轻而高峻的阿尔卑斯山脉形成的原因是( ) (A)火山喷发 (B)断层上升隆起 (C)板块张裂 (D)板块碰撞 读地形对美国天气影响图,回答29-30题 29.有关气流③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主要原因 (B)主要出现在夏季 (C)春季可导致沙尘暴 (D)性质温和湿润 30.美国地区突出的气象灾害有( ) (A)海啸、飓风 (B)地震、泥石流 (C)沙尘暴、干旱 (D)寒潮、飓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题,共40分。) 31、图13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⑴ 北海石油资源丰富。石油按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分,属于 ▲ 资源(1分);按自然资源的属性分,属于 ▲ 资源(1分)。 ⑵ 2010年4月,冰岛火山喷发,其产生的大量火山灰颗粒对太阳辐射具有 ▲ 作用(2分),会造成局部地区气温 ▲ (上升或下降)(1分)。 ⑶ 荷兰是“鲜花王国”。鲜花种植业按投入状况分属于 ▲ 农业(1分);荷兰的鲜花装扮着日本酒店,主要得益于 ▲ 条件的改善。(2分) ⑷ A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 ▲ (名称)(2分),该工业区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有 ▲ 、(2分) ▲ 等(2分)。 ⑸ B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 。(2分) 3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图中虚线范围的河段,受地球自转影响, ▲ (东或西)(1分)岸受到水流的侵蚀较严重,该河段河流外力作用以 ▲ 为主(2分)。 (2)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 ▲ 。(2分)图中①②③所在的农业带属于乳畜带的是 ▲ (填数码)(2分),这里重点发展乳肉畜牧业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2分) (3)美国人口从东北部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迁移,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分,该迁移类型属于 ▲ (国际或国内)人口迁移(1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4分) 材料一:2011年中国稻米产量居前十位的省区分布图(图1)和产量居前四位的省区稻米外销比例示意图(图2)。
材料二:目前全国范围内稻米镉平均含量为0.12mg/kg(国际限量值为0.4mg/kg),最高值为1.19mg/kg,稻米“镉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1)A线是我国 ▲ 自然区(中国有三大自然区)中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以北地区的地形以 ▲ 和高原为主。 (2)产量居前四位的省区稻米外销比例最大的是 ▲ 省,与其相比,湖南省种植水稻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 和 ▲ 。 (3)全国稻米镉污染呈现南重北轻、东重西轻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南方和东部地区水稻生长受 ▲ 污染和 ▲ 污染(自然环境要素)较北方和西部地区严重。 答案 试 卷 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O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A B D B C C D A D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A C D D B B C A B C D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C D C D 试 卷 Ⅱ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 31 (16分) (1) 非可再生 (1分) 、 矿产 (1分) (2) 削弱 (2分) 下降 (1分) (3) 集约型 (1分) 交通运输 (2分) (4) 鲁尔区 、(2分) 煤炭资源 、(2分) 水资源 (2分) (5) 增温增湿 (2分) 32 (12分) (1) 东 (1分) 、 流水沉积作用 (2分) (2) 地域专业化 (2分) ① (2分) 市场广阔 (2分) (3) 国内 (1分) 33 (12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