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2*30=60分) 2008年---2009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6℃,较常年偏高1.7℃,为1951年---1952年冬季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据此回答1~2题。 1. 暖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在 A.暖冬使地温升高,使农作物抗寒能力增 B.农作物生长速度加快,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C.使降水量减小,气温偏高,土壤中水分蒸发严重 D.暖冬使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有利于农作物品种的更新 2. 遏制气候变暖,必须 A.缩减经济发展规模 B.将温室气体全部回收利用 C.发展中国家应该承担和发达国家相同的责任 D.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来源:学+科+网] 中央气象台2010年1月3日发布第一个寒潮橙色警报。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江汉、贵州、重庆等地气温将下降8~12°C。局部可达16~18°C。新疆北部、内蒙古、宁夏、华北地区先后有5~6级偏北风,渤海、黄海风力可达8~9级。据此回答3~4题。 3. 新疆北部、内蒙古、宁夏、华北先后有5~6级偏北风,渤海、黄海风 力可达8~9级,原因是 A. 江河湖面摩擦力小 B. 江河湖面地转偏向力大 C. 江河湖面气压梯度力大 D. 江河湖面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4. 未来两天,图中N地的日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 前者升高,后者变大 B. 前者降低,后者变小 C. 前者升高,后者变小 D. 前者降低,后者变大 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由此可见,尽管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的,但适合饮用的淡水资源则是十分有限的。据此回答5~6题。 5.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A.多年平均蒸发量? ?? ????? B.多年平均降水总量 C.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D.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6.珠江三角洲存在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 ①污染浪费严重 ②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 ③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④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③[来源:学科网] 下表是X 、Y 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7~8 题. 7. 具有X 、Y 国人口特征的国家依次最可能分布于 A. 欧洲、大洋洲 B. 非洲、欧洲 C. 大洋洲、非洲 D. 北美洲、欧洲 8. 造成X 、Y 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 历史条件 B.气候条件 C. 经济条件 D. 政治条件 读世界各国人口发展模式图,回答 9题: 9.关于人口增长在各阶段的描述,与实际不相符合 A.在第二阶段,出生率较高,死亡率下降,两者差距逐渐增大 B.在第三阶段,出生率下降的速度快于死亡率 C.目前印度人口增长处于第三阶段,发达国家人口发展基本上进入第四阶段 D.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处于第三阶段,有少数还处于第一阶段 读我国某省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回答10~11题。 10. 1991—2031年,图中反映该省 A.0-5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B.40-60岁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C.20-40岁人口比重上升 D.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11.根据图示,2031年该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将是 A.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B.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C.就业面临巨大压力 D.性别结构严重失衡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和城市化进程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 该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时间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④以后 13.下列各国中,人口增长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 新加坡 14.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Ⅰ B.Ⅱ C.Ⅲ D.都不对 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90年代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15~17题: 15.下列人口负担最轻的两个省区是 ①四川 ②广东 ③海南 ④广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6.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化的表现 ②大城市劳动力短缺 ③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④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从图示信息分析,下列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加快经济发展,调控环境承载能力 ②依靠资源开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③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④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下图为安徽省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 18~19题。 18.图例甲、乙、丙分别表示的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的是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C.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D.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19.图中数码处布局工厂或长途汽车站,比较合理的是 A.②处化工厂 B.③处钢铁厂 C.④处长途汽车站 D.①处电子装配厂 右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20~21题。 20. 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A.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B.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C.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21. 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交通条件改善??城市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并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读下图,回答22题。 22. 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城市空间最合理的利用方式分别为 A. 银行、电影院、厂房、住宅、 B. 办公室、零售店、住宅、厂房 C. 电影院、零售店、厂房、办公室 D. 批发市场、办公室、住宅、零售店 下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 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A. 城市规模缩小 B. 交通通达度提高 C. 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 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 24. 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A. 矿区 B. 商品粮基地 C. 高新技术开发区 D. 奶牛养殖基地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的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特点的是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中心城区职能趋向不合理 26.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④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A城市介于45°12’N—46°N之间,126°42’E—127°39’E之间。A城市性质定位为以机电、轻纺、食品工业为主的H 市的卫星城。读A城市区域图,完成27~28题。 27.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A城市的作用可能是 A. 扩展H市市区的功能 B. 增加H市区人口密度 C. 限制大城市郊区化的进程 D. 吸引市区相关产业向卫星城转移 28. 图中H城市群的空间拓展最可能 A. 沿地形延伸 B. 沿河流延伸 C. 沿交通线延伸 D. 沿人口密集区延伸 读图,回答29~30题。 29.关于图示地区城市等级、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城市数量最少 B.昆山的城市等级比常州高 C.无锡的服务范围比镇江大 D.宁波的服务功能比杭州齐全 30.图示地区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①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②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 ③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④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综合应用题(40分) 31.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9分) 年份 1960年 1980年 2000年 世界人口(亿) 30 45 60 发达国家[来源:学科网ZXXK] 总人口(亿) 10 12[来源:学_科_网] 15[来源:Z*xx*k.Com] 城市人口(亿) 5 8 11 城市人口百分比(%) 50 67 73 发展中国家 总人口(亿) 20 33 45 城市人口(亿) 3 6 20 城市人口百分比(% 15 18 44 (1)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5分) (2)图中黑点代表不同的国家,在图示A、B、C、D、E中,可能表示中国的是_____,可能表示美国的是_________。(2分) (3)据图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2分) 32.读某城市略图和该城市各地区2005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在A—I的各城区中,人口不断减少的是 ,人口增加最快的是 。 图中人口总数基本不变的是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 。(5分) (2)简述A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分) (3)若图2中不同字母代表不同国家,则L字母所代表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模式,它主要出现的国家是 ,形成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原因是 。带来的人口问题是 ,解决措施是 。(9分) (4)若图2中不同字母代表不同国家,则K字母所代表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模式,它主要出现的地区最可能是集中在 洲,形成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原因是 。(5分) 33.读右图某城市示意图,分析回答:(9分) (1)A、B两个功能区中,应该布置成商业区的是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应布置成工业区的是_____,因为______。 (6分) (2)C、D两个住宅区中,应该规划成高级住宅区 的是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3分) 高一地理答题卷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综合应用题(40分) 31.(9分) (1)(5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2分) 32.(22分) (1) , 。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__ __ __ 。(5分) (2)(3分) (3) , ,
。 , 。(9分) (4) , , 。(5分) 33.(9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6分) (2)______, 。(3分) 高一地理答案 32.(1)城市化问题突出,卫星城镇的兴建(2分) (2)A I B(每空1分) 自然增长率为5%,人口净迁出5%(2分) (3)D(1分) (4)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化面积小(3分) (5)BCD(2分) (6)平坦开阔(2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