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经济发达地区出生率较高 B.图示地区死亡率最高的是西藏 C.图示地区每年净增长人口最多的是上海 D.上海、北京、江苏已经完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上海市的出生率比北京高,但是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根本原因是 ( ) A.人口老龄化严重 B.环境污染严重 C.生活医疗水平高 D.文化教育水平高 读右面不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 ) A.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B.20世80年代的美国 C.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4.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政治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右图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有( ) ①应届高校毕业生 ②投夫(妻)者 ③购房者 ④特殊人才 ⑤投父母者 ⑥投子女者 ⑦郊县农民 A.①③⑦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⑦ 6.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 A.推进城市化进程 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C.解决城市交通困境 D.改善城市住宅质量 读“木桶效应”图,回答7~8题。 7.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 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 A.8 000 B.10 000 C.6 000 D.4 500 8.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 右图表示1978~2010年期间,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人口 变动统计情况(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 的比重)。读图,回答9—10题。 9.甲曲线所代表的城市目前 ( ) A.人口一直在增长 B.人口压力较大 C.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人口只有迁入没有迁出 10.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 ) A.四川 B.新疆 C.河南 D.江苏 甲、乙两图分别是某市城市化过程及该市地租水平随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甲图反映了该城市可能( ) 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出现再城市化现象 C.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D.出现大量卫星城 12.若乙图箭头方向表示的数值增加,则图中b地最可能( ) A.位于旧城中心区 B.位于远郊地区 C.位于新兴工业区 D.位于城市环形道路沿线 右表为“四聚落服务职能情况表”。表中“√” 表示聚落具有的服务职能。据此完成13~14。 13.表格中等级最高的聚落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4.有关等级最高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城市数目较多 ②城市数目较少 ③城市相距较远 ④城市相距较近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下图为 “我国某地城市化规划图”(注:城市人口=中心城区人口+郊区人口),读图完成15题。 15.为避免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按照规划,该城市在2050年城市化水平计划控制在 ( ) A.60%左右 B.70%左右 C.80%左右 D.90%左右 右图是我国总人口及城乡人口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6~17题。 16.甲、乙两种图例分别表示我国的 ( ) A.总人口和农村人口 B.总人口和城市人口 C.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 D.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17.在我国,驱动人口城市化的内在动力是 ( ) A.户籍制度 B.城乡差异 C.自然环境 D.交通运输 读“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完成18题。 18.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度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回答19~20题。 19.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20.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表现在(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超级稻是利用杂交优势和野生水稻的增产基因培育的高产水稻。2011年9月18日,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项目获得成功,试验田的平均亩产达到926.6 kg。据此回答21~22题。 21.以上现象说明,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B.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C.市场需求 D.农业技术 22.杂交水稻在我国更容易获得成功的自然原因是( ) A.平原广阔,科技发达 B.地形、气候复杂多样 C.种植历史悠久,土壤肥沃 D.人口众多,水稻需求量大 图1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 和粮食产量变化,读图,回答23题。 23.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 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 )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回答24~25题。 24.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C.丙——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D.甲——城郊乳畜业 25.下列属于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的是( ) A.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B.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近期我国某城市在城区仿建了八卦农田,使农田成了城里人眼里的香饽饽,医生、律师、公务员,都相继捋起裤管、袖子下田割回稻谷、挖个番薯。结合下图,完成26~27题。 26.该城市新建八卦农田主要是 ( ) A.为城市提供粮食及副食品 B.丰富城市景观并发展旅游业 C.缓解城市污染及热岛效应 D.为农业培育粮食、蔬菜良种 27.八卦农田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 ①充足的客源市场 ②国家的优惠政策 ③特色的农业模式 ④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读某养殖户发展养殖业的两个阶段示意图及文字材料,回答28~29题。 28.在阶段Ⅱ时,该青年能做出包销其他养殖户产品决定的关键是 ( ) A.技术水平的提高 B.市场需求量大 C.有共同致富的信念 D.自己的养殖场缩小 29.从I、Ⅱ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要创高产、优质、高效产业,必须加大投入的是( ) A.劳动力 B.生产资料 C.科技 D.自然条件 30.“都市农业”是一种隶属于都市、服务于都市的全功能性大农业,它在给都市提供物质食品的同时,又提供“精神食品”(观光、娱乐、休闲)。根据“都市农业”的特点,在“都市农业”模式的3个农业圈中(如图),布局最合理的一组是 ( ) A.①农业文化园 ②休闲农庄 ③禽蛋蔬菜基地 B.①禽蛋蔬菜基地 ②农业文化园 ③休闲农庄 C.①休闲农庄 ②城市绿化带 ③农业文化园 D.①农业文化园 ②禽蛋蔬菜基地 ③休闲农庄 二、综合题:(40分) 31、利用地理统计图可以使枯燥的数据变得直观、生动,便于分析和比较各种地理事物“量”的变化和相互关系。读“人口统计图”及材料1,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材料1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见图甲) (1)图1中第 阶段和第 阶段人口增长速度均十分缓慢。(2分) (2)从人口增长特征看,图2中B国处于图1中第 阶段, A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型。(2分) (3)分析B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4分) 问题: 解决措施: (4)目前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如何?这种变化会带来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6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9月“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一度对我国乳品产业造成重大冲击和严重影响。 2008年我国良种奶牛的主要分布(单位:万头)(13分) 材料二 西欧四国城市化水平 (1)由材料一总结我国乳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并说明其影响因素。(4分) (2)结合材料二及西欧自然环境特征分析西欧乳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原因。(6分) (3)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乳畜业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西欧的经验。(3分) 33.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阅读材料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1998年底人口达1 306万。20世纪80年代上海就开始建设卫星城。1990年开始建设浦东新区。20多年来,上海修建了全长480千米的环城公路,新建了高架公路和地铁等。人均居住面积从1980年到1994年增加了近一倍。1999年,园林绿地面积达1万多公顷,公共绿地3 600多公顷。上海的环境正日益好转。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2分) (2) 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 处,并简析理由。(8分) (3)结合阅读材料,分析上海市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3分) 高一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答案卷 二、综合题(40分) 2014.4 31、(14分) (1)(2分) (2)(2分) (3)(4分) 问题: 措施: (4) (6分) 人口数量变化趋势:
这种变化会带来的问题:
解决措施: 32、(13分) (1) (4分) 分布: 影响因素: (2)(6分) (3)( 3分) 33、(13分) (1)(2分) (2)(8分) 理由: (3)(3分) 高一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答案: 一、(60分) 1—5 DADCC 6—10 ADDBD 11—15 CDBDC 16—20 DBBBD 21—25 DBDBA 26—30 BBBCC 二、(40分) 31、(14分) (1)一 四 (2分) (2)四 传统型 (2分) (3)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 鼓励生育和接纳移民 (4分) (4)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这种变化会带来粮食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等。 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来说,要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6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