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单向选择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 “高——高——极低”模式 B. “高——高——较低”模式 C. “高——低——高”模式 D. “低——低——低”模式 2.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增长过慢 C.人口老龄化问题 D.人口身体素质差 3.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 A.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 B.死亡率的高低 C.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D.出生率的高低 4. 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 B.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C.现代社会—工业时期—农业时期—原始社会 D.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下图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5-8题。 5.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6.造成X、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差异是 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7.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 A.尼日利亚 B.印度 C.泰国 D.日本 8.X、Y两国主要人口问题分别是 A.人口老龄化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B.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人口老龄化 C.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人口老龄化 D.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读右“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图中甲、 乙、丙、丁分别表示四个国家。完成9-10题。 9.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人口增长最符合丙国的是 A.德国????B.印度?? C.中国 D.沙特阿拉伯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都是人口迁入地区的是 A.非洲???? B.拉丁美洲?? C.北美? D.亚洲 中国科学院发表的《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据此完成12—13题。 12.报告中所指“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 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 C.环境承载力 D.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13.为提高我国的环境承载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持续扩大耕地面积 C.不断增大城市用地面积?????? D.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14.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是 A.消费水平 B.社会发展水平 C.科技水平 D.资源数量 15.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旅客前往西藏,这种现象属于 A.国际迁移 B.国内迁移 C.人口流动 D.省际迁移 16.下列有关城市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木县和汉中市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B.汉中市提高的服务功能较西安市多 C.西安市和宝鸡市的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 D.北京市的服务范围较西安市大 17.在市中心,下列城市功能分区中,付租能力最高的是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18.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城市化表现为 A.高度城市化 B.虚假城市化 C.滞后城市化 D.逆城市化 19. 下列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平原地区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不适宜发展城市 B.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C.世界上的大城市大多分布在平原地区 D.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相对凉爽的高原上 20.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原因是 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②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③市区交通拥挤 ④为了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拓宽城市地域范围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②④ 21.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A.一般在中小城市表现最为突出 B.是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C.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中解决得最好 D.在发展中国家暴露的最早 22.关于中心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提供各种货物与服务的地方 B.中心地一般具有多种职能 C.中心地规模越大,级别越高,职能就越多越复杂 D.只要能向本镇提供某种商品,就可以成为中心地 2004年7月10日下午,十几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雨突袭北京,城区平均降水超过 50毫米,几个暴雨点达到75毫米。突如其来的暴雨给市区造成了严重交通堵塞和排水 不畅等困难。据此回答23~24题。 23.下列能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 ②禁止开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⑤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24.城市建设中多采用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地面,这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①阻断了大气降水直接补充地下水的途径 ②雨雪天气极易使地面路况变差,使交通和出行困难 ③影响了城市植被的生长 ④降低了城市地面和空气的干燥程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5.城市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一般都将逐步演化为工业用地 B.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一般都会从第三产业转向第二产业 C.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集聚到分散 D.城市化过程使原先的乡村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所取代 26.城市区位是指 A.城市的位置 B.城市的地位 C.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联系 D.一城市与另一城市的关系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的区位一般都比较稳定 B.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是一成不变的 C.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城市的发展影响不大 D.不同的城市往往具有城市发展的不同区位 28.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 ①自然地理条件②历史文化因素③经济发展水平④交通运输状况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城市化的意义有 A.使城市乡差别逐渐扩大 B.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 C.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D.有利于世界和平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人口增长迅速 B.世界城市化水平在不断下降 C.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体现了其经济发展水平 D.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多于发展中国家 31.下列几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趋势的是 加入WTO前,许多业内人士分析,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应该具有较强的优势。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农产品出口大省发现,不少农产品频遭主要进口国的“绿色壁垒”,农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据此回答32-33题。 32.我国农产品价格优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国家政策倾斜 ②劳动力丰富而廉价 ③土地租金低廉 ④气候条件优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3.导致我国农产品遭受“绿色壁垒”的原因是 ①质检设备落后 ②大量喷洒农药 ③世界农产品市场严重饱和 ④进口国质检标准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4.杂家水稻使水稻单产量大幅度提高,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B.市场????????????? C.交通?????????? D.气候 35.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业属于 ?A.种植园农业????? B.混合农业????????? C.自给农业?????? D.粗放农业 36.东京鲜花市场上,有荷兰与中国的鲜花,中国的竞争优势有 A.运费少 B.质量高 C.科技含量高 D.生产资料投入多 37.以下关于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季风气候区都是水田农业 ②发达国家的农业均为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 ③热带种植园农业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④粗放畜牧业分布于热带和温带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我国某边防站(海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11~12题。 38.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39.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40.海南岛蔬菜生产的“旺季”出现在冬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水分 B.市场、水分 c.交通、热量 D.市场、热量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40分) 41.(12分)图中A、B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图。读图回答: (1)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A ; B 。 (2)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A ; B 。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A ; B 。 42.(14分)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分析回答: (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 ①距离 ;②交通 。 (2)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 ;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_ __区。 (3)图中B区最适合城市功能用地是__ ___区, 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区。 (4)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于 业的影响最大。 43. (14分)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若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发展棉花、林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1)甲处适宜发展林果,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处适宜发展__________,既靠近_________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城镇市场,能为市民提供新鲜产品。 (3)丙处适宜发展______,其自然条件是最靠近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市场。 (4)丁处发展___________,因为这里地形______________,耕地面积广大。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