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地 理 试 题(文科) 命题人:王天凤 审题人:吴丽珍 考前须知: 1、全卷共8页,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共33个小题,合计100分。 2、所有答案必须作于单独的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3、考查内容:地理必修2第一、二单元及农业区位因素。 第Ⅰ卷 选择题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读“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公元1770年至1950年 B.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50年以后 C.世界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 D.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自然条件的优劣 2.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A.女性人口比重??B.男性人口比重 C.生产力发展水平??D.自然资源的多少 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也会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据图完成第3~4题。 3、坦桑尼亚目前处于图中四个阶段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国家位于阶段④水平的是( )。 A.尼日利亚 B.德国 C.埃及 D.巴西 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5—7题 5.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 A.1 B.2 C.3 D.4 6.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A.埃及 B.中国 C.新加坡 D.德国 7.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右边表示女性。图1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8~9题。 8.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9.造成X、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差异是A.经济水平???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D.自然条件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的大事,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图,回答10—11题 10、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 D.60% 11、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的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仍增加了近1.3亿。因此,我国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 (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12~13题。 12.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 13.若该图表示近年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是( )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河北流往河南 C.从新疆流往内地 D.从湖北流往重庆 14.下列城市的发展早期是矿产资源开发并吸引人口大量迁入形成的是( ) A.中国的广州、深圳 B.美国的阿伯丁、伦敦 C.美国的纽约、华盛顿 D.中国的大庆、攀枝花 15.下列关于现代人口迁移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利于解决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 B.可能促进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C.使得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 D.使得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大量减少 16.我国西藏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于2人,长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则大于500人,关于两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影响两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 B.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较发达 C.两地环境的人口容量都已达到极限 D.两地人口数都远远低于环境人口容量,都存在资源开发不足现象 读“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的相关示意图”(图3),回答17-18问题 17、关于人口增长、资源、环境污染相关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无相关关系 B.人口增长与资源无相关关系,与环境污染正相关 C.人口增长与资源和环境污染均无相关关系 D.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 18、由图示可反映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 A.资源 B.环境质量 C.科技发展水平 D.对外开放程度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承载力研究工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第19~20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承载力 B.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在16亿左右 C.我国人口约为13亿,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人口与资源之间几乎没有矛盾 D.从材料可看出人口合理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20、下列因素中,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的是( )。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21.关于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 ( ) A.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 B.同类经济活动会造成同类功能的企业相互分离 C.城市不论大小,城市中都有文化区、行政区 D.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 22.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 读“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完成23~24题。 23.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 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 C.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 D.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 24.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顾客的吸引力超过乙,人们寻求服务总是优先考虑甲 B.到乙地寻求服务的人不会再到甲地寻求服务 C.位于丙地的人寻求较低等级的服务时会优先选择乙 D.实际情况下,甲、乙两地的服务范围都不是固定的 读甲、乙两图,完成25~26题。
25.甲图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某种重要现象,其成因不包括( )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B.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城乡间交通条件的改善 D.郊区生产协作条件更好 26.甲图反映的现象可能出现在乙图中的________阶段 A.只有Ⅰ B.Ⅰ和Ⅱ C.Ⅱ后期和Ⅲ D.只有Ⅱ 右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据此完成27—28题。 27.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 B.乙图表示发达国家 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 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28.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郊区、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其原因并不是由于 ( ) 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B.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 29、下图中四种文化景观能指示当地自然环境的特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骑楼”适应当地夏季阳光强,雨水多 B、“泥屋”的厚泥墙白天减少热空气进入 C、“蒙古包”适合于就地取材 D、“雪屋”适合于当地寒冷的自然环境 30.下列三地的农业生产与所给的主要区位因素搭配正确的是( ) ①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 ②海南岛的天然橡胶种植 ③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A.①—甲 ②—乙 ③—丙 B.①—乙 ②—甲 ③—丙 C.①—丙 ②—甲 ③—乙 D.①—丙 ②—乙 ③—甲 第Ⅱ卷 综合题 (4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读“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问题(15分) (1)从图中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入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分) 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四川农村人口大量外迁,对农村产生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2.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都比较迅速。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2分) 结合下图,分析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4分)
(2)结合下表,描述江苏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并分析造成该差异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5分)
(3)下列实现该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为(多选) ( ) (3分) A.苏南、苏中和苏北应加强协作,实现共同发展 B.苏南地区应火力发展农业,稳定国民经济基础 C.苏中地区要加强淮河流域区域开发 D.苏北地区要积极发展工业 33.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该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则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为________, C为________,D为_______。简述布局②的理由。(5分) (2)随着“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4分) (3)该市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技术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4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