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一地理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河北省衡水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文件大小 340KB
所属分类 高一地理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4-7-18 16:40:53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I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1、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新疆吐哈盆地的瓜果生产 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两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据此回答下题:

2.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是

A.春小麦、高粱、玉米 B.大豆、甜菜、棉花 C.冬小麦、油菜、柑橘 D.春小麦、棉花、梨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家庭农场已经在我国一些地方涌现。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据此,完成下题。

3.影响家庭农场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 C.未开垦的土地 D.气候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6~8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①

86%

14%

20%

多



②

45%

55%

90%

少



③

8%

92%

89%

少



6.②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7.与①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草原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墨累—达令盆地

8.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2013年10月21日,全球电子产品代工巨头富士康(贵州)第四代绿色产业园一期项目在贵阳市贵安新区开工,未来2到3年内将为贵州提供5万个就业岗位。据此回答9--10题。

9.多年前,到贵州投资曾成为富士康集团的备选方案,但经管理团队考察、调研后,觉得条件还不成熟,主要影响因素是

A.劳动力素质低 B.市场狭小 C.交通不便 D.原料缺乏

10.富士康(贵州)第四代绿色产业园的建设对贵阳市影响叙述不合理的是

A.就业机会增多 B.推动城市化进程 C.加快工业化进程 D.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11、上海市提出限制新建楼房高度的规定,其目的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中的

A.城市住房紧张 B.城市热岛效应 C.城市水体污染 D.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12、城市化对城市水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透水面积增加,使地表径流增加 B.地表植被减少,使下渗量增加

C.城市热岛效应,使降水量减少 D.建筑物增加,使地表径流量减少

右图为中国五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变化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信息能直接反映的城市化标志是

A.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绿地增加

D.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14.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00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为60%

B.城市化进程已推进到成熟阶段

C.逆城市化现象很普遍 D.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是城市的发展趋势之一

茂名、芜湖、娄底——它们的名字甚至没有在旅行指南《孤独星球》上被提到过,但却被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所发现。目前,沃尔玛正在向中国小型市场进军。据此完成15~16题。

15.沃尔玛进军中国市场的初期,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①消费市场规模 ②消费文化传统 ③电子商务条件④交通通达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在一些城市,沃尔玛购物广场分布于市区的边缘地带,其选址的主要依据是

①货源丰富 ②地价较低 ③环境优美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3年5月5日,北京市地铁10号线贯通,成为京城地铁第二环,其站点周边住宅区、大型商场等不断涌现。地铁已成为北京市民出行的重要方式。据此完成17~19题。

17. 与乘坐公交车相比,市民选择地铁出行是因为地铁

A. 准时且速度较快 B. 通达度更高 C. 受天气影响较大 D. 灵活性更强

18. 北京地铁建设导致

A. 地铁沿线住宅价格降低 B. 城市形态呈现条带状

C. 地铁沿线商业网点增多 D. 城市人口向市中心迁移

19. 资料所述北京市的变化体现出

A. 交通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城市的兴衰 B. 能否成为特大城市,关键是交通的发展

C. 交通通达性的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D. 商业中心的兴衰只与交通的布局关系密切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20-22题。

20.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a表示的是

A.滑坡、泥石流 B.地震、海啸

C.台风、寒潮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21.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有箭头b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若箭头a、b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过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

22.由上图可知,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A.发展问题  B.资源问题  C.人口问题  D.粮食问题

大气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并对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回答23—24题。

23.我国下列地区中酸雨危害最严重的是

A.华北平原 B.辽中南工业区 C.四川盆地 D.京津唐工业区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25~26题。

25.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 河套平原 B. 黄淮平原

C. 辽东丘陵 D. 闽浙丘陵

26. 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013年上海世博园展出伦敦“零碳馆2.0版”。它集成了众多低碳、智能技术,具备自行发电、供水功能。图2为一名游客在“零碳馆2.0版”内看电视的照片。据此回答27~28题。

图2













27.零碳馆的环保理念,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28.为了保护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普通居民应该?

①减少使用一次性水杯和一次性筷子②光盘行动,减少浪费③合理饮食,忌吃野生动物④严格限制私家车的购买和运行⑤企业废水达标排放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29、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开发清洁能源 ③禁止CO2的排放 ④追求绿色GDP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公众应该做的是

A.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 B.为了节省时间,使用一次性筷子、杯子等

C.选购无氟冰箱、节能荧光灯等 D.绝对不用一次性物品,包括注射器

下图是我国东、中、西部部分指标占全国比重示意图。读图,回答31~32题。

31.图中反映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是

①人才缺乏 ②交通落后 

③资源短缺 ④外商投资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下列措施中,对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见效最快的是

A.加大铁路建设力度 B.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C.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D.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33、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农业为主,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形成这种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形的差异 B.降水的差异 C.土壤的差异 D.热量的差异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完成34—35问题。

34.图中①③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①荒漠化 ②水土流失 ③土壤盐碱化 ④空气污染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5.对上述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改善了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③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36—37题。

36.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A.汽车零配件生产 B.节能环保业

C.服装鞋帽生产 D.高端装备制造业

37.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38--39题。











38.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39.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40.1989年—2010年该区域

A.水体湿地减少的面积超过耕地增长的面积B.毁林开荒及过度放牧现象严重

C.荒漠面积有持续扩大的趋势D.大量盐碱地被改良成农业用地

41.该区域可能位

A.华北平原东部 B.三江平原中部 C.四川盆地中部 D.准噶尔盆地南部

中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人民币。回答42~43题。

42、我国近些年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与中亚干旱地区距离近 B.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C.全球变暖导致植被退化严重 D. 温带地区气温较高,蒸发旺盛

43.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大量外迁人口,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育草固沙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回答44—45题。

44.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 C.海水的堆积作用 D.河流的堆积作用

45.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

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 ②渤海下沉迅速增快 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

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 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读图完成46~47题。

46.甲湖面积比20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导致湖泊土地沙漠化

C.人口密度减少,城市数量减少 D.对河流调节能力减弱

47.乙湖泊周边地区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近年环境问题突出,治理乙湖的措施是

①大面积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 ②增加湖泊网箱养殖面积 ③引水入湖,增大湖水的循环和流动 ④发展低耗能、低耗资源、技术含量高的产业 ⑤建设污水处理厂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西藏和黑龙江是我国沼泽湿地分布最多的省区。读表1,回答48~49题。

表1

占全国沼泽湿地面积比(%)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黑龙江

22.13

20.97

17.67



西藏

24.17

25.55

26.75



48. 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处是

A. 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 B. 气温低,蒸发微弱

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 D.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49. 关于两地湿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不正确的叙述是

A. 黑龙江湿地大幅减少主要由于农业开发 B. 湿地减少加剧了黑龙江的洪涝灾害

C.西藏湿地面积增加与全球变暖有关 D. 旅游业开发是西藏湿地增加的原因之一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它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分析50题:

50、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 ①纳木错 ②滩涂 ③黄河 ④渤海 ⑤水稻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52、读“沙坡头试验站的流沙固定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为防御流沙对铁路的侵袭,科研人员在这里设置了沙障,在一些极度干旱的荒

漠化地区,设置沙障的作用是什么? (4分)

(2)D处依靠河水发展灌溉农业,可能出现什么环境问题?解决该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4分)

(3)D处的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E处 ,简述原因。(4分)

53、读“我国洞庭湖沿岸某地的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说明该湖区1950年—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6分)

(2)简述该地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湖泊及周围地区环境的影响。(6分)

5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洞庭湖湿地具有重要的价值。洞庭湖水域与陆地交错,适于各种野生生物的生长、栖息和繁衍。湖区水域面积广大,丰水季节大量蓄洪,干旱季节,又把蓄纳的洪水慢慢地还给长江。湖区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也是南方重要的水运通道。湖区自然景观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每年河流向洞庭湖输送的泥沙大量增加,造成湖床不断抬升,水面逐渐萎缩。20世纪50~80年代,由于人口迅速增长。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使洞庭湖面积大幅度减小。

材料三:洞庭湖地区示意图:

(1)上世纪60年代后,洞庭湖面积曾迅速缩小,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与图示西南部地区相比,东北部地区河流开发在哪些方面更具优势?(4分)

(3)要想使洞庭湖“变大”,你有什么好的办法?(4分)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段考地理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广东省梅州市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3-2014学年高一新疆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辽宁省三校新疆部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