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一地理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甘肃省白银五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文件大小 1.1MB
所属分类 高一地理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4-8-14 9:24:47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白银五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地理期末试卷

命题人:张宝军

一、单选题(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

①北京市 ②新加坡 ③亚寒带针叶林带 ④半湿润地区

⑤松嫩平原 ⑥内蒙古自治区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①②⑥

2.我国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也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投资,这反映了区域具有(  )

A.整体性特征 B.相似性特征 C.开放性特征 D.综合性特征

图1为城市道路交通状况显示屏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信息显示屏应用的是 (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卫星导航系统

4.应用该显示屏所呈现的动态信息,便于对车辆的 (  )

A.准确定位 B.流量统计

C.超速监控 D.合理分流

5.遥感技术主要用于 ( )

A.人口普查 B.森林普查

C.交通定位导航 D.确定某点的海拔高度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拦截了几乎全部上游来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城市发展,各类用水剧增,民勤的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危险,并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沙源地之一。读图2,回答6~9题。

6.民勤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旱涝灾害 D.气候变暖

7.民勤成为北方地区沙尘暴沙源地的直接原因是 ( )

A.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B.多内流河,有断流现象

C.植被稀疏,地表物质松散

D.地势低平,地形以盆地为主

8.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A.过度用水 B.过度樵采 C.过度放牧 D.过度开垦

9.民勤治理其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

A.上游水库恢复向下游供水

B.以治为主,全面恢复荒漠植被

C.规划农林牧用地,退耕还林、还牧

D.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10.沿海低海拔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经营热带丛林木材的公司联系在一起,原因是                    (  )    

A.森林减少会使温室气体迅速增加,导致海平面上升

B.这些国家是木材的主要消费国,森林减少会使木材价格上涨

C.这些国家航运发达,木材砍伐多就能增加航运收入

D.森林减少会造成CO2增加使这些国家农业增产

11.热带雨林除被称为“地球之肺”外,还被称为“绿色水库”,其主要原因是 (  )

A.增加湿度            B.涵养水源  

C.保持水土            D.调节气候

12.热带雨林被称为“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原因是             ( )

A.热带雨林气温很高       B.热带雨林的蒸发量很大

C.热带雨林中的土壤很贫瘠      D.热带雨林的植物生长旺盛

13.下列行动有利于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是           ( )

 A.一边开发,一边保护 B.首先开发,再作保护

 C.禁止人类在林区的任何活动 D.建立自然保护区

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示意图(图3),回答14~17题。

14.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

A.原料工业  B.加工工业

C.采掘业  D.冶金工业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B.原料工业2000年比1995年增加了25%

C.采掘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到主体地位

D.冶金、化学、电力等部门属于加工工业

16.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 ( )

 ①煤一电一铝     ②煤一焦一化

③煤一气一液     ④煤一铁一钢

⑤煤一电一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17.关于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关系不大,一般不会造成生态破坏

B.能源开发过程中,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不可避免。

C.能源开发要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D.能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势必使一个地区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8.解放后,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把“北大荒”改造成“北大仓”;现在,政府决定停止在“北大荒”垦荒,这是因为                       ( )

A.我国经济增长快,可以从国外大量购买粮食

B.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过剩

C.为了保护该处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D. 该处土壤贫瘠,不宜发展农业

广东省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31.7%,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地区;丘陵占28.5%,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相对平坦的台地占16.1%,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平原占23.7%,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

平原地区南端的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曾经是我国商品粮、蚕桑和蔗糖生产基地。但近年来,这里的花卉种植和禽畜养殖加工已经取代粮食、蚕桑种植,基塘面积逐渐缩小,一些地区还出现大量向非农产业租售土地的现象。结合图4(基塘农业示意图),回答19~22题。

19.下列关于广东省农业布局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部——小麦种植业

B.东部——畜牧业

C.南部——水稻种植业

D.西部——水产养殖业

20.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降水充沛

B.气候高温少雨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具有肥沃的红壤

21.关于基塘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糖厂、丝厂的工业污水容易污染农田和鱼塘

B.属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的混合农业,会加大农民肥料和饲料的投入

C.属于节省肥料和饲料、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生态农业

D.农产品商品率不高的自给型农业

22.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减少 B.全球气候变暖

C.城市化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D.农业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读图5,回答23~26题。

23.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 )

A.水源 B.地形

C.光照 D.土壤

24.①④两地均为我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相比较①而言,④处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

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

C.地形平坦 D.土壤肥沃

25.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水源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土壤

26.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图6某国四地(四地相互之间大体等距离分布)某种重要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四地中资源储量最小,而需求量最大的是 ( )

A. ① B.②

C.③ D.④

28.四地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图7为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1998年能源探明储量、生产量和消费量占全国的比重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当时的情况是 ( )

A.西部探明储量超过全国1/2 B.中部和西部的生产量相当

C.东部的消费量占全国3/4 D.西部的生产量和消费量相当

30.为缓解能源问题,保障能源供应,近年来采取的措施是 ( )

A.东部加大开发,实现能源自给 B.中部稳定生产量,提高消费量

C.西部提高生产量,加大输出量 D.引导产业大规模向中西部转移

二、综合题(4道题,每题10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广东省东莞市被誉为中国的“制造业之都”,产品远销国内外。石龙镇面积13.83平方千米,有生产企业1000多家,是东莞制造业的标志性地区之一。近年来,小五金、玩具、服装、制鞋、皮革等企业大量外迁,惠州等地成为主要迁入地。

材料二:2007年东莞与惠州相关数据比较

人口

(万人)

面积

(万平方千米)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最低工资标准

(元/人·月)

工业用地最低出让金

(元/平方米·年)



东莞

1751

0.25

3151

770

384



惠州

350

1.12

1085

600

144



(1)从区位因素角度,说明东莞企业外迁的主要原因。

(2)简述产业转移对其迁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3)列举迁入地为吸引产业向其转移应采取的措施。

32.读图,比较海河流域和田纳西河流域,回答问题。(26分)



(1)海河水系发源于________和燕山,其流域主要位于________(地形区);田纳西河水系发源于________,其流域主要位于________(地形区)。海河汇入________,田纳西河汇入________。

(2)田纳西河流域的整治主要通过建筑一系列大坝以控制洪水、开发水能、水运、水源来进行。海河流域的整治在上中下游各有侧重:上游主要是建造________、中游建造________、下游开挖________。

(3)田纳西河流域利用廉价的水运和电力在河流两岸建设了冶金、化工等高耗能、耗水的产业,还发展了旅游业并使之成为当地的第二大产业,农业也同时获得了发展。海河流域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紧张和________严重,所以流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读图 “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

(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

34.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材料二 图3—2—11是东北地区土壤分布示意图,图3—2—12是东北地区土壤垂直剖面示意图。

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冲积而成,这些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是什么?(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三江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题)

  A.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商品谷物农业

  B.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C.该地区属于我国的寒温带  D.该地区降水量超过800mm,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

(3)三江平原是我国面各最大的沼泽区,这些沼泽地是怎样形成的?具有哪些生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卡: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32:

1

2

3

33

1

2

3

4

34:

1

2

3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安徽省黄山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安徽省滁州市高级中学联谊会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辽宁省锦州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江西省吉安县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江西省九江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