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届高一年级期中检测地理学科试卷 出题人:单世云 审题人: 曲秀兰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 5页。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 80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下列天体中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太阳 B.月球 C.金星 D.水星 2、目前人类认识的天体系统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C.总星系—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D.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总星系 3、在太阳系中,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但又是一颗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下列与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合平元年),有古籍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4~7题。 4、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 A.太阳内部的化学反应 B.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C.色球爆发释放出来 D.太阳内部氢原子裂变成氦原子释放出来 5、史籍中描述的“黑气”是指 A. 耀斑 B. 黑子 C. 太阳风 D.日珥 6、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内部 7、有关这种现象对地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干扰电离层,影响电波通信 B. 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C. 在两极上空产生极光 D. 地震、水旱灾害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8、关于经线、纬线度数的变化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A. 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B. 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小 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 D. 以赤道为界,纬度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到极点时,纬度为0° 9、和东经70度正相对的一条经线是 A.东经110度 B.西经110度 C.西经70度 D.东经20度 10、下列纬线中,最短的一条是 A.80°S?????B.60°S C.32°N??????D.12°S 下图是一幅经纬网格图,据此回答11---13题。 11、A点的地理坐标是 A.(10oS,170oE)?? B.(10oN,170oW) C.10oN,170oE)?? D.(10oS,170oW) 12、关于C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东半球 B.该地处于中纬度地带 C.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D.该地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 13、若一架飞机从A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B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 一直向东 B. 先东北再东南 C. 一直向西 D. 先东北再西南 14、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15、关于地球自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方向是逆时针 B.自转360°是一个太阳日 C.一个恒星日是24小时 D.太阳日比恒星日长 16、长春和上海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上海大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长春大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黄赤交角的度数,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B. 黄赤交角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面与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C. 黄赤交角与地轴的倾角互补 D. 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为23°26′ 18、在我国的国庆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 A. 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B.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 C.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D. 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 19、右图①②③④四点中,有一点为近日点,该点应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B. 公转轨道是个很扁的椭圆 C. 太阳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D. 地球公转一周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年 21、从五一劳动节到9月10日教师节,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是 A. 持续变快 B. 逐渐变慢 C. 先变慢再变快 D. 先变快再变慢 22、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①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②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④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3、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24、下列现象中,是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A. 日月升落 B. 极昼极夜 C. 五带的划分 D. 四季转换 25、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是一年中 A. 太阳高度最大,黑夜最长的季节 B. 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的季节 C. 太阳高度最小,黑夜最短的季节 D. 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季节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26---29题。 26、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这一天 A. 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季 B.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 C. 太阳黑子数目最多 D.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7、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③点这一天 A. 南极圈出现极昼 B. 北极圈出现极昼 C. 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 北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昼夜平分 28、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④点这一天 A. 晨昏线与经线间的夹角达最大 B. 地球上的日期约为9月23日 C. 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29、当太阳直射点 A. 位于④处时,日期是6月22日前后 B. 位于①处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秋分日 C. 从①处移到⑤处,需要1个恒星年 D. 从②处移动到④处,太阳直射点从北向南移动 30、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A.北方地形平坦 B.正午太阳高度角北方比南方小 C.正午时楼房的影子北方比南方短 D.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 31、下列四幅图中(空白部分表示白昼,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小圆圈表示极圈),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2、北京时间10月31日14时13分,正值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 A.30日3时13分 B.30日1时13分 C.31日3时13分 D.31日1时13分 33、长春昼长夜短的时段是 A.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 B.春分经夏至到秋分 C.地球公转从远日点到近日点 D.秋分经冬至到次年的春分 34、极夜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到夏至日 B.夏至日到秋分日 C.秋分日到冬至日 D.冬至日到春分日 35、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在昼长夜短期间,白昼一天比一天长的日期是 A.春分日到秋分日 B.春分日到夏至日 C.冬至日到次年春分日 D.夏至日到秋分日 36、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 37、若黄赤交角从23°26′变为20°时,则地球上五带范围的变化: A.温带缩小,寒带增大 B.温带增大,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C.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D.温带、热带面积增大,寒带面积缩小。 38、南北半球分别有一物体自西向东运动,下列有关其偏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都向高纬偏 B. 都向低纬偏转 C. 都向南偏转 D. 都向北偏转 39、岩石圈的范围是 A.整个地壳 B.上地幔和地壳 C.下地幔与地核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40、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41、下图为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空白部分表示昼半球,完成下列要求(15分)。 (1)此时日期是_________,北半球节气是_________,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季节是___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纬度 ,经度 。 (3)此时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 ,D点的昼长为_________小时,此日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 ,此时D点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_。 (4)此时E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此日E点的昼长为_________小时,A地为 现象(极昼或极夜)。 (5)图中AB线是 线(晨或昏)。 (6)此时北京时间为 月 日 点,这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占全球的 。 42、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5 分)
(1)此图 半球,图中晨线是 。 (2)随地球自转A、D、E三点线速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与E点相等的另一条纬线的纬度是 。 (3)此日乙点的昼长为 小时。 答案:选择题1-10:BBCBBAACBA 11-20CCBADCDDCB 21-30CABADBDADB 31-40DDBCBDBBDB 41、(1)6月22 夏至 夏季 (2)23°26′N,120°W (3)昼短夜长 12 66°34′ 0° (4)10时 4 极昼 (5)晨线 (6)6月22日4点 1\3 42、(1)南 弧AB (2)ADE 19°42′N 18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