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新沂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月清检测二高一地理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甲处地质构造为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 2.甲处谷地成因是 A.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 B.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C.断层处岩石破碎 D.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下降 3.乙河上游修建大坝后,其下游河段 A.含沙量增大 B.结冰期缩短 C.年径流量增大 D.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 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列其中的广东丹霞山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4~5题。 4.构成丹霞山地貌的岩石属于 A.变质岩 B.沉积岩 C.侵入岩 D.喷出岩 5.塑造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 桂林山水甲天下。下图为“桂林山水景观图”。据此完成6~8题。 6.塑造桂林山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波浪侵蚀 7.构成桂林山水山体的岩石主要是 A.岩浆岩 B.玄武岩 C.花岗岩 D.石灰岩 8.桂林山水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开放性 D.独立性 右图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D.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10.水循环 A.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B.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使地球表面总体趋于起伏不平 D.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右图为“某海域大洋环流模式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西风带的盛行风向。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海域可能是 A.北半球中高纬海域 B.南半球中高纬海域 C.北半球中低纬海域 D.南半球中低纬海域 12.甲洋流对延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增湿 D.降温减湿 2011年11月29日是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驶抵中山站。下图为“南极科考船航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流经①②③海域的洋流类型依次是 A暖流、寒流、寒流 B.暖流、寒流、暖流 C.暖流、暖流、寒流 D.寒流、暖流、暖流 14.科考人员沿途可观察到不同的陆地自然带景观,这种景观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洋流 右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5~17题。 15.P陡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冰川堆积 C.岩浆活动 D.断层活动 16.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是 A.②一①一② B.⑨一⑤一⑥一⑨ C.②一③一⑤一⑥ D.④一⑤一⑦一⑧ 17.图示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减湿 D.降温增湿 2012年12月14日美国西南海域发生里氏6.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下图为该次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该海域地震多发,主要是因为其位于 A.海洋与陆地交界地带 B.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海啸多发区域 D.大陆架区域 19.关于震中附近洋流性质及其对沿岸气候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B.寒流,降温、增湿作用 C.暖流,增温、减湿作用 D.寒流,降温、减湿作用 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20.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整体性特征 21.甲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较丁山地复杂,其主要原因是甲山地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降水较多 D.距海较远 下 图为贡嘎山、二郎山、峨眉山“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①~⑦分别代表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的自然带。这三座山均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四川省境内。读图完成21~22题。 22.贡嘎山垂直自然带最多,主要是因为贡嘎山 A.植被较丰富 B.距海洋较近 C.土壤较肥沃 D.相对高度较大 23.山麓自然带①是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读图6,完成23~24题。 24.图中所示的地质构造是 A.断层 B.背斜 C.向斜 D.褶皱 读图7,Ⅰ、Ⅱ、Ⅲ,完成25~26题。 25.按照发生时间先后的排列循序是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Ⅰ-Ⅲ-Ⅱ D.Ⅱ-Ⅲ-Ⅰ 26.图Ⅰ所示地理现象是 A.滑坡 B.崩塌 C.冲积扇 D.泥石流 27.造成图Ⅰ所示地理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是 A.植被覆盖度高及人类活动对地形的破坏 B.植被覆盖度低及人类活动对地形的破坏 C.植被覆盖度低及地面坡度较小 D.植被覆盖度高及地面坡度较大 读图8完成28~29题。 28.该图显示的是 A.地球的圈层构造 B.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 C.地球外部的圈层构造 D.地理环境的圈层构造 29.图中表示莫霍界面的是 A.E B.K C.S D.L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如图9),回答21~22题。 30.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④和⑤ B.①和⑥ C.②和④ D.③和⑥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32. 地壳和地幔构成地球岩石圈。 33.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34. 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35. 世界著名渔场都是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36. 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3°26ˊ。 37.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38 南亚夏季降水主要来源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 39.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40. 太阳活动强烈时,有可能影响手机信号的强弱。 41.图15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M处的地质构造是 ,此处形成山岭的主要原因是 。 (2)N处岩石主要是由 (地质作用)形成的,在其影响下,附近的岩石可能转变为 岩石。 (3)有人提议在P处河流上修建水库,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 42.图17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在图中水循环的参与下,①处岩石可转化为②处的 ▲ (岩石类型)。 (2)下列地理事物中,直接参与图示类型水循环过程的有 ▲ (多选)。 A.黄河水注入渤海 B.天山冰雪融化 C.登陆的台风 D.东亚的夏季风 (3)M处成山的主要原因是 ▲ ,图示区域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可能有 ▲ 。 (4)如果在N处修建水库,是否合理? ▲ ,理由 ▲ 。 (5)下列关于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指导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背斜处均可找到石油 B.断层对交通线路的建设影响小 C.隧道选址的理想场所是向斜处 D.在向斜处容易找到地下水 43.上图为“一组地理事象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处代表 ▲ (风带),常年在甲控制下形成 ▲ 气候,对应“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的 ▲ (填字母),其气候特点是 ▲ 。 (2)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C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 (3)模式图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 ③④⑤的递变体现了 ▲ 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⑤⑥⑦的地域分异,主要受 ▲ 条件影响而形成。 44.读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图18),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洋流按性质划分,属于暖流的是 ,属于 寒流的是 。 (2)在①②③④洋流中,能浩浩荡荡环绕全球的洋流是 , 它是在 风的作用下形成的。 (3)假若图中海域为太平洋,则甲处为世界著名的大渔场之一 的 渔场,它是由 和千岛寒流两条洋流交汇而形成的 (4)从全球看,洋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 ,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从沿海看,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 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 的作用。 新沂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月清检测二 高一地理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共4题,共30分)。 (1)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43(1)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4(1)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