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 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中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正确的是( ) A.70% 鼓励生育 B.60% 计划生育 C.15% 采取移民政策 D.30% 鼓励人员出国 读某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状况图(左)和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坐标图(右),据此回答3~4题。 3.左图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阶段中,人口总数量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右图①、②、③、④四点所示人口增长特点与左图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基本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乙 B.②—丙 C.③—丁 D.④—甲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拉美迁往欧洲 D.从欧洲迁往非洲 6.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反映的民工流向最有可能是 A.河北到青海 B.上海到四川 C.四川到广东 D.山西到新疆 下图为“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分析完成7~8题。 7.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东北工业区的吸引 ②美国的南北战争 ③环境因素 ④新兴产业的吸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期相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西藏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于2人,长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则大于500人,关于两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两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 B.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经济较发达 C.两地环境的人口容量都已达到极限 D.两地人口数都远远低于环境人口容量,都存在资源开发不足现象 10.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建设商业区 B.规划大型工业区 C.住宅区 D.发展高校文教区 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地租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地租分布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行政干预 C.人口分布 D.交通运输 12.若要在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最好选在(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3.城市等级的划分标准通常是( ) A.城市占地规模 B.城市人口规模 C.城市化水平高低 D.城区建筑规模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此图说明该地区( ) A.约10%人口在郊外住 B.城市人口为2500万 C.城市化水平高 D.人口密度小 15.形成这种人口分布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政策影响的结果 B.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造成的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 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 A.逆温现象 B.焚风效应 C.热岛效应 D.酸雨现象 17.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郊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18.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序,正确的是一组是( ) ①巴西的咖啡生产 ②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③江南丘陵的茶树 ④新疆的棉花 A.①热量 ②水源 ③地形 ④交通 B.①土壤 ②政策 ③科技 ④市场 C.①地形 ②市场 ③水源 ④热量 D.①热量 ②市场 ③土壤 ④水源 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19~20题。 19.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 A.专业化大规模生产,鲜花价格较低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21.有关农业地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地域是指一定地域,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形成的农业生产类型 B.在同一类型的农业地域内,各方面特征完全相同 C.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D.澳大利亚的农业地域类型只有混合农业 下图为“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甲、乙农业区的区位优势是( ) A.人均耕地多 B.水热条件好 C.工业基础强 D.科技水平高 23.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 ) 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B.科技发达,生产规模大 C.劳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D.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 24.关于季风水田农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单产低,商品率低 ②水利工程量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普遍应用新的科学技术 ⑤投入劳动力多 ⑥多以家庭为单位,经营规模小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④⑤⑥ D.①③④ 据报道,天津市政府决定,从2001年起将原有的1万亩水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据此回答25题。 25.天津市政府作出农业调整决策的原因是( ) A.华北地区居民习惯吃面食,大米销售有困难 B.水稻单产低于玉米、小麦,经济效益差 C.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而种水稻用水量过多 D.种植水稻需喷洒农药,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二、综合题: 26.读下列柱状图(资料来源:第四、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回答问题。 ⑴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从人口增长方面考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结合你所了解的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其对上海市发展的影响:有利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存在的问题: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构成中,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的___________更严重;分析该人口问题给上海带来的社会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城市不断发展、等级提升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P、Q中__________处是高级住宅区,_________处是低级住宅区。 ⑶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_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28.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图中A地最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_____,与图乙中_______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同,他们发展该农业的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乙图中B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甲图中A区域北部也有该地域类型分布,与之相比,乙图中B地发展该类农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甲图中A农业区与澳大利亚同类农业地域类型在经营品种上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