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一、选择题:(共50分) 1.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3.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 4.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当地发展的是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 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 C.发展鱼塘—台田立体生产模式 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下图),并回答7-8题 5.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 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 C. 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 D. 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6.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 ) 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②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 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20纪末至21世纪初,我国强调大力推动内地工业的发展,其主要考虑的是( ) A.为了加强国防建设 B.为了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C.为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D.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广阔的土地。 8.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地都发展了( ) A.淡水养殖业 B.甘蔗种植业 C. 甜菜种植业 D.造纸和化工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①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 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 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 ④南水北调,引长江入黄河,补充黄河水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 ) ①中游种草植树,控制水土流失 ②下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 ③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 ④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也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 12.能够为在无人区进行科学考察的科技工作者全天候提供本人具体地理位置的技术是( ) A.RS技术 B.GIS技术 C.GPS技术D.GSM技术 13.GPS卫星星座的工作卫星和在轨备用卫星分别是( ) A.2 1颗和3颗 B.22颗和2颗 C.2 1颗和4颗 D.24颗和4颗 图1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6—18题: 读下图,回答l---5题。 14.该地区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交通 B.水源 C.地形 D.军事 15.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河谷绿洲农业 D.企业化种植园农业 16.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D.水资源遭受污染 17.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应是( ) A.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 B.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 C.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 D.改良土壤,发展水稻种植业 18.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该地区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是( ) A.石化工业 B.钢铁工业 C.制糖工业 D.纺织工业 读图2 回答19—21题.
19.图示地区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 A.天然橡胶 B.棉花 C.茶叶 D.甜菜 20.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源充足 D.热量丰富 21.该区国土整治所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沙漠化 ③酸性土壤改良 ④盐碱地整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据图判断并回答22~25题: 22.甲湖是 ,乙湖是 。 A.洞庭湖,太湖 B.太湖,巢湖 C.鄱阳湖,太湖 D.巢湖,洞庭湖 23.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 )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导致湖滨土地沙化 C.对湘江调节能力减弱 D.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 24.根据乙湖泊周边地区生活,生产的特点,应主要防止湖水 ( ) A.富营养化 B.毒素增加 C.酸度增加 D.碱度增加 25.根据上题内容,治理乙湖污染的综合整治工程应采取的针对措施是 ( ) ①该湖流域内禁用含磷洗涤剂 ②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无污染达标排放 ③减少网箱养殖面积 ④引水入湖,使湖水能不断循环和流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的资源问题是( )(2分) A.水资源紧张 B.资源浪费严重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相协调 D.木材短缺 (2)由于沿线城市可用清洁燃料取代部分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煤炭,这将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中的 污染的程度。(2分) (3)下列因素中,属于修建西气东输管道线路走向所考虑的经济因素是( )(2分)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气候条件 D.河流状况 (4)西气东输中“西气"主要来源于 盆地。“东输”的终点是 (省级行政区)。(2分) (5)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产生的影响是: ① ;② ;③ 。(3分) (6)“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我国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 。(3分) 27.案例分析:(共8分) 20世纪80年代,香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读图并分析上述案例,完成下列问题。 (1)试运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形成“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的原因。 。(4分) (2)90年代以来,“珠三角”工业区位条件发生了什么深刻的变化,导致“前店后厂”格局逐渐改变。 。(4分) 28.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2004年,京、津、冀、晋、内蒙古、鲁、辽七省区达成《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环渤海经济区正在崛起。 材料二 不久前,中国海洋检测专家曾经发出警告,“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遏止污染,渤海将在十年后变成死海。” (1)2002年黄河上游出现严重的旱灾,但下游连续多年的断流现象并没有出现,其原因是 A.下游地区降水补给充足 B.跨流域紧急调水 C.上游地区的大力节水 D.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的综合调度和管理 (2)环渤海经济圈所在七省区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有 、 等。这一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 等。 (3)目前, 资源短缺成为影响环渤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解决的措施主要有 、 等。这一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资源有 、 、 等。 (4)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天津、青岛、大连,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29.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13分) 材料:塔里木河位于新疆的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全长2486千米。是中国重要的棉花、石油化工基地,也是新疆特色果品的生产基地。 “漫卷风沙埋河道,欲哭无泪哀胡杨”,是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干涸近30年的真实写照。 2001年,国务院批复《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下面是一些具体做法:上游:实施老灌区节水防渗改造,并在源流上建若干个山区水库。中游:修建近800千米的堤防,以减少每年因决口而浪费的10多亿立方米的河水。下游:跨流域调水,主要是由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的绿色走廊输水。2002年,塔里木河实施了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2003年塔里木河干流开始征收水费。
(1)简述塔里木河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
(2)塔里木河流域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哪些? (3)简述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措施。
高二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25:DDABD ABACD DCABC BBDCD CADAA 26、(1)C (2)大气 (3)B (4)塔里木 上海 (5)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推动相关产业和基础建设的发展 (6)加快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吸引和积累资金,促进西部的发展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