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邯郸市2012—2013学年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试题答案 3.【答案】D 【解析】②地在内华达山的东侧,而经纬度显示该地主要受西风影响,故②地位于背风坡,因而降水较少。 4.【答案】D 5.【答案】A 6--8【答案】D B A 【解析】第6题,洞里萨湖位于中南半岛,与湄公河相连,该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旱雨季,其深度变化、水位变化受气候(降水)影响最大。第7题,5~10月是中南半岛的雨季,河流进入汛期,各支流水量大,深度大,是通航的最佳时间段。第8题,湄公河下游地区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劳动生产率低。 9--11【答案】D D A 【解析】第9题,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图中数码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是:①亚热带湿润(或季风性湿润)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热带稀树草原气候;④热带沙漠气候;⑤地中海气候;⑥温带海洋性气候。D项不正确。第10题,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大量出口煤炭和铁矿石,地广人稀,人口大量集中在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因此a、b、d说法正确。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堪培拉,而最大城市是悉尼。第11题,澳大利亚农牧业比较发达,而畜牧业产值又超过种植业,A项正确。其他选项中,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农业现代化侧重于高度机械化,小麦主要分布在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并且不可能向北扩散,因为北部以沙漠、草原为主。 12--13.【答案】C 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和洋流。从香港出发驶往鹿特丹港,依次经过③马六甲海峡、④曼德海峡、①直布罗陀海峡和②英吉利海峡。12月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直布罗陀海峡盛行西风。该海峡的密度流表层海水从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因此船出直布罗陀海峡是逆风逆水。 14--16【答案】D D C 【解析】第14题,根据河流发育状况确定中部为山脊,结合指向标知图示地势南北两侧低。第15题,根据等高线分布知丁处吹偏西风,受地势影响风吹响地处,降水概率较小。第16题,结合指向标知该河段大致自南向流北;Q河道为该河主航道,P河道将慢慢变浅;若在该河段上游修筑水坝,该河段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水土流失减弱, H的面积可能减小。 17—19.【答案】B B B 【解析】本题考查地图的综合运用。泥石流主要形成在山谷中。若乙图表示泥石流发生的地形,则表示该处为山谷,则图中等高线值自西南向东北递减。正确的逃生路线应沿着山坡向上。BH之间没有凸起的局部地形,且地形分布特征:上部坡陡,下部坡缓,故从山顶向下,视野不会被阻挡。 20.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计算能力。结合图示中各国的煤炭消费量及本国的总人口数即可求出人均煤炭消费量。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2008年的总人口数分别约为13.44亿、3.09亿、11.86亿、1. 28亿。 21.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图示资料显示煤炭生产量和煤炭消费量,可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煤炭自给率。单位GDP能耗、碳排放量不仅仅与煤炭的生产与消费量有关,因此据图示资料不能推算出来。而能源种类较多,因此,仅根据煤炭的生产与消费状况并不能确定能源的进出口量。 22.【答案】A 【解析】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特色各异,如黄土高原冬暖夏凉的“窑洞”,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黄土高原为特有的黄土结构,干旱的气候,江南水乡位于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河网密布。 23.【答案】D 【解析】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在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上,柴达木盆地在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上。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4--26【答案】D C A 【解析】据图中自然及人文景观可知该地位于内陆沙漠附近地区。湖水来源为积雪冰川融水,夏季水量丰富;由于人口增长、气候异常及不合理开垦,导致沙化现象严重;由于气候干旱、云量少,故太阳辐射强。 27—28【答案】C D 【解析】第27题,根据经纬网定位,注意图例——实心圆圈代表的是变率增大,西北地区增大最明显。第28题,降水变率受降水类型的影响,降水的影响因素有纬度位置、洋流、地形、季风环流等等,东部地区是季风环流形成的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比较大,因此选择D。 37--38.【答案】 C D 【解析】第37题,由图中可以看出经济辅轴沿昆明—贵阳—怀化—长沙附近—南昌附近一线延伸,大致是沪杭—浙赣—湘黔—贵昆铁路线。第38题,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干流汇合处,地理位置优越,是西南区的交通枢纽,对周围辐射影响作用大,因此成为中心城市。 39--40【答案】D C 【解析】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灾害强度越高,导致的灾情越大。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减灾防灾投入大,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快。 41.【答案】(1)副热带高压(或夏威夷高压)(1分) 晴朗干燥 (1分 ) 干旱(1分) 沙尘暴 (1分) (2)暴雨洪涝灾害(1分)滑坡、泥石流 (1分) (3)晴朗干热(1分) 伏旱(1分) 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1分) 暴雨和洪涝灾害(1分)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副热带高压在我国的移动过程以及相应的天气与气候变化状况。当副热带高压控制南岭一带时,我国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正是如图所示情况。此时,我国北方夏季风还没有到达,但因为白昼时间变长,气温迅速上升,表现为干旱、多风、暖热的天气特征,温度上升促使农作物快速生长,需要大量水分,因此往往出现干旱灾害;而长江中下游则因为梅雨的持续性降水,有时也会暴雨频发,容易引发洪涝等自然灾害。当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江淮地区时,雨带移到华北、东北地区,此时北方各地容易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而长江流域,因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炎热干燥,出现伏旱。 42.[答案] (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2分);旅游资源类型齐全(2分);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2分)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答对两点即可)(4分,每点2分) [解析] 第(1)题,由图可以得出该旅游区具有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以及地域组合好的优势。 第(2)题,保护当地旅游资源可从保护植被、控制游客人数以及节约用水等方面回答。 (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6分,每点2分,合理即可)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6分,每点2分,合理即可) [解析] 第(1)题,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特点。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往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因此气候特征要从降水量方面比较;调水耗能的多少与输水线路的地势有关。第(2)题,考查水资源调配的影响。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于调入区来说主要是解决了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3)题,考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除了跨区域调配外,还要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节水意识等方面考虑。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