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时量:90分钟 总分:满分:100分 命题人:王洪武 审题人:刘金辉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新垦区( ) 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 2.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 A.面状与点状 B.线状与岛状 C.点状与岛状 D.点状与面状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在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技术即“煤变油”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煤变油”技术的国家之一。今后5—10年,我国将以内蒙古自治区、陕西、山西等省区为基地,加快推进“煤变油”战略。据此回答3---5题。 3.目前,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水电、核能 B.煤炭、水电、石油和天然气、核能 C.石油和天然气、煤炭、水电、核能 D.煤炭、核能、石油和天然气、水电 4.2004年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有 ( ) ①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②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 5.我国启运“煤变油”战略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 ①我国的煤炭资源大量过剩,“煤变油”战略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 ③减少我国对国际市场中石油产品的依赖程度 ④缓解我国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据此回答6~7题。 矿产和能源资源 经济基础 发展水平 对外开放程度 ① ② ③ 6.上表表示划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各项指标(“”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据表判断,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7.我国东、中、西部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自然条件不同 B.资源配置不同 C.劳动力素质不同 D.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下图为“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中序号①代表的资源及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自流引水,能源消耗少 B.①②③中,①沿线的气候变化最大 C.主要牵涉工程问题,不会出现生态问题 D.沿途水质的保护也是调配能否成功的关键 9.关于图中②③资源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资源的调配促进东部地区发展有色金属的冶炼工业 B.②资源调配加重了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 C.③工程调配的资源其形成与地形、气候关系密切 D.③工程调配的资源主要是蔬菜、花卉和木材 读图完成10~11题。 10.目前,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外转移,主要原因是珠三角地区( ) A.劳动力成本下降 B.高素质劳动力数量不足C.对外交通条件改善D.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11.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向外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主要是( ) A.转入地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不全 B.转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较弱 C.转入地的环境污染严重 D.转出地的产业协作能力较弱 结合下图完成12~14题。 12.下列不属于我国的典型荒漠草原景观分布地区的是( ) A.内蒙古东部 B.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C.柴达木盆地 D.新疆 13.图中信息反映出荒漠草原荒漠化明显的表现是( ) A.短花针茅的丛幅越来越大 B.短花针茅的大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C.短花针茅的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D.短花针茅的中丛丛幅所占比例保持稳定 14.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B.过度开垦 C.过度樵采 D.过度放牧 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反映的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16.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速度加速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读“陆地与海上风速剖面比较图”,完成17~18题。 17.科技的发展对能源的影响是( ) ①能源的种类不断增加 ②能源的消费结构日趋多样化 ③非可再生能源变为可再生能源 ④各种能源的蕴藏量不断增加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据图判断,为了有效利用风能发电,应使安装发电装置的风塔高度( ) A.海洋高于陆地 B.陆地高于海洋 C.海洋和陆地上相同 D.据图无法判断 随着企业对人才的竞争不断激烈,人员的流动更加频繁,企业招聘任务更加繁重,面对面的招聘模式已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华腾HDCON远程视频面试系统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远程视频面试属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中哪种技术的应用范畴( ) A.GPS B.RS C.GIS D.数字地球 20.与传统面试比较,远程视频面试的主要优点是( ) ①节约面试者的时间和费用 ②互动性更强,有利于考查面试者的人际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 ③体现对面试者的人文关怀 ④有利于减轻交通压力 ⑤最适合于对经济发达地区的招聘工作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旅游客流量一般会随着与目的地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其它因素的作用,旅游客流量的空间分布会在距离衰减规律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波动。读图,回答21—22题: 2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700-1100km范围内出现了第二个客流分布高峰,其客源最主要来自( ) A.台湾 B.福建 C.广东 D.广西 22.从总体上看,三亚市的旅游引力场主要集中在1800km范围内,该范围内旅游客流累计百分比约为( ) A.25% B.43% C.68% D.80%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得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回答23~25题。 23.和鲁尔区相比,山西不利的区位因素是 A.铁矿石 B.市场 C.煤炭资源 D.水陆交通 24.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是 A.煤炭资源的枯竭B.石油、天燃气的广泛使用 C.市场的扩展 D.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冲击 25.为尽快使山西省由资源经济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其经济调整的战略。鲁尔区的整治措施对其有借鉴意义的是 A.增加原煤产量,提高经济收入 B.引进新兴产业,只致力于工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新疆旅游资源及交通分布图,回答下题。(10分) 简述新疆发展旅游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并提出应对措施? 27.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 材料二 “红色荒漠”形成机制示意图。 (1)上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3)填表比较:南方地区的“红色荒漠”问题与其他地区生态问题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 地区 自然原因(差异) 治理措施(共同点) 西北地区 的荒漠化 南方地区的 “红色荒漠” 黄土高原 的水土流失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投票通过了中国云南哈尼梯田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增至45处,超过西班牙成为拥有世界遗产地数量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拥有48处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位于中国云南省的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此次申报的遗产区面积为6 603公顷,缓冲区面积29 501公顷,包括了最具代表性的集中连片分布的水稻梯田及其所依存的水源林、灌溉系统、民族村寨。 (1)哈尼梯田之美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欣赏哈尼梯田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哪些?(4分) (3)欣赏哈尼梯田的最佳时期是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什么?(4分) 29.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N河流域开发治理与M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材料二 (1)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分析三个区域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 (2)图丙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地势平坦开阔B.土壤深厚、肥沃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3)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 (4)填写下表,分别写出甲、乙、丙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限制性因素 甲 乙 丙 高二地理答案 27答案 (1)人口增加 高温多雨 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4分每点1分 (2)表层土壤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减产;地表变得崎岖不平;淤积下游河道和湖泊。4分每点2分 (3) 地区 自然原因(差异) 治理措施(共同点) 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气候干旱,降水少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发展农业技术;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南方地区的“红色荒漠” 降水量大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土质疏松 4分 28答案 (1)形象美 人工美2分 (2)D2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