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地理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文件大小 1.1MB
所属分类 高二地理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5-31 19:37:00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第I卷 (50分)

本试卷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50。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选择题:

某游客在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间2时15分,旭日的霞光就撒满了三江平原的乌苏镇。在这个有我国“东方第一镇”之美誉的边境小镇的市场上,早已集聚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进行木材、大豆、小麦等交易。据此回答1~3题。



1.读上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位于

A.①图中     B.②图中     C.③图中     D.④图中

2.依据日记内容判断,当时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的邻国是

A.朝鲜      B.韩国      C.俄罗斯     D.蒙古

2014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全年接待过夜国内外游客有望超过3000万人次,旅游收入将突破300亿元.结合下图回答4~5题。



4.下列旅游景观最可能在海南欣赏到的是

A.茫茫草原如一幅展开的画卷 B.远眺雪山,蓝天一碧如洗

C.油菜飘香,大地一派金黄   D.日出东方,静听海浪洗晨沙

5.下列有关海南旅游业现状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南地处热带,景色变化小,旅游价值较小

B.对北京地区的游客来说,到海南旅游的最大障碍是当地接待能力较小

C.利用山区自然景观,建设夏季避暑胜地

D.突出热带海滨特点,发展海洋生态旅游,可以挖掘黎族风情旅游价值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区域最紧缺的资源是

A.水资源     B.能源     C.矿产资源     D.耕地资源

7。图中区域人均耕地少,其原因主要是

A.人口稠密    B.耕地比重小 C.耕地退化严重  D.过度开垦

截止到2011年6月24日,中国已有41处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三位。图2中序号代表的世界遗产依次是布达拉宫历史区、云南石林、九寨沟风景区、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武夷山、泰山。读图文资料回答8、9题。



8.图2中世界遗产所在省区简称、地形区组合正确的是

①藏 、青藏高原 ②滇、云贵高原 ③川、成都平原

④秦 、 秦岭 ⑤闽、武夷山脉 ⑥鲁、华北平原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⑥

9.图2中标出的旅游景点

A.随地球自转,②的线速度比④小 B.日出时间①比③早

C.正午太阳高度角③比⑥小 D.从春分到夏至,④比⑤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下表为我国五个自治区行政中心城市气候资料表。读表格数据.回答10~11题。

城市

夏秋降水量(mm)

冬春降水量(mm)

7月平均气温(℃)

1月平均气温(℃)



①

153.2

124.4

25.7

—15.2



②

351.5

66.0

21.9

—13.5



③

165.6

37.1

23.6

—9.0



④

435.0

9.8

14.9

—2.3



南宁

868.8

431.8

28.3

12.8



10.代表银川的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城市①冬春季节降水较多的原因是受

A.副高控制 B.蒙古高压控制 C.热带气旋影响 D.西风气流影响

读“黄河天然径流量与断流天数示意图”,回答12~14题。



12.下列关于图中不同年份黄河断流天数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

A.大部分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大B.中上游地区耕作面积变化大

C.气温的年际差异造成冰雪融水量年际不均 D.城市中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年际变化大

13.下列能反映黄河郑州河段水体补给关系的一项是



14.下列对不同年份黄河天然径流量的大小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冰川融水量 B.农业的引水量 C.大气降水量 D.河水的下渗量

读右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关于我国农村沼气发展水平空间总体格局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沿海高,内陆低        B.南方高,北方低

C.山地高,平原低       D.经济发达地区高,落后地区低

16.江苏——广东地带农村沼气发展水平较低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经济     B.原料     C.气候     D.技术

右图为位于42°N附近的我国某山地北坡自然带谱分布图。读图回答17~18颢,



17.该山地为

A.天山      B.小兴安岭  C.长白山    D.阴山

18.关于a、b两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湖的形成原因与贝加尔湖相同     B.b河流经沙漠地区,流量小

C.b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a湖     D.b河有春汛与夏汛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O℃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结合某地区某年1月10日霜区分布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甲地区不是霜区的主要原因是

A.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朗,气温高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较少,大气干燥

C.大气污染严重 D.位于四川盆地,周围山地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使盆地内温度较高

20.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年降水量有差别,②地大于①地 B.此季节③地的气温总体较④地低

C.此季节③地的月温差较④地大,降水量较④地少 D.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

21.乙地区的主要能源是

A.太阳能 B.地热能 C.煤炭、水能 D.风能

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据图回答22~23题。



22.我国冬小麦最主要产区及其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陕甘宁地区一年一熟       B.冀鲁豫地区两年三熟

C.云贵川地区一年两熟      D.鄂湘赣地区一年三熟

23.图中N地与R地相比较,收获时间差异及主导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比R地收获早——地形因素 B.比R地收获晚——距海远近

C.比R地收获早——季风环流 D.比R地收获晚——地势高低

读“我国四座城市气温年较差和年降水量坐标图”,回答24~25题。



24.一般年份,影响这四座城市所在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或灾害分别是

A.a热量b光照c伏旱d洪涝 B.a水分b春旱C伏旱d洪涝

C.a热量b春旱C伏旱d台风  D.a水分b盐碱C光照d台风

25。依据四地所处的温度带判断,其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

A.a棉花b冬小麦c油菜d甘蔗 8.a甜菜b春小麦 C水稻d水稻

C.a亚麻b棉花 c油菜d甘蔗D.a春小麦b冬小麦c橡胶d水稻

第II卷 (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50分)

26.读某区域等值线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中山峰东坡与珠穆朗玛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相比,垂直自然带更 (复杂,简单)。(1分)

(2)图中M、N两地≥l0℃积温值范围各为多少度?请说明判断M、N两地积温值出现的理

由。(4分)

(3)P、N所在地形区,地表都崎岖,试分析其各自的成因。(3分)

(4)M、N地区为湿润地区,但M地区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N地区全年干旱频发。简要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27.2011年国庆前夕,《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正式颁布,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下图为我国中原经济区(黄河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题。(10分)



(1)分析旧孟津以下河段径流量沿途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2分)

(2)中原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更是国家粮食安全重点区域,试分析其粮食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

(3)甲、乙工业区是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大陆人驻最多的区域,说明其吸引这些企业入驻的共同优势条件。(4分)

28.读图一、图二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跃动的冰川——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一种特有的冰川形式。在1988年的跃动中,诱发泥石流,将近30公里的川藏公路冲毁,造成当地交通运输中断达半年之久。

材料二 大峡谷两侧的山顶上常年积雪,半山上是苍绿的针叶林,山脚下是红黄相间(10、11月)的阔叶林,把喜马拉雅山脉点缀得更加绚丽多彩。在大峡谷海拔2500至3200米之间的广大地区,有面积达上千平方公里的野生原始天然红豆杉林。其美丽漂亮的树冠成为一种珍贵的旅游观赏型树种,所含的紫杉醇,对癌症等疑难病症有良好的疗效,应用开发前景可观。

材料三 墨脱是中国唯一不能常年通公路的县城。从川藏公路上的波密拐进墨脱要翻越一座海拔4000多米的大山,每年5月至11月是北通南不通,每年11月到次年5月是南通北不通,所以运往墨脱的大宗物资运输是分两段接力赛般地进行。

(1)读图一描述青藏高原的地形与地势。(4分)

(2)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复杂,农业生产呈现地域特色,请写出青藏高原两种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2分)

(3)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自然带分布明显,喜马拉雅山脉雪线南坡低于北坡,原因是:

,读图一和材料二,请你为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作一简单规划。(至少答三点)(6分)

(4)读图二和材料三,请从地形和气候因素角度分析波密到墨脱的公路,每年5月至11月北通南不通的原因?(4分)

29.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我国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表

地名

年降水量

(mm)

春季降水量

(%)

夏季降水量

(%)

秋季降水量(%)

冬季降水量

(%)



广州

1680.5

30.8

44.3

17.7

7.2



南昌

1598.0

43.6

31.2

12.8

12.4



郑州

635.9

19.9

53.2

22.3

4.6



五台山

913.3

13.5

62.3

21.1

3.1



成都

976.3

16.5

62.9

18.3

2.3



乌鲁木齐

194.6

34.2

33.1

24.0

8.7



(1)表中资料显示,我国(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

A.各地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B.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C.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D.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2)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

(3)表中,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 ,原因是      。

(4)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原因。(2分)

答 案

一、选择题

1.A2.B3.C4.D5.D6~7.AA

8.

9.

10~11.CD12.A13.B14.C15.B16.A17~18.CD19.D20. A21.C22.B23.A24.C25.C

二、非选择题

26.(1)复杂(1分)

(2)M地5500~6000℃。N地4000~4500℃。(2分)M地为四川盆地,海拔低,N地为云贵高原、海拔高。(2分)

(3)P地为横断山脉(区),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高山和深谷,(1分)加上流水对河谷的侵蚀作用,(1分)形成山河相间,地表崎岖的地貌。N地(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喀斯特地貌,(1分)地表崎岖。

(4)M地(四川盆地)地形封闭,(1分)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1分)气温高,蒸发量大;N地虽降水丰沛,但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地下暗河(漏斗)等,(1分)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1分)

【解析】根据经纬度及积温可知该地位于四川盆地及横断山区、云贵高原一带。根据等积温线特点可以判断M地5500~6000℃,是因为M地为四川盆地,海拔低。N地4000~4500℃,是因为N地为云贵高原;海拔高。P地为横断山区,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高山和深谷,加上流水对河谷的侵蚀作用,形成山河相间,地表崎岖的地貌。N地是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M地为四川盆地,地形封闭,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气温高,蒸发量大;N地虽降水丰沛,但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地下暗河、漏斗等,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地表水缺乏。

27.(1)地上河,流域面积小,支流汇人少;沙质土壤,沿途河水下渗严重;沿途工农业及生活取水量大。(2分)

(2)主要位于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位于季风气候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水热充足);有河流流经,灌溉便利。(4分)

(3)(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信息通达性好;科技水平高;交通运输便利等。(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解析】(1)从“地上河”、无支流、下渗及工农业用水分析。(2)结合中原经济区,从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联系分析作答。(3)围绕当地的优势作答。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云南省腾冲县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高2016级期中地理考试
·高2016级地理5月月考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陕西省府谷县麻镇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重庆部分区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重庆市巫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福建省宁德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模块学习终结性检测地理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