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2012年1月13日上午9:00—11:00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 2.所有答案请答在答题卷上,试卷不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来源: http://wx.jtyjy.com/]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 A.滑坡、泥石流 B.地震、海啸 C.台风、寒潮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2.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综合分析后,完成3—4题。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图中的H地看不到G地 B.图中海拔高度G处100m,H处为400m[来源: http://wx.jtyjy.com/] 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D.该地河段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 4.图中地区适宜发展的经济作物为 A.棉花 B.苹果 C.甘蔗 D.甜菜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5~7题。 5.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6.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方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