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天水一中2012级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考试 地理试题 命题:邸健 审核:何伟 一、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下左图为中心点为北极点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若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的时间是( )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2.若图中阴影部分为10月9日,非阴影部分为10月10日,则下面关于甲地时间和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15时 B.甲地为9时 C.北京为9日8时 D.北京为10日8时
读上右图“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回答3—5题。 3.该地震波应是( ) A.无法判断 B.纵横波 C.纵波 D.横波 4.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 A.17千米处 B.5千米处 C.2900千米处 D.33千米处 5.该地地形最有可能是( ) A.海岸山脉 B.内陆高原 C.海盆 D.海岭 6.读下左“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形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E处的降水多为对流雨 B.P处因热力因素作用气流下沉 C.F气流形成西南风 D.E、P两处附近的气压带的位置基本不变
上右“甲、乙、丙是根据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绘制的区间统计图”,回答7—8题。 7.甲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亚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8.关于乙、丙两种气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乙分布在大陆内部,丙分布在大陆西岸 B.乙、丙所处纬度大致相同,环流条件相差很大 C.乙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丙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D.乙降水年际变率小,丙降水年际变率大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9.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黄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发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0.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区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青藏高原滑坡、泥石流增多 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1.城市蔓延是指城镇建成区年增长率超过人口年增长率。读1997—2006年长江三角洲城镇建成区和人口年增长率图,下列年份中城市蔓延最严重的是( ) A.1998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4年 12.“鬼城”原指资源枯竭并被废弃的城市。现指一些大城市高标准建设的城市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因空置率过高,鲜有人居住,夜晚漆黑一片,被形象地称为“鬼城”。下图为2014年我国“鬼城”排行前50名区域分布图,由图可知我国( ) A.“鬼城”排行前50名中,华南较西北数量多 B.东北地区“鬼城”出现主要是因为城市开放性不够 C.西南地区“鬼城”出现与旅游地产过度开发密切相关 D.华南地区“鬼城”出现是因为经济发展落后,地产过度开发 枣树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土壤pH值在5.0~8.6之间,枣树都能正常生长结果,有著名的“铁杆庄稼”之称。下图示意我国红枣主产区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3—14题。 13.我国红枣主产区共同的自然条件是( ) A.水热充足 B.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 D.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14.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枣生产国和出口国,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的华人居住区,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进入。造成非华人市场难以开拓的主要原因是( ) A.冷藏保鲜技术差 B.交通运输困难 C.贸易壁垒森严 D.饮食习惯不同 鲜切花分为切花、切叶和切枝,适用于制作花篮、花束、瓶插花等,具有观赏价值。下图中甲、乙两国分别为新兴、传统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15—16题。 15.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 ① 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 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 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 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与乙国相比,甲国发展鲜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花价格较低 B.技术含量高,鲜花质量较优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下图为世界四条河流某一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18—20题。 18. 乙河航运量远大于丙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人口 B. 径流量 C. 地形 D. 经济 19. 关于四个河口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近些年来,甲河下游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严重,河口三角洲增长很快 B.乙河三角洲雨热同期,土壤肥沃,适合发展季风水田农业 C.丙河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大 D.丁河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水旱灾害频繁 20. 如果城市A、D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依次是( ) A.棉纺织工业、麻纺织工业 B.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水产品加工业、造纸工业 D.电子工业、制糖工业 目前,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不少人的购物选择。下图为某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网上销售流程简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该电子成品三大仓储基地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 A.靠近名牌大学,便于储备研发人才 B.接近消费市场,便于成品就近配送 C.地处大中城市,便于提供充足用地 D.交通运输便利,便于产品供应市场 22.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该公司( ) A.决策空间布局 B.调控生产流程 C.调研买家意愿 D.创意新型产品 2009年10月31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隧桥结合工程——上海长江隧桥正式建成通车。结合下图,回答23—24题。 23.上海浦东新区至崇明岛之间修建世界最大的隧桥结合工程,其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社会政治因素 C.社会经济因素 D.科学技术因素 24.下列说法不能说明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建设意义的是 ( ) A.加速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B.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C.带动上海周边尤其是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经济发展 D.缓解上海城市内部的交通压力 如图是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回答25—26题。 25.甲乙两三角洲都建设了核电站,说明了两区域:( ) A.都是临海区域,有利于建核电站 B.都能为核电站提供丰富的水源 C.交通发达,便于运输核燃料 D.能源消耗量大,常规能源缺乏 26.关于“流经甲乙两三角洲的河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能为两区域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 B.都能为两区域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 C.都有结冰期 D.水位季节变化都很大 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27—28题。 27.图中,甲表示( ) A.土地盐渍化 B.下游河流水位上升 C.下游河流流量减少 D.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28.导致图示区域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原因有( ) ①燃料短缺 ②砍伐森林 ③不合理灌溉 ④盲目扩大耕地 ⑤风沙侵袭 ⑥人口和贫困问题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⑥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29—30题。 29.箭头b表示的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搬运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流水搬运作用 30.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①沙尘暴、水土流失 ②水土流失、滑坡 ③泥石流、土地荒漠化 ④沙尘暴、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1—33题。 31.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32.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生产中,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 ④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3.图中B处在汉朝时水草丰美,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产生此现象的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 C.农业由耕种业向畜牧业转变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造成破坏 34.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十分优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炭资源丰富,埋藏深 B.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天然气为主 C.山西位于我国西部地区,临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等工业中心 D.市场广阔,我国对能源需求量大 下图为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ABCD型变化率图。读图,回答35—36题。 35.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 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 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 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 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 36.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 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 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 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 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 读下面区域图,完成37—38题。 37.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38.乙区域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 ①水稻的生长周期长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③东北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少 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A、B、C三个平原地区,判断回答39-40题。 39.比较A、B、C三个平原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 A.光照丰富,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主要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40.河流流经B平原时,水量不增反而锐减的原因是( ) A.大量引黄河水灌溉,用水量增多 B.山地冰雪融水量大量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D.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 二、综合题(3题,共40分) 41.(9分)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山西汾河流域图(左图)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右图)。 材料二:杏花村(左图中的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1)山西省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什么?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成因。(2分) (2)淡水和交通运输是限制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两大因素,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煤炭外运交通发展两大障碍的是_____________。(1分) ①黄河 ②汾河 ③秦岭 ④太行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汾河谷地与雅鲁藏布江谷地的成因有何不同?(2分) (4)分析杏花村发展酒业有利的区位因素。(4分) 42.(15分)读世界局部区域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形区是 ,植被类型是 该植被类型还分布在非洲的 和亚洲的 地区。(4分) (2)简述①河的主要水文特征。(4分) (3)A地的植被破坏,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原因是什么?(3分) (4)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A地的植被?(4分) 43.(16分)读我国温带季风区某半岛区域略图,甲城是重要的钢铁和化工工业基地。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城形成发展的主要区位。(8分) (2)简答图中湖泊可能存在的问题。(4分) (3)该地西部地区应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分) 高三第三次考试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图中晨昏线左下部分为晨线,其与最外围大圆的交点为6:00,甲地位于该交点以东45°,地方时为9:00。 2.若图中阴影部分为10月9日,非阴影部分为10月10日,则图中左下部分的日界线为0时经线,右上为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因此甲地为3:00,北京为10日8时。 考点:光照图判读、日界线 3.D 4.B 5.C 【解析】 试题分析: 3.该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的速度较慢,是横波。 4.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横波在地面以下5千米处明显加快,说明此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5千米。 5.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该地地壳薄,地形可能是海盆。 考点:地球内部圈层构造 6.C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中纬度数值可以看出,E为副极地低压带,来自副热带的暖气流和来自极地的冷气流在此相遇后,暖气流上升;P处为副热带高压带,是赤道暖气流上升后向北移动,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高空西风带,受重力作用影响下降所形成的;F处为北半球西风带,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西南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也会出现南北移动。 考点:气压带风带 7.B 8.B 【解析】 试题分析: 7.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全年高温(最冷月均温>20°),各月降水量都大(在100mm以上),是热带雨林气候。 8.乙地气温年变化大,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且降水季节变化大,高温时降水多,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其形成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有关;丙地气温年变化较小,且最冷月均温在0°到15°之间,各月降水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其形成和西风带有关。两种气候类型均主要分布与中纬度地区。 考点:气候特征判读 9.A 10.D 【解析】 试题分析: 9.气温越高,雪线越高,全球气候变暖,使天山博格达峰学校升高;气候变暖,使得纬度较高的黄海海域水温升高,可能出现东海的鱼种;华北地区气温升高,树枝发芽时间提前;气候变暖使得中纬度地区温度升高,蒸发旺盛,干旱加剧,赤道附近降水更多,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10.积雪面积减小,会造成岩石裸露,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风化速度加快,程度加剧,可能导致雪崩现象加剧;积雪面积减小也反应了气候变暖,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升高。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1.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城市蔓延是指城镇建成区增长率超过人口年增长率”,图中2000年长江三角洲城镇人口年增长率超过城镇建成区年增长率,故没有发生城市蔓延;1998年、2001年、2004年都是城镇建成区年增长率超过人口年增长率,但是2001年两者差距较大,故城市蔓延最严重。 考点:该题考查城市化。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鬼城”排行前50名中,华南约8个,西北约10个,华南数量较少,A错。根据材料,“鬼城”指新区空置率过高。东北地区“鬼城”出现主要是因为城市新区建设标准太高,导致空置率高,B错。西南地区“鬼城”出现与旅游地产过度开发密切相关,C对。华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鬼城”出现主要是地产过度开发,D错。 考点: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出现原因。 13.D 14.D 【解析】 试题分析: 13.根据图中红枣主产区分布可知,红枣树主要分布在光照充足、日较差大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14.国外多数国家没有种植红枣的历史,因而各国消费者对红枣的价值了解不全面,也没有食用红枣的习惯,使得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进入。 考点:该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15.B 16.A 17.B 【解析】 试题分析: 15.根据经纬网、疆界轮廓可以判断:甲为荷兰,乙为肯尼亚。结合所学知识对两个区域的自然特征进行判别:甲国位于欧洲西部沿海,处于西风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国位于非洲的东海岸,虽然位于赤道地区,但因为受高原的影响,为热带草原气候,所以本题B正确。 16.地处热带地区的肯尼亚发展鲜切花的优势自然条件可从光、热角度分析。从纬度即可得出,乙的纬度低,所以热量丰富,乙国为热带草原气候,光照比甲国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充足,所以本题A正确。 17.据图可知:甲为荷兰,乙为肯尼亚。荷兰为发达国家,面积狭小,土地资源不丰富,在鲜花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工资高、鲜切花市场价格较高,而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技术和质量上,所以本题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农业区位因素。 18.D 19.D 20.A 【解析】 试题分析: 18.乙河是密西西比河,丙河是亚马孙河。丙河的径流量多于乙河,平原地形。而乙河流经世界发达地区航运量大,丙河流经地区经济落后,航运量小。与人口、径流量和地形关系不大。选D正确。 19.甲是尼罗河,其上游的水库建设,使得甲河下流泥沙淤积减少,海水侵蚀三角洲地区,三角洲出现萎缩现象,A错;乙河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亚热带湿润气候,土壤肥沃,可以发展现代化水稻种植业,而不是发展季风水田农业,B错;丙河亚马孙河三角洲,流量极大,流域内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径流的季节变化小,C错;丁河恒河三角洲,流域内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大,河口地区地势低平,受季风气候影响,水旱灾害多发。选D正确。 20.A城是世界长绒棉的主要产区,适宜发展棉纺织工业;D城市在恒河三角洲,当地盛产黄麻,适合发展麻纺织工业。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世界主要河流的地理特征。 21.B 22.A 【解析】 试题分析: 21.从图中可看出,仓储基地位于北京、上海、武汉三地,三地都为大城市,市需求量大,与仓储联系密切的环节是配送中心,因此接近消费市场,便于成品就近配送,B正确。仓储基地对研发人才关系不密切,A错。大城市用地紧张,C错。仓储基地与市场之间还有配送中心这一环节,D错。 22.地理信息系统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能够辅助该公司决策空间布局,A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23.C 24.D 【解析】 试题分析: 23.影响交通线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24.上海长江隧桥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改善了上海到北部三岛的交通,完善了上海市交通系统结构和布局;②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带动上海周边地区尤其是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长兴岛的发展有重大意义;③加速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能更好的带动长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交通线建设。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影响交通线建设的因素与交通线建设的意义。另外小题2还可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与总结。 25.D 26.C 【解析】 试题分析: 25.甲为长江三角洲,乙为珠江三角洲,两区域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大,但本身能源资源不足,常规能源缺乏,建立核电站,缓解能源资源不足;A、B、C项叙述为甲乙区域建核电站的有利条件,故D正确。 26.甲乙两区域河流水量丰富,下游落差小,水流平稳,适合航运,并为区域内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因两区域都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所以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因甲乙两区域均位于亚热带,最冷月均温大于0℃,河流没有结冰期,C符合题意。 考点:区域定位;核电站建立原因;河流特征 27.C 28.B 【解析】 试题分析: 27.由于用水量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