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政治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西藏拉萨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第八次月考政治试题
文件大小 175KB
所属分类 高二政治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1-15 11:06:51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本日下载:0 本周:7 本月:22 总计:22
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2.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

B.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

A.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4.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

A.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根本标志

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5.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

6.“富贵在天,生死由命”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7.“西气东输”工程是根据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发展不平衡则做出的重大能源调配政策。它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唯心主义的新表现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总是不断升华的

8.英国的哲学家休谟和德国哲学家康德关于认识世界的观点被称为

A.形而上学 B.唯心主义

C.认识论 D.不可知论

9.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

A.哲学具有时代性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C.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 D.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党的基本路线 ④“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这种观点

①认为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属于神创论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③否认了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④否认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属于唯心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问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是说

①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②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5.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告诉我们

A.认识只能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 B.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C.实践是认识的一个来源 D.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

16.“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

A.由于条件的限制,人们在每一层次上的正确认识在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B.人们认识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客观条件本身

C.人们并不能使每次获得的认识都是正确的

D.人们在每一次对事物的认识上都具有终极的意义

17.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关于这两种观点,说法正确的是

A.赫拉克利特否认了绝对运动

B.克拉底鲁否认了绝对运动

C.赫拉克利特否认了相对静止

D.克拉底鲁否认了相对静止

18.“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

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19.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

A.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人们必须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C.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

D.客观事物是无限变化发展的

20.“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废弃的资源。”这种说法主要是强调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

A.相互转化  B.相互依存   C.相互渗透   D.相互排斥

21.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的关注。专家表示,现在如果不拆除塑料防渗膜,将来会对圆明园的生态和园林造成严重的后果。有关部门极其重视这个意见。重视反对意见的正确性在于

A.事物的因果联系是主观的、具体的 

B.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

C.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防止片面性

D.矛盾双方都能转化

22.宋代是我国手工业与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宋代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保境安民等传统农业社会型的神力外,还开始拥有诸如预告物价、保护商贾等神力。下列观点与这一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

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②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

③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人们的传统认识。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这一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4. 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生?为一次奉献而忍耐寂寞?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这段诗所包含的哲理是

A.价值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 B.人的价值是永恒的

C.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D.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6.我国的改革开放,主要内容就是变革生产关系。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国营企业一统天下多种所有制企业遍地开花,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巨大改善。这些事实表明

A.我国的生产关系是由党和国家的政策决定的

B.人类社会是按照人的愿望变化发展的

C.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7.树立起热爱祖国、决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坚定信念,这体现了

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C.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

D.社会价值以自我价值为基础

28. 在“十一五”最后一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全国各地都进入最后的决战。一些地方甚至下达各种各样的行政命令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殊不知,节能减排,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比行政命令更重要。这说明

A.劳动群众创造了精神财富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

D.要相信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29. 古今中外大量家族兴衰史表明,一个家族能够保持富裕状态的时间,很少有超过三代的,故世人称“富不过三代”。调查发现,娇生惯养,缺乏吃苦精神,自立能力差,是富家孩子的通病。富人家庭要想破除“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必须

①加强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②加强对孩子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③为孩子的成才创造必要的客观条件

④积极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 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而今却成为“白色污染”的代名词,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从一场科技革命到“最糟糕的发明”说明了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C.事物的性质具有不稳定性 D.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多样性

高二年级(2015届)第八次月考政治试卷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简答题(1-4理科生做,5-8文科生做,共40分)

1.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二者的关系是什么?(10分)

2.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0分)

3.简述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10分)

4.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0分)

5.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8分)

6.“奥运低谷效应”反映了奥运会的举办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基本内容是说近几届奥运会事实证明,举办奥运会将有效地促进举办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增长。但奥运会后,大量的体育场馆和设施有可能被闲置,相关的需求会出现萎缩,因此,举办国的经济增长一般会放缓,甚至出现衰退。这被称为“奥运低谷效应”。

有人据此认为,“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定会放缓”,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作出评价。(9分)



8.材料1:2010年7月7日,集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于一身的重庆司法局原局长文强被执行死刑,其54年复杂而荒唐的人生到此终结。文强曾经是重庆公安系统标杆式的人物。但是,当他成为手握大权的地方领导干部之后,渐渐地从社会守护者蜕变为黑社会的“保护伞”,从执法者蜕变为阶下囚。

材料2:文强在悔过书中写道:“看到比自己资历短、业务又不熟悉,甚至过去是自己‘下级’甚至‘下下级’的人,都提拔到与我同一级的职务,甚至更高的职务后,思想上不能正确对待,产生不满情绪,升官不成,就乱用权……”

结合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剖析文强的蜕变给公务员的警示。(14分)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福建省诏安县桥东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福建省清流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福建省德化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福建省安溪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福建省安溪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福建省安溪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闂傚倸鍊荤粊顥㏄婵犮垼顔愰幏锟�05030710闂佸憡鐟遍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