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政治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浙江省瑞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文件大小 146KB
所属分类 高二政治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1-25 19:26:04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B.方法论指导世界观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2.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说明

A.哲学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B.科学研究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C.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基础 D.没有哲学作指导,就没有具体科学的产生

3.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恩格斯的论断说明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B.哲学的发展需要哲学家的思考

C.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领域的的规律 D.不能轻视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4.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C.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5.“世界是一团燃烧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下列与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物是观念的集合 B.形存神存,形谢神灭

  C.存在即被感知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6.2013年7月初,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一次造访被曝光后,“气功大师”王林成为舆论热点人物。王林最拿手的绝活 是“空盆变蛇”,他号称能“用意念抓蛇”,在掀开盆子前的 0.01 秒中,他的意念出窍,到野地里抓蛇,放入盆中。这属于

  A.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7.埃及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令人生畏的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8.下列选项和右边漫画寓意相反的是

  A.存在即被感知

  B.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C.天地合而万物生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9.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下列观点与此相同的是

  A.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B.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C.万物之理,不外吾心

  D.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10.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他们的旷古愁思。这说明

  A.存在离不开思维     B.思维依赖于存在

  C.思维决定存在 D.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

11.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中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12.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利、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了

  A.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1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 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D.具体的物质形态

14.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A.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15.宋代诗人陈简斋的诗作:“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D.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16.宋人有看其苗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也,余助苗长也!”其子趋而视之,苗则槁也。宋人错在他没有认识到

  A.规律是不存在的 B.规律是可以被消灭的

  C.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人们必须创造符合自身利益的规律

17.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这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B.规律是客观的,人类无法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

  C.自然界是客观的,应当限制人类改造自然

  D.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环境保护

18.2014年人们纷纷发问“时间都去哪儿了”。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发现,年龄在20~59岁的人普遍感到无法在既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做事的时间不够,就容易产生时间过得快的错觉。这一研究成果印证了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运动与物质密不可分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19.“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对诗中描写的少年的“愁情”与其所处的“环境”理解正确的是

  A.“愁情”对“环境”起决定作用 B.“愁情”是“环境”的载体

  C.“愁情”是“环境”的主观映象 D.“愁情”是“环境”的复制

20.人的心灵和身体在不停地进行对话。如果人的心情愉快,常常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体内就会分泌出具有活跃脑细胞、增强体质功能的荷尔蒙。这段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观的 B.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C.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二、选择题Ⅱ(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2.2014年1月9日,《看看新闻网》预报,在1月16日晚上,将出现今年全年最小满月。而8月11日将出现今年全年最大最圆的超级月亮,现实亦如此。科学家对天文奇观的预测说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能够创造存在

③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 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3.中外哲学史上曾产生过“元气一元论”“理生万物”与“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等哲学观点。它们按照顺序对应的排列是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客观唯心主义 ④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⑤形而上学

A. 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24.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指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③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6.古希腊诡辩论者提出“飞矢不动”,指出飞行着的箭在飞行轨道上的每一个点上是静止不动的,所以飞行的箭是不动的。该观点

①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③是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的表现 ④肯定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7.经过科学家们多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许多对地震的科学认识,增强了人们对地震灾害的防御能力。这说明

①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②人可以认识事物的规律

③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8.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脑决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②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③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29.2012 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

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对其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一特点表明

①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

③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④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非选择题部分

三、综合题(共3小题,共30分)

31.王守仁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王守仁、荀子的观点各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并简要评析上述观点。(11分)

3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每届三中全会都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推出了一个个事关全局宏观战略的重大决策,动员了人民,凝聚了力量。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起基本框架。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历次三中全会的《决定》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所起的作用。(9分)



瑞安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10月月考

政 治(文科) 参考答案 2014.10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育新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五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海港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限时作业政治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