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一、选择题Ⅰ(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哲学就如同阳光,有了哲学,明明亮亮,能视通万里看得远;掌握哲学,穿云破雾,能思接千载想得深。材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提供解决所有问题的具体方案 4. 面对西南地区大旱,有人采取在龙王庙前烧香、祈祷等方法,求雨抗旱。气象部门则通过科学研究论证,进行人工降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上述材料说明 A.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 B.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C.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各异 D.哲学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5. 专家指出,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自然平衡的破坏,是极端灾害出现的重要原因。这说明 A.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B.人类的活动要尊重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6. 埃及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冀将在他的头上降临”。令人生畏的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7.在我国历史上曾掀起“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做法,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这从侧面告诉我们 A.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 B.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 C.人们不能选择生产关系 D.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意识影响 8.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②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④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不正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 我国在对H7N9禽流感病毒溯源、传播机制的研究获得重要突破的基础上,2014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指导各地有效防治H7N9禽流感。这表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B.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就会取得成功 C.规律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12.全球已进入大数据时代。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有效挖掘和运用,把握数据背后的奥秘和玄机,不仅能看到过去发生的事情,而且能了解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这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催人奋进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从哲学角度看 ①正能量具有能动性,能够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 ②正能量具有创造性,能够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 ③正能量具有反作用,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④正能量有指导作用,能够将人们的愿望变成现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 抗生素是人类抵御细菌感染类疾病的主要武器。但是,最近,研究者已经发现一种“超级病菌”,它可以让致病细菌变得无比强大,抵御几乎所有抗生素。专家认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抗生素能敌得过这种“细菌”。这说明 A.人们的认识能力在一定时期是有限的 B.要谨慎使用抗生素,避免细菌产生抗药性 C.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发展着的 D.世界上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15.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 A.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B. 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16.歌德说:“知之尚需用之,思之尤应为之。”其中的“知之尚需用之”强调 A.用是知的源泉 B.知以用为动力 C.用是知的目的 D.知是用的结果 17.在多年不懈研究的基础上,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破译了飞蝗的全基因组序图谱,这是迄今人类破译的最大动物基因组,为更好地揭示蝗灾爆发机制,以及开发可持续性治理策略和新的控制方法提供了宝贵的基因组资源。该研究成果说明 ①获得正确的认识是科学研究的目的 ②获得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③科学研究是推动人们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实践活动制约着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国家期间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2000多年前,中国曾开辟过连接欧亚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和连接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今天,我国将沿着陆上和海上“古丝绸之路”构建两条经济走廊。由此可见 A.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B.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只要加强联系,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D.事物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 19.展望未来的的互联网科技,相信会出现更多令人遐想和惊喜的新面貌。计算机网络使全球“网民”的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这说明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③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④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喝啤酒时,将几块小鸡骨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实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态氢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由此他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行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 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选择题Ⅱ(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下列选项和漫画寓意相反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C.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D.气者,理之依也 22.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真正的思想进步是科学努力的结果。哲学已经把责任交给了它原来的分支如物理学和心理学。哲学家现在能够做的只剩下提供某种思想脚手架用以支撑这个伟大的实证建筑。这说明 ①具体科学正取代哲学发挥指导作用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3.“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小猫为什么用它的爪去抓老鼠而不去抓它的眼睛呢?”从费尔巴哈这一诙谐的哲理批判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①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④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并不是感觉的产物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24.十七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虚空是永恒不变的。伽森狄的上述观点 ①错误地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②正确说明了世界的存在状态 ③肯定了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5.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诗人对“丰年”与“蛙声”的描写 ①是对客观联系的主观反映 ②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了客观事物 ③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④以艺术的方式再现了客观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最近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在网络上热传。在这些再创作的图片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脚踏摩托……穿越到现代的杜甫一改往日温文尔雅的诗圣形象,而是很快适应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这引起了各界很大的反响和争议。这表明 ①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征 ②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③“杜甫很忙”图片的再创作具有主观随意性 ④“杜甫很忙”图片是有一定根据的艺术再现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8.过去,人们认为杂草会抢夺果树营养,于是把草拔光,结果导致病虫害增多,农药使用量加大,形成恶性循环。现在,一些果农少用或不用农药,而在果树周边保留杂草、灌木,以便益虫、小鸟栖息,结果病虫害明显减少,水果的口味也变得鲜美。这表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 ②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不能改变事物的规律性 ③尊重和服从规律是正确利用和发展规律的基本前提 ④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是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的客观依据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9.美国IBM公司对智慧城市基本特征的界定是: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对接融合,政府和企业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城市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的协作。由此可以看出 ①智慧城市的宏观系统功能大于各微观系统功能之和 ②在智慧城市体系中,各部分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③智慧城市的建设取决于人的主动创造性活动 ④在智慧城市体系中,各部分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林希的短诗《土》蕴含的哲理是 ①整体与部分是对立的 ②整体与部分是统一的 ③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④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非选择题部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30分。) 31.《文化中国》是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中国文化系列电视短片。央视与各地方政府、社会团体、相关组织与机构合作,挖掘地方工艺美术、民风民俗、科学技术、人物典故等经典文化,在文化内容的表现手法上,抛弃传统的说教,充分发挥了电视技术制作的优势,采用高清格式拍摄并独具匠心地与动漫巧妙结合,虚实相间,相映成趣,深入浅出的解读中国文化,将一个个文化经典演绎得生动有趣、赏心悦目,向世人呈现出一幅东方文明之美的风情画卷,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国际影响力。 请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简要分析。(7分) 32.艾宾浩斯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对记忆的保持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时的,开始遗忘很快,一段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由此,我们复习的最佳时间是学习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在这个时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过了这个时段,因为材料的72%以上已经遗忘了,所以复习起来就“事倍功半”。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7分) 衢州二中二〇一四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理科)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33.①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建国初期,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人们形成“征服自然”等理念。(2分) ②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其本质的展现有一个过程。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2分)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的物质世界,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2分) ④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告诉我们,与进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2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