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河北邢台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月考高一政治试题 分值:60分 时间:60分钟 命题人:贺佳佳 注意事项:请将Ⅰ卷(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钢笔做在答题卡上,不得出框。 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1分) 1、以下物品不属于商品的是 ( ) ①自然界中的阳光 ②小明生日收到的礼物 ③废品收购站的废品 ④向地震灾区空投的援助物资 ⑤付费的下载软件 ⑥山中的泉水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血燕是燕窝中的极品,营养价值极高,价值千金,但数量稀有。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血燕大多是人造血燕。浙江省工商局发布的抽检报告显示,该省血燕产品不合格率高达100%,极易引发癌症,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毒燕”。这样的血燕 ( ) A.是商品,因为它凝结了人类劳动 B.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C.是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D.不应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应有的使用价值 3、“彩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作为一个酝酿着巨大商机的新兴行业,有人将彩铃形容为“把耳朵叫醒的听觉经济”。这表明,彩铃( ) A.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B.是用于交换的非劳动产品 C.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 D.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4、用户开通彩铃后,运营商将收取5元的月租费。这里的“5元”是 ( ) ①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②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③现实的货币 ④观念中的货币 ⑤商品的价值 ⑥商品的价格 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 5、商品交换的本质是 ( ) A.物与物相交换的关系 B.使用价值的交换关系 C.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D.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关系 某经济学家指出:“物美”是保名牌创名牌的一个必要条件,技术质量是企业的灵魂和生命,商品质量好,才有竞争力。“价廉”是保名牌创名牌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因为,成本与价格低廉,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的重要生命线。据此回答6-7题。 6、对上述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 ①“物美”就是指商品的价值要大 ②“物美”就是质量要好 ③“价廉”就是价格要便宜 ④“价廉”要求减少劳动消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人们选购商品的标准是“物美价廉”,这个标准说明了( ) ①“物美”是使用价值的标准 ②“价廉”是价值的标准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④商品的两个属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 A.贷款20万元买了一辆小轿车???? ??????? B.顾客用20元钱买了10斤苹果? C.一台手提电脑价格是8500元?????? D.出租房屋得到租金1000元 9、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这表明 ( ) ①货币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②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③有商品就有货币 ④货币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10、李某用银行按揭的方式购买了售价为60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15万元,在10年内付清银行贷款45万元及利息8万元。其中房子售价、首付现金、付清银行贷款及利息体现的货币职能依次为( ) 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D.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11、“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 ( ) 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中进行 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在经济生活中,我们发现越是好的品牌,越重视特殊顾客的需要,其根本原因是( ) A.为了生产更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 B.为了更好的实现商品的价值 C.顾客是上帝???? ???????????????????? ?? D.市场竞争的激烈性 13、战国时期楚国的“郢爰”(“郢”为楚都城名,“爰”为货币重量单位),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黄金货币。该黄金货币 ( ) A.本质上是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商品 B.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C.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 D.与纸币最大区别在于它本身没有使用价值 14、当今社会,在我国,用人民币就可以购买到各种商品,这是因为人民币( ) A.是一般等价物??????????? B.是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C.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D.是商品,能够同各种商品交换 15、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这就是说 ( ) 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②纸币的面值(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 ③每种面值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少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假如在2013年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4000亿件,平均每件价格水平为10 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________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________元,这会引起________。 ( ) A.8000 0.5 通货膨胀 B.4000 0.2 购买力降低 C.16000 2 纸币升值 D.2000 3 购买力提高 17、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 ( ) ①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②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③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④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作为两种不同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发生的原因相同之处 ( ) A.都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所引起的 B.都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C.都是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D.都是纸币的发行量与流通中实际的需求量不相符 19、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等网络商务活动日渐兴起。预计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超过18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将突破3万亿元。在网上购物过程中 ( ) ①支付的是观念上的货币 ②货币仍然行使其固有的职能 ③使用的是虚拟货币 ④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0、“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又是万万不能的”,人们如此喜欢金钱是因为货币( ) 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 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 C.从本质上看,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21、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使用银行信用卡 ( ) A.可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 B.相当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C.既方便又十分安全 D.可以获得银行指定额度内的货款 22、信用卡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之一。下列对信用卡正确的认识是( ) ①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持信用卡可以在任何消费场所消费,也可以在营业机构存取现金或转账 ③使用信用卡能简化收款手续,减少现金的使用,给持卡人带来便利,无任何风险 ④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3、某中学从当地新华书店购买了一批图书,价格总额为50万元。下面最合适的结算方式是( ) A.现金结算 B.转账结算 C.现金支票 D.汇票 24、曾有广告语称“一卡在手,走遍天下”。但是,到目前为止,消费者仍离不开现金。这表明( ) A.信用卡还需要继续加强宣传、推广 B.在目前,信用卡与现金各有所长 C.商品交换永远离不开现金 D.消费者的观念落后 25、2014年中秋节期间,张海全家去海南旅游。对其最适合携带的信用工具认识正确的是( ) ①信用卡 ②属于转账结算方式 ③支票 ④其特点是方便快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关于支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支票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②支票是定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③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④支票属于现金结算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下列对汇率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B.两种货币的比价上的变化 C.用人民币表示的国际间的结算工具 D.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8、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14年4月1日,100美元兑换620.71元人民币,2014年5月1日,100美元兑换624.65元人民币。这一变化表明 ( )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 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29、2011年12月,100日元兑换人民币8.27元,而2014年5月,100日元兑换人民币仅为6.13元,3年的时间,日元兑换人民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列认识符合这次汇率变动影响的是 ( ) ①旅行社:赴日旅游的中国游客增加 ②对外劳务输出公司:对去日本务工的人来说,就等于工资涨了 ③留学生:赴日留学成本将减少 ④海关:日本对我国出口将减少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 ①④ 30、人民币升值,将使 ( ) ①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下降 ②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③一定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到的人民币变少 ④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降低 A.①③ B.① C.①③④ D.②③④ 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非选择题(共3道大题) 31、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1)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5分) (2)上述材料对商品生产者有何启发?(5分) 32、有人认为:“纸币发行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所以纸币发行越少越好。”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8分) 33、不同时间的人民币外汇牌价(人民币元/100外币) 币种 2009年10月10日(人民币) 2013年7月22日(人民币) 美元 682.7 615.06 欧元 1008.07 810.2 英镑 1094.85 941.58 日元 7.6937 6.1499 综合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对我国而言,上述哪些币种属于外汇?(4分) (2)对比上述两天情况,外币汇率是如何变化的?(2分) (3)说明我国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重要意义。(6分)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月考试题 高二政治试题答案 1——5 ADDCC 6——10 DDBDA 11——15 ABCCA 16——20 ACDBC 21——25 DDBBC 26——30 BDCAD 31、 (1)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分) ②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发展下去。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他白白付出了劳动,他所需要的商品也买不回来。(3分) (2)要使自己的商品能够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5分) 32、 观点片面。(2分) ①纸币发行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所以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2分) ②但纸币发行太少会引起通货紧缩,不利于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2分) ③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应该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2分) 33、 (1)美元、欧元、英镑、日元(4分) (2)跌落(2分) (3)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分)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