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环境保护
教材分析
本节是《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一章的最后一节。从教材安排看,是在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碱金属、卤素、元素周期律等知识之后。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原理及硫酸的工业生产的铺垫下,安排“环境保护”是非常合理和自然的。学生可接受性强,教师应抓住时机,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重点是大气污染,重点研究二氧化硫的污染和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
教学建议
合理运用探究学习、分析归纳和综合归纳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化学任课教师在课前布置调查环境污染的有关信息、查找资料和研究有关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让学生从身边、社区生活中、本地的社会等方面进行亲身体验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并应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和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获取的知识,解决老师布置的一些问题。
课堂上,作为验收、归纳和总结的教学环节。全体学生参加每个问题的讨论活动,小组有重点发言,最后总结教师布置的九个问题。重点解决酸雨形成的原理。
本节应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能把学生身边的科学与化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综合体验,亲身感受周围的事物、变化、现象,然后进行摸索知识、领悟知识和总结知识。
如果教师认真准备,学生认真按照教师的安排参与学习活动,较好地完成社会热点问题《环境保护》的探索,学生接触实际问题,按照课本学习但又没有局限于课本,在学生实践中去寻找答案,较充分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这是对新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很好的贯彻,真正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探究学习、分析归纳和综合归纳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之一。
备课建议
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考虑本节课新知识与学过的高一化学旧知识的衔接点:
(1)“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国民经济与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的关系;人口不断增长、生产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环境的关系,简单提到土地的沙漠化、水资源危机、酸雨、臭氧层的破坏、有毒化学品造成的污染等及能源危机;利用太阳能促使燃料循环使用的构想。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料的充分燃烧的条件;燃料不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有害气体;煤炭直接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必要性;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储量;能源的利用与人类的进步。
(3)第六章第二节“二氧化硫”中的二氧化硫的污染和产生原因。
(4)化学常用实验装置对尾气的处理。如氯气、氯化氢、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等。
光化-臭氧建议
为了更好地利用学生所学的知识,突破重点,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难点,教师不要与同学们过深讨论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的破坏原因等。光化学烟雾应放在高二讲完氮族元素之后讲,臭氧层的破坏原因最好放在讲完有机化学之后教学效果较好。其实给学生留下一些问题是好事,可作为提高学生求知欲望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