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二生物 -> 初二下学期 -> 第七部分 生物的遗传、进化和生态[第三章 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9 8:31:34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生态因素的概念和种类为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会有意无意地观察到一些因素对生物的生活产生的影响,但是这种观察是不系统的,同时,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缺少分析、归纳——到底哪些因素是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所以,本节的重点或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指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不同生活环境中生活的生物以及影响这些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归纳出生态因素的概念和种类。生态因素按特点分为两大类:光、温度和水非生物因素是生态因素,对生物有影响的其他生物也是生态因素,这一点,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又为本节的一个难点。同时分析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过程,也正是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能力的过程。

  2.环境的含义也是本节的难点。学生对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往往理解为生物生存的地点以及生态因素中非生物因素,比较容易忽略环境中的生物因素,因此,把环境的含义定为本节的一个难点知识。建议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实例来建立环境的正确概念。

  教法建议

  普通中学教法建议:

  以讨论为主的综合课。设置情境:出示几种动物或植物的图片,或布置个别学生带几种小动物和植物,让学生课上观察,分析它们的生活环境,再通过联想、对比,使学生初步建立环境的概念。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如根据自己饲养小动物的经验,分析各种环境因素(本节课主要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讨论环境的组成因素及生态因素的概念,最后归纳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一定要用实际的例子,如书上的“看一看,想一想”,与“小麦有关的生态因素图解”,让学生思考活动。如学生可以从图中选出一种感兴趣的生物,辨认它所处环境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想一想你的生物与各种因素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分析对你的生物而言,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中性的,与同学和老师一起讨论你的答案。

  重点中学教法建议:

  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可用一个简易的水族箱做实例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此法,若条件不具备,也可以发动学生从周围生活环境中观察寻找不同的小生境,例如学生可以搬来家里养的花,观察花盆的生态环境;用瓶子装满野外河沟或池塘中的水,观察瓶中的小生境。若时间允许老师还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深入到大自然之中,让学生观察野外的生态环境。总之教师要尽量避免单纯给学生讲述生态环境的知识概念,要在课堂上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实物或录像、幻灯、投影和挂图等直观教具给学生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让学生有亲身体验和直观的认识。不论在介绍哪种生态环境时,教师都要鼓励学生自己试着找出各个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例如可以让学生说出水族箱中的各种成分或花盆中的各种成分等,教师可将学生提到的各种成分以简图的形式画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并让学生明确生物因素的含义。通过对一个具体的生态环境的认识,学生得到的知识将会印象深刻。当学生已经知道一个生态环境中既有生物又有非生物,且互相依赖不可分割时,后面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就比较容易了。

  在生物因素方面可补充捕食、竞争、寄生、共生等实例,丰富对生物因素的理解,强调生物因素的作用,有效突破难点。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安排一些游戏及实践活动。

  活动1

  非生物因素可以设计探究实验

  种子萌发实验(以前的做过的),水族箱实验、马铃薯萌发实验(马铃薯芽:在阳光下,一个浇水,一个不浇水,连续观察15天,看哪个能萌发长出幼苗)霉菌的生长条件,都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外完成探究实验,课上展示汇报实验结果,组织学生一起来分析、讨论,使学生得出全面的结论。

  活动2

  捕食游戏

  活动3

  生物的适应

  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特别的结构。

  让学生观察比较沙漠狐和极地狐的形态:沙漠狐耳大,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散热。

  活动4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布置课外实践:让学生调查测量不同植被类型(灌丛、草地、裸地)对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