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二历史 -> 初二下学期 -> 第二单元 抗日战争时期

第7课 神圣抗战的开始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4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初中《中国历史》第四册的重点课文,是前面学习的“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西安事变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发展的结果。从这节课开始至第12课,学生将学习中国抗日战争史。因此,本课在整册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抗日战争历时八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神圣抗战开始,以卢沟桥事变为标志,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防御阶段。二是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改变侵华方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三是到1944年初,敌后抗日根据地局部反攻,抗日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直到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结束。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抗战初期,中国战场上,形成了以国民党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上,国民政府进行了积极的抵抗,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战役,但由于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的路线,导致丢城失地,大面积国土沦丧。

教学思路
  通过图片或影视资料,介绍并引导学生认识卢沟桥事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卢沟桥事变激化了中日民族矛盾,同时也触犯了英美及蒋介石集团的利益,在中国共产党的的努力下,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结合影视资料《台儿庄战役》,通过对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四次战役情况的描述,认识在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积极抗战的一面;引导学生分析正面战场抗战结果,正确评价在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功与过。

重点分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是初步形成,193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二是正式建立,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愿意抗战。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九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三是作用,它的建立,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全国人民抗日怒潮推动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英美及蒋介石集团利益受到威胁的结果。它的建立,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提供了根本保证。

  卢沟桥事变。为什么确定它为重点?这是由它在抗日战争过程中的重要性决定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难点分析
  难点是对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初期功与过的评价。因为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考虑,学生很难一分为二地看得国民政府抗战初期两个方面的表现。

重点突破方案
  引用史料,说明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结合影视资料理解卢沟桥事变是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引导学生回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卢沟桥事变后中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作的努力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引导学生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原因,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作用。

难点突破方案
  出示《抗战初期形势图》,了解抗战初期日军全面侵华的意图。讲述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四次大规模的战役,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取得了很大成就,放映影片《台儿庄战役》片断(展示爱国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杀敌的壮烈场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正面战场的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在进一步分析它为什么推行一条片面抗战路线?评价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功与过?教师归纳:一方面,在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织了四次大会战,粉碎了日军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特别是取得了台儿庄大捷这样的重大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由于国民党政府害怕人民觉醒后,不但会赶跑日本帝国主义,而且还会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因此他推行了一条片面抗战路线,即不发动人民,只依靠政府和军队作战,所以导致丧师失地,丢掉了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

课堂导入
  一:出示图片《中国守军在卢沟桥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学生读图,教师提问:图中的桥指的是哪座桥?桥上的人正在做什么?通过学生回答,介绍1937年在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引入本课。

  二:以电影《七七事变》的片断导入本课: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