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
地位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略者侵华方针的改变及产生的重要影响,在本单元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国军民的奋勇抗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束亡中国的计划。1938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广州、武汉后,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猛烈发展,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严重威胁着敌人后方。于是,日本侵略者停止对国民党政府的大规模进攻,而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把主要兵力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以巩固它的后方。
教学思路
本节课可采用图示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把本节课及后几节课的线索勾勒出来,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重点突破,通过教师生生动讲解及提供的图片和影视资料揭露日军的暴行,加深学生印象,理清线索,形成完整的概念。
重点分析
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及其产生的后果。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后,战争形势发生变化,日本改变侵华方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原因:一是共产党势力在敌后发展、壮大,严重威胁辽敌人后方;二是日军战线太长,国内资源紧张。原方针:主要兵力用于进攻国民党的军队。现方针:对国民党一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巩固后方。影响:一是国民党亲日派汪精卫投降,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政权;二是国民党亲英美派的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三是日伪军的封锁进攻使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异常困难时期;四是日军“以战养战”,对沦陷区大肆掠夺,给沦陷区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本课及后面两课的内容讲述的都是日本侵华方针改变带来的后果.
难点分析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性?对此学生理解上有困难。一是日本在向帝国主义的过渡中带有浓厚的军事封建性。二是日本侵略者企图摧跨中国人民的斗志和抗日信心。三是日本速亡中国的计划破产,抗日进入相持阶段后,认识到战争不可能在段时间内解决,因此采取“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策略,对敌战区进行残暴的统治和野蛮的掠夺。
重点突破方案
教师提出问题“广州、武汉陷落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的战略方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带来什么后果?”指导学生带着阅读教材,分析并讨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难点突破方案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华方针改变所带来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巩固后方。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分析日军的暴行。教师在讲述时结合图片及影视资料《731大溃逃》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
本节“媒体”设计和使用建议
本节课的内容可使用图示教学法,将本课的线索及以后两课的标题用图示表显示出来,在知识的结构上给同学们以更加直观的感觉;结合图片及影视资料说明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
课堂导入
第一种:复习提问,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出现了哪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结果怎样?教师小结指出: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陷,由于中国人民经过一年多的英勇抗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自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迫于战争形势的变化,改变对华的侵略方针,引起了中国抗日战场的重大变化。
第二种:利用图片《日本侵略者正在对健康的中国人作细菌试验》进行导入。同学们,这里有一副图片,大家根据图片的信息,猜一猜图片的内容?引导学生得出:图片中的医生是日本的军医,躺在床上的不是病人,而是健康的中国人,图片反映的是日本侵略者正在对健康的中国人作细菌试验。日本侵略者为了灭亡中国,专门成立研究细菌战的部队,成为“石井部队”他们把抓去的中国人称为“原木”,进行细菌注射、染菌饮食试验,甚至进行活人解剖,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这一节我们来学习《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
第三种: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幅照片。(屏幕上显示照片《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一部分:学生与黑板)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一所学校——公民小学的一间教室,学生们正在上课。(屏幕显示黑板上的内容)学习的却是有关颂扬日本“天皇陛下万岁”、“日支亲善”的内容。是谁在授课呢?(屏幕显示全照片)一名日本军官。学生们的两侧还站满了全副武装的日本士兵,他们正虎视眈眈地监视着这群孩子。现在,我们全明白了,这不是一间正常的教室,这也不是一节正常的课,内容是虚伪的,方式是强制性的,气氛是恐怖的。这就是中国沦陷区的小学生被迫接受奴化教育的写照。这说明,武装侵略、军事进攻只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第一步,它的根本目的是要完全占领中国,收服民心,彻底消灭中华民族,把中国变为日本的一部分。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