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地位分析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前期,1949年至1952年,我党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本节主要内容即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在本章中占有重要地位。政权的巩固带来了政治上的稳定,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又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教学思路
1.首先要根据已学内容,分析建国初期所面临的经济形势。解放前夕,国统区经济趋于全面崩溃,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帝国主义"长期掠夺",二是由于国民政府疯狂搜刮,三是多年战争的破坏。因此建国初期,我国还处于一穷二白,千疮百孔,国民经济起点很低,工业技术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张,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的境地。因此,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成了党和政府当时的首要任务。
2.党在恢复国民经济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②打击投机倒把,稳定市场物价。③统一财政经济,解决财政收支平衡。④合理调整工商业、发展生产。到1952年底时,我国物价基本稳定了,国民财政经济根本好转,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一切为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准备了条件。
3.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创造条件,打退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发起的猖狂进攻,党发起了"三反""五反"运动。这场运动的胜利,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对革命队伍的腐蚀,清除了一批腐败分子,教育和挽救了一批干部,加强了执政党和国家机关的建设,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在学习这一目内容时,为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可结合当时形势思考:为什么要进行"三反""五反"运动?建国初期,面对新生的政权和国民经济建设,一些不法资本家进行行贿,偷税漏税,盗窃国家资财,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况等"五毒"活动,使国家机关内一些工作人员滋长了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三害"现象,因此必须及时进行"三反""五反"运动。
重点分析
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这是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背景,学生只有明确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经济上的严峻形势,以及导致这种状态的原因,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体会到成果的来之不易:在短短的三年内,国家财政经济取得根本好转,工农业生产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才能理解毛泽东所说:“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体会中国共产党不但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而且领导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人民政府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采取的措施。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体现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卓越能力和高超水平。针对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人民政府利用行政干预、经济治理等多种手段,首先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其次,严厉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统一财经,解决财政收支平衡;合理调整工商业,发展生产。一系列措施的实行彻底扭转了经济局面,短时间内使财政经济取得根本性好转,也使各阶层人民增强对共产党执政和管理的信心。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我国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准备了条件,同时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经济建设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难点分析
恢复国民经济措施中的“统一财政经济,实现收支平衡”一项。这部分内容学生平时没有接触,比较陌生。要通过教师简明扼要的讲解,使学生明白实现收支平衡,对稳定经济秩序的重要性。对学生强调,这一做法在建国初期严峻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下是非常必要的。至于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初中学生不易理解,可不涉及。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概念,初中学生不易理解。让学生区分官僚资本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性质。四大家族是官僚资本的代表,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和大地主的利益,生产资料是个人所有;而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转变为共和国国家所有,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重点突破方案
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
1.为加深学生印象,可采用倒叙的方法。教师首先指出: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趋于全面崩溃,留给中国人民的是一个贫穷落后的烂摊子。由学生概括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简表,数字不要求学生记忆,但从表中可以看出,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极其落后,人民生活困苦,尤其是工业基础十分微弱。 另外,教师可适当补充关于工业基础薄弱、物价飞涨,投机猖獗的内容,为下面学习作铺垫。
2.造成国民经济形势严峻的原因有三点,由学生讨论并举例完成。
最后,教师概括总结。教师要传达给学生一个概念,政治和经济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那么在“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目中学生就会自己分析了。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是本节课的重点,其中还包括两个难点。需要讲明两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恢复的结果和影响。
1、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归纳概括,难点处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帮助学生理清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脉络:首先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其次,针对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严厉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统一财经,解决财政收支平衡,并合理调整工商业,发展生产。其中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和统一财经,解决财政收支平衡两处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对学生解释这两点,使学生明白即可。对学生强调,统一财经在建国初期严峻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下时非常必要,至于逐渐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初中学生不易理解,可不涉及。
2、结果和影响。学完本目后,进行小结: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1952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简表,和《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简表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中国共产党仅用短短三年的时间,就使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伟大正确的党,她不仅在政治上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在经济上也使中国人民逐渐走向富裕道路。
在讲完国民经济恢复发展这一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伟大意义是什么?"这一问题,以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与政治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为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