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地位分析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1978年底,邓小平首先提出这一构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根据我国国情,实事求是地、科学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概念。“一国两制”是指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实行具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制度,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贡献。邓小“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和平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创造了条件。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我国与英、葡谈判签订了两个《联合声明》,1997年、1999年香港、澳门分别回归祖国,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党的十二大上,首次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党的十四大指出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做出跨世纪的战略部署。因此,本课内容重要。
重点分析
中共十三大。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学习这一内容有利于学生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作用。十三大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四大内容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掌握十三大,有利于学生把握和理解本章内容和本节内容。
“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指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实行具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制度,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贡献。邓小“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和平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创造了条件。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我国与英、葡谈判签订了两个《联合声明》,1997年、1999年香港、澳门分别回归祖国,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难点分析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这是一个纯理论的内容,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于高深的理论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加之教材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只有提出,没有具体内容,必须让学生了解一下理论,才能理解基本路线。
关于“一国两制”。教师应当首先让学生结合政治所学知识,解释其内涵,“一国”指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前提,“两制”则是指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在此基础上教师重点分析以下问题:A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实现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民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赢得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一个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方案)。B中国共产党对统一后的台湾的基本政策。 最后教师放香港或澳门回归时的有关录像资料,并由此引导学生总结“一国两制”的伟大意义。“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做出的重大贡献。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最好方法。
重点突破方案
关于中共十三大。教师简单向学生介绍、解释下列概念:1、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的依据:是我党总结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在深刻分析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指出:最早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然后教师明确指出,大会的突出贡献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讲述时要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的,十三大使这一理论在认识上前进了一大步。还应该引导学生结合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说明贯彻执行这条基本路线,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难点突破方案
“一国两制”的构想。学生受所学知识限制,对新中国成立后港、台的历史发展情况并不太了解,因而难于正确理解“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教学中必须补充相应知识,互相讨论,共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结论。
教学思路
本课虽然篇幅不大,但是所含容量却相对较大,且理论性强。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回忆一下关于香港和澳门两地的历史,然后教师简单说明促使香港和澳门两地顺利回归的“一国两制”政策首先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然后教师重点分析“一国两制”政策(提出的背景,具体主张,重大意义),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讲述香港和澳门两地顺利回归的过程、意义和影响。
教师在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目的教学时:对于十二大,重点强调这次大会首次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观点,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开始带领中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十三大时,首先明确路线是在中共十三大提出的,讲述时可引导学生联系政治学科的学习,明确初级阶段的时间概念,即从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需要引导学生在政治学科学习的基础上,形成这样的概念,这是我国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国逐步变为现代化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可以让学生以身边发生的变化来证明。十四大时,教师着重带领学生分析其重要作用在于确定了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而这一目标则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发展。十五大时,则首次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我党迈向新世纪的行动纲领。
课堂导入
第一种方案: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也做出了不懈努力。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国两制”与祖国的统一大业。
第二种方案: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建国初期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一目,“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全部解放”,质疑“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包含的意思,从而导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