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学和艺术
教材地位分析
本节主要叙述了17世纪到19世纪200多年间世界近代前期的文学艺术发展进程。文学艺术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学艺术不仅可以使我们更真切地把握住一个时代的脉络,了解历史的全貌;而且通过文学艺术可以更深入去理解历史的变化。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从文学艺术这个不可或缺的角度去观察17世纪至19世纪人类历史进程。
重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欧洲绘画艺术流派和贝多芬。19世纪30年代在西欧兴起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较真实地反映了工业革命以后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世纪绘画正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社会状况,有助于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资本主义本质,更深入的理解这段历史。从德育上看是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它是帮助学生对艺术加强理解的重要载体。贝多芬不屈服于命运、勇于奋斗、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良好载体。
重点突破
因为本目内容较丰富,学生较熟悉巴尔扎克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作品,教师可以采用指导学生课下搜集材料、课上交流、讨论来探究这一文学流派的艺术风格及其盛行的历史条件等问题。通过学生回顾19世纪法国拿破仑帝国、维也纳体系的破产、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这些社会背景,同时与已学过的文学流派对比,使学生理解19世纪的艺术流派与社会状况。通过对贝多芬一生的介绍以及学生对贝多芬等人的评论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贝多芬生活背景的理解,加深对贝多芬奋斗一生的理解,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难点分析
本课难点是文学流派、代表作家以及代表作品,如何体现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学生难以记住教材涉及到的20余位文学巨匠的流派归属、代表作品等内容。教师受学科的限制,很难将艺术作品准确、完美地表达出来,影响学生的理解,而学生也较难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理解、鉴赏艺术作品。
难点突破
建议学生自己用图示或表格将文学成就进行梳理,使知识更加系统、清晰,便于掌握。通过与文艺复兴绘画风格的对比,使学生理解艺术的进步。再通过联想部分文学作品的背景,结合艺术作品的介绍,加深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使学生理解艺术是如何反映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