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青藏地区
教材分析
依据海拔高度把青藏地区单独划为一个区域,阐述其区域特征,已经表明地形是影响本区地理环境形成的主导因素,地势高、气温低,于是,“高”、“寒”就成为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一切地理要素都受到它的严重制约。例如:(1)气候、水文、植被、动物、资源等要素在它影响下都具有其独特性。(2)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表现的比其他区域明显,有助于人们对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的认识。(3)深刻影响着人类活动,对人类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这块宝地是一个考验。
教材从“世界屋脊与高寒气候”、“高原农牧业”、“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交通运输的变化”、“青藏地区人民的生活”、“保护三江源头”六个方面选取了最能代表青藏地区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内容,抓住了青藏地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本区的范围、地理位置、地广人稀以及人口和民族特点,使学生明确本区的范围和地理位置及人口分布状况,这是学生学习本区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中国每一个分区必需的知识储备。
“世界屋脊与高寒气候”主要以“高”和“寒”两大特征为主题,讲述本区独特的地形特征及对气候的影响。海拔高是青藏高原最显著的地形特征,海拔高形成气候寒,教材简要介绍了青藏地区气温及降水的主要特点,为下面讲解高寒气候下的农牧业做好了知识铺垫。
“高原农牧业”一部分介绍了:(1)三大牲畜、三种农作物的生态习性,(2)动植物生存的生态环境,(3)农牧业的地区分布。
关于“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教材为突出重点,能源只选了太阳能、地热资源,矿产选了号称“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
“交通运输的变化”,用历史眼光看今天的现代交通发展,既反映了中国人民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也表明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创造奇迹,更为重要的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大大促进了青藏地区工农业的发展,加快了本区经济建设的步伐。
高寒气候下的居民生活与其他区域有着极大的差别,“青藏地区人民的生活”选取衣食住行最具代表性的方面介绍了青藏地区居民的生活状况。
“保护三江源头”重点介绍了本地区生态环境的破环现状,阐述保护三江源头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关于“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教法建议
讲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时,可引导学生回忆过去学过的知识,如青藏地区的水力资源、森林资源均在全国居于前列。为突出重点,本课只讲太阳能和地热,以及柴达木盆地的矿产资源,出发点在于介绍本区的资源优势。
关于太阳能,可将拉萨与同纬度的上海对比(见表):
从表中得知,一年中拉萨比上海的日照时数多969小时,达到3000多小时,一年中共有8000多个小时,除去夜晚,有4000多小时是白天。可见拉萨绝大部分日子是晴天,因而有“日光城”之称。
教师在讲解青藏地区的地热资源时应尽可能提供一些本区地热资源的景观图片。
讲柴达木盆地的矿产资源时,可先让学生阅读地图,找出冷湖、锡铁山、察尔汗、鱼卡等地名,说出其著名矿产。并补充一些有关资料和趣闻,让学生了解“聚宝盆”的实际情况。然后指出,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尚未开发,国家已经制定规划,大力开发西部,青少年应立志边疆,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服务。
关于“高原农牧业”的教法建议
关于“高原农牧业”一段,教师应讲清三点:1.“高”、“寒”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利条件是:气温低,无霜期短,一年只能一熟,只适宜喜凉作物生长。同时高原上缺氧,气压低,只适宜养牧适应高原气候的动物。有利条件是: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2.主要农牧产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3.重要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讲这部分内容时,可先从生活常识入手,如缺氧对人畜的影响以及农作物生长需要哪些不可缺少的条件,启发学生共同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可引导学生落实在地图上。
关于“世界屋脊与高寒气候”的教法建议
“世界屋脊与高寒气候”一段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高”、“寒”是本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一切地理要素都受到它的严重制约。在教学过程中可逐层讲述:
1.讲清“高”、“寒”的含义。“高”是指青藏高原的海拔高,青藏高原上相对高度并不大,但平均海拔4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由此造成了高原上特殊的气候。“寒”是指气温低,设想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均海拔为200米,按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计算,那么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要低20℃左右,使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2.讲清自然景观与“高”、“寒”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高,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湖提供了水源,使青藏高原成为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并且河湖众多。由于高,高原上的山脉虽绝对高度大,但相对高度不大,因而高原面上波状起伏,而在高原边缘,则山高谷深。由于寒,高原上草原、荒漠广布。
3.讲清“高”、“寒”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表现在农田、城镇、城市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因为这些地方自然条件较好,人们因地制宜,发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