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二政治 -> 高二上学期 -> 第二课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第二节 坚持发展的观点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7 22:47:22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关于第二节重点、难点分析

  第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么样地,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马克思哲学认为,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而运动的基础在于物质,运动的原因也在于物质自身,在于物质自身内部存在着矛盾。事物自身的矛盾,是促使事物永远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状态的根源。运动是物质自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从外面强加于物质的。所以说,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
  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都是与物质不可分的。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当中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也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2)根本属性与根本特性的区别
  我们在讲物质概念时,说明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在讲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时,又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那么,"根本属性"和"根本特性"有什么不同呢?`特性是指独有的性质,属性是相对区别与实体而言的,是事物所具有的感性物质和思维抽象出来的一般性质和规定。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是物质的本质。这个根本特性是在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中规定的,是相对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客观是在性是从总体上泛指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这是可以感知的物质的共性,是物质的绝对的、不变的特性,即存在于可感知的各种客观实在之中的根本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怎样,它是物质许多属性中最主要、最根本的、占有最重要地位的属性。

  第二、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静止的相对性,是指静止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暂时处于一种不显著的变动状态,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
  (2)静止相对性的表现
  第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如,坐落在地面上的高楼,相对与地面而言没有发生位置移动的机械运动。第二,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虽然处于量变阶段,但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暂时具有指的相对稳定性,从而就显示出静止的状态。
  (3)静止中也包含着运动,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第一,物质运动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当我们说某一物体是静止的时候,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它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形式的运动,比如没有进行机械运动,因而显示出一定的静止状态来。但是此时此地它还在进行着其他形式的运动,如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等等。第二,任何事物保持自身性的性质,都只能是暂时的,物体在保持自身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它还在进行量的变化,当量变积累一定程度时,某物就会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而转化成他物。
第三、发展的实质。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决非任何运动、变化就是发展。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发展是一种运动,但不能说运动就是发展。发展是一种变化,也不能说变化就是发展。发展是带有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是表明事物趋向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才是发展。运动、变化比发展广泛,发展比运动、变化深刻。
第四、区分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日趋灭亡的东西。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不能以事物出现时间先后做标准,也不能以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为标准,更不能以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现形式为标准,而只能以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为标准。

关于第二节教法建议

  (1)、总体思路:哲学原理或观点的形成和理解,都是典型分析和综合概括的结果。每一个普遍性的哲学命题,都是对世界万事万物的某一方面普遍性分析基础上的总结和抽象。所以,每个重点难点的突破都是由具体到抽象,而且要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三个方面列举事例,只有这样得出结论才带有普遍意义。

  (2)、具体建议
  a.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的教学可由惠能的观点和刻舟求剑两个电脑动画引入,让学生分析这两个人的观点错在什么地方?并启发学生结合所学科目,证明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运动的主体是物质,二者不可分离。对"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这一知识点的分析,学生容易把静止作为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运动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提前提出问题:运动和静止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谁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请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举例加以论证。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会找出答案。
  b.对"发展的实质和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的教学,可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法,教师列举关于事物运动的各种事例和各种各样社会上存在的新出现的现象或事物,让学生讨论、争论哪些事物是新事物?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发展和运动、变化的区别是什么?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