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教材分析
本节讲述主观能动性问题。怎样对待主观能动性问题,既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际生活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从理论上说,唯心主义由于夸大了主观能动性而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机械唯物主义则片面理解物质世界的客观性而否认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唯物又辩证地都主观能动性问题,在理论上作了科学的解释,可见,本节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很重要的基本观点。从理论上再换个角度来说,哲学应当从整体上研究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那就需要对人自身予以说明。这里首先讲的就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即主观能动性问题。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是人对外部世界的纯粹依赖关系,还包括人对外部世界的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关系。前四课已经讲了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本质、状态、规律,从外部世界的角度提出人应当怎样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从本节开始,则从人这个角度提出人应当怎样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可见,本节的内容关系到全面地理解“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从实际生活来说,人们随时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才能有效的问题,本节对此作了比较全面地讲述。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的教材结构
本框题的根本内容,是指出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分析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分为四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1~2段):利用思想史材料,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人们对人的特点已经有所认识。这可以看作是本框题的一个“引子”。
第二层意思(第3段):指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正确说明了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第三层意思(4~15段):对主观能动性的三个方面分别予以说明。
第4~6段,分析主观能动性的第一方面,即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首先,教材以黑体字比较准确地表述了这个方面的根本内容。教材为什么要使用“突出地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这一说法,因为,我们通常说的“想”是指“开动脑筋”和“思索”的意思(见《现代汉语词典》),是偏重于从理性认识来说的,而认识世界的能力与活动则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方面,相比之下,当然要强调“想”了。其次,教材指出“人类积极的能动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表现在: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可以指导人们的活动。换个角度说,“想”可以指思维的过程,也可以指思维的结果。如果按照思维的结果来说,它就不仅仅是对世界的解释,还包括改造世界的计划、方案等。所以才说,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7~12段,分析主观能动性的第二方面,即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首先指出,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的含义是,它“能够把客观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把思想、计划和方案等观念性的东西用于指导实践,以自己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达到预期的目的。”其次,突出点明人类改造世界活动的创造性特点,而且“越来越具有创造性”。再次,指出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可以做到:发挥规律对人的有利作用,限制规律可能发生的破坏作用。
第13~15段,分析主观能动性的第三方面,即决心、意志、干劲等。首先,教材指出:人们的精神状态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的导向与选择、激发与抑制、控制与调节有着巨大影响。其次,以激情、意志、毅力为例,结合实际生活作了一些分析。
第四层意思(第16段);根据人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原理,指出我们要自己看重自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此段内容,可看作是方法论意义。
主观能动性的三个表现,是教学重点:第一,从本课、本节、本框题来说,本课之所以是全书在理论上的转折点,是因为第一节集中讲主观能动性问题,而第一框题又是集中讲主观能动性的含义。了解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理解主观能动性的含义,不仅为学习后四课奠定了基础,也为理解全书的理论结构提供了一把“钥匙”;第二,从理解基本概念来说,主观能动性的概念比较抽象,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只有对主观能动性加以分解,稍微具体予以分析,再综合起来,他们才能比较深刻地理解“主观能动性”这个概念;第三,从人类的实际活动来说,本书在《前言》中说过:人类“从事着两项基本的活动,一是认识世界,一是改造世界”。人们从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也就是在处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了解主观能动性的三个表现,其实就是从人区别于物的特点的角度,明确人类所从事的两项基本活动。可见,重点搞好“主观能动性三个表现”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本框题的教学,而且对于本课、甚至全书的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小栏目
第3页毛泽东的这段言论出自《论持久战》中“能动性在战争中”题目之下,是关于主观能动性的经典表述。它指明了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分析了主观能动性最主要的内容。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这段语录的使用,最好能逐句进行讲解。
第4页的“马克思语录”。讲解这段语录,应突出“创造”这个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如前所述,关于主观能动性第二个表现的教学中分为三步,在第二步的教学中可结合这段语录作深入讲解。
第5页“想一想”。设此栏目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帮助理解主观能动性第三方面的表现,二是加强思想教育性。教学中最好能通过提问的形式,由学生谈出自己的体验,促进他们重视决心和意志的作用。
二、“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教材结构
本框题的根本内容是,明确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并由此明确怎样才能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分为四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第1段):以修建南昆铁路的事例为“引子”,指出人们必须充分而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层意思(第2段):从三个方面分析为什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其逻辑顺序同第一框题所述的主观能动性的三个表现是一致的。 第一是从认识世界的角度来分析的,第二是从改造世界的角度来分析的,第三是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状态来分析的。
第三层意思(第3~15段):分析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怎样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首先(第4~11段),教材分析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指出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第5、6、7段,按照既唯物又辩证的观点,一方面指出“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又指出“这种制约恰恰要求人们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去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同时教材还指出,不尊重客观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的观点和认为客观规律会妨碍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放弃主观能动性的观点,都是错误的;第8、9、10段,同样按照既唯物又辩证的观点,一方面指出“客观条件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又指出“客观条件给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余地”。同时教材还指出,不顾客观实际条件任意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观点,和认为客观条件会妨碍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放弃主观能动性的观点,都是错误的。第11段,对以上两点论述综合起来,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角度,概括指明怎样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其次(第12~15段),教材分析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第一,指出制约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主观因素包括哪些方面;第二,着重分析人们的利益出发点对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第三,指出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不断排除错误的主观因素,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第四层意思(第16段):本框题小结。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其所受的客观规律制约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是本框题的重点。因为:第一,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唯心主义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包括客观规律在内的各种客观因素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机械唯物主义只看到了客观决定主观,不能理解主观能动性在受制约的同时,仍然具有积极的能动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唯物又辩证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这是一个重大的实际问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基本活动,这些活动要顺利进行,最根本的是要明确二者的关系。我们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人在实际活动中受挫,往往同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紧密相联。第三,学生深入学习这个原理,既能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又能训练理论思维能力。
关于小栏目的使用
第6页“忆一亿”,可不提问。但教师在讲述中应贯穿这个提问的精神。
第7页“漫画”。可由学生议论发表见解。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见解,从道理上作进一步的阐述。
第8页“语录”。应该充分重视这段语录的学习,深入挖掘它的内涵。
第9页“想一想”。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天”,至少可以作两种解释。一是,迷信色彩极其浓厚的“天”,是神的象征,主宰世间的一切。二是,对宇宙及其运行规律的最高抽象,规律是不可违反的。因而,“成事在天”,可以唯物地解释,也可以唯心地解释。从唯物主义角度来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当然有合理之处。“谋事在人”,强调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事在天”,强调规律和条件的重要性。
教法建议
一、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关于导入新课:可采取事例导入,通过98抗洪、建设三峡工程等重大事件来说明:要做成任何一件事情,离开人的努力都是不可能的,进而提出问题:什么是主观能动性?导入新课教学。或者用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夸父追日等神话故事,通过生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明白其实质是对人的力量和精神的赞美,引出主观能动性的概念。或者请学生列举我国在“九五”期间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通过讨论这些伟大成就取得的原因是什么?引出所要教授的内容。
关于“人区别于物的特点: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学,这部分内容不是本课的重点,可采取教师提出思考题,学生自学的方法处理。
关于“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含义比较简单,首先要明确,“人区别于物”的“物”,既可以泛指人之外的一切物,也可以理解为专指动物,在讲解中最好在“动物”意义上来使用;其次,要看到教材并未着力分析“为什么”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只是指出“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与物的区别”。这是一个识记要求,因而在教学中对于“为什么”没有必要展开论述,可以利用社会发展史的知识简要予以说明。
主观能动性的内容及其三方面的表现是教学重点,教师可采取阅读分析法和典型事例分析法进行知识点的教授。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主观能动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认识世界,即“想”;第二,改造世界,即“做”;第三,精神状态,即决心、意志、干劲等。)并分析比较其区别与联系(联系:认识世界是前提,改造世界是目的,精神状态贯穿于二者之中。)然后再具体分析每个内容的具体表现。
对于第一个内容中认识世界的能力与活动的具体表现,可采取事例法进行教学:如俄国的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通过对许多化学元素的反复研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哥白尼不惧罗马教廷的迫害,创立了日心说,推翻了罗马教廷的理论,成为近代太空史上的“太空探索者”等事例的分析,说明认识世界的能力与活动首先表现在:人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对马克思曾经说过:“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之所以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形成了。”的讨论,说明认识世界的能力与活动的具体表现还在于:人的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目的性和计划性。当然也可以列举一些典型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事实来强化这些观点。最后,可通过教师的一个设问:动物有没有这样的能力?使学生明白: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
关于主观能动性的第二个表现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的具体体现,
第一步:首先应简要指明“主观能动性的第二个表现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然后,再提醒学生注意“这种能力的实现和活动的开展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但不必展开说明。
第二步:着重分析改造世界能力和活动的根本之点是它的创造性。教材并未使用“根本点”、“特点”之类的字眼,但蕴含着这样的意思。教材所说的,人“以自己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越来越具有创造性”,就表明了这一点。第二步的讲解,最好能通过启发学生列举自然界原来所没有的东西,说明人能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界,与此同时,通过对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的分析,说明虽然是客观规律决定的,但却离不开人们的实践活动;再如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讨论,让学生归纳出第一个表现:人们改造世界活动的根本之点是它的创造性。
第三步;分析“人们改造世界活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发挥其对人们有利的作用,限制其破坏作用,甚至变有害为有利。”这一步要分析的观点,虽然已经涉及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但这里不是为了讲述这个关系,教学中请注意这点,不要去讲二者的关系,只指出“主观能动性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这个方面,就可以了。因此,可复习提问:什么是规律?规律有好坏之分吗?可以创造吗?如何利用规律?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规律是无好坏之分的,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可以自觉地创造条件,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方式,使规律的作用有益于人类。如我国兴建的三峡工程,它的各项设施就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来的新条件,也可以让学生举例,进而归纳出第二方面的表现。另外应注意解决几个问题: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与物质决定意识是否矛盾?是不是社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不是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关于主观能动性的第三个表现(第13~15段):这一表现与前两个表现相比,虽不是重点,但它的思想教育意义是深刻的。首先,概括介绍这里说的精神状态有哪些重要表现;其次,通过引导学生举例如深圳人的积极进取精神、大庆人的吃苦耐劳精神、长征路上红军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98年抗洪精神等,都是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活动中应该具有的良好精神状态,都是人主观意志的表现,并通过对这些精神状态所起的作用(“导向与选择、激发与抑制、控制与调节”)的分析,结合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习中怕苦怕累的情绪、经济上的困难等)对其进行意志品德教育。
关于第16段的教学,此段是本框题的小结,一方面高度概括指出了原理,另一方面又指出了方法论要求。教学中应注意指出这两方面的内容。讲述方法论要求,应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指出学生主要应该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上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注意的是,教育的语言不必太多,更不能重复,否则就起不到相应的效果。
二、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关于新课导入:
(媒体展示)一段内容:在20年代到30年代的美国中西部地区,人们将大量的牧场开垦为农田,结果导致了1933—1038年间美国的连年干旱,雨量比常年平均少25%,3亿亩草原土地受害,发生了灾难性的“黑风暴”,五年里,有数十万人由于风尘灾祸而无家可归,仅美国就花了数十亿美元来做防止土壤流失的工作。
这里所列举的材料,主要是想表明:人类改造世界需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进入本课内容的学习。
关于“为什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第一框题所述内容的直接延续。因此要特别注意运用第一握题学过的观点,可让学生回顾主观能动性所包括的三个方面,教师采取适当的板书形式,对照这三个方面着重从理论上—一分析为什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当然,着重于理论的说明,仍是要同适当的事例分析相结合的。
关于“怎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问题的教学可采取事例分析法进行,具体做法是:
媒体播放“庖丁解牛”的故事,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庖丁解牛为什么能做到游刃有余?“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分别总结出结论:庖丁解牛时之所以能做到游刃有余,是因为:一、庖丁掌握了牛身体的结构,即规律性的东西,他按照牛自身的骨架规律进行分解,故而能做到游刃有余;二、庖丁是以客观规律为知道,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改变、创造条件,所以能做到游刃有余。从这两点可以得出结论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制约;三、庖丁在解牛的过程中自觉地总结经验,不断排除错误的主观因素,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所以,使技术越来越高超,做到了游刃有余。从这一点可以得出结论二:主观因素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应讲清楚:主观因素有那些?可让学生议论、补充,为什么会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结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的制约,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同时,还要端正主观动机,做到正确地、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16段的总结,可让学生回顾本框题的内容,初步作出小结。教师要特意设计板书,简明准确地显示出基本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完成这一问题的教学后,可结合“想一想”中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