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诗词五首
教学建议
五首诗的主题思想
《观沧海》
借景抒情,描绘了大海生机勃勃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和阔大的胸襟。
《次北固山下》
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望岳》
描绘了泰山的宏伟景象,体现了诗人宽阔无比的胸怀。
《如梦令》
描写了夏日游饮归途中的一个片段,表现了女词人李清照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也可以看出词人天真、活泼、豪爽的性格。词人赋予大自然以诗情画意和勃勃生气,给人以清新的美的享受。
《西江月》
构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观沧海》的写作特点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次北固山下》的写作特点
《次北固山下》的作者王湾一声中多次来往于吴楚之间,异乡作客,难免思乡之切,触发情思,引出千古名篇。此诗不仅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传世,整体来看也是和谐、优美的。
《望岳》的写作特点
《望岳》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杜甫赴洛阳应进土举,落第,于是漫游齐、赵(今山东、河南、河北省)一带,这诗是游泰山时所作。泰山为东岳,是五岳之首。近岳而望,并未登山,所以题为“望岳”。诗中描绘泰山高大而磅礴的气象,以及自己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都是从“望”字着笔的。
《如梦令》的写作特点
《如梦令》写了夏日游饮归途中的一个片段,抒写了片刻之间美的感受,仅仅33字,却写了场景,写了人物,写得曲折起伏,生动活跃,情深味浓,新奇可喜。词的语言明白如话,流转自如,表现了独到的功力。词作没有具体写郊游的过程,只是写了它的尾声,归途中迷路后“争渡”的情景,构思非常巧妙,充满了生活的情趣,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这首词的格调清新而又明快,从中可以看出文词人早年曾经有过的幸福的生活。
《西江月》的写作特点
《西江月》写的是夏夜之景以及感受。上片写并月风光,吹来阵阵稻香,蛙声一片,奏起丰收乐章,表明作者对稻谷丰收的喜悦之情。下片从行人的感受写到行动和心情,上下衔接,笔调活脱轻快,与行人惊喜之情相和谐,增强了词的表达效果。这首词在艺术上最大特色是以“数”入调,构成优美的意境。上片倍数词“半”点明半夜时分。以“一”字描写到处是蛙声。下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写夏夜疏雨,确是传神笔致。天外之星七八个,乌云当中又留隙;山前之雨两三点,大雨欲下还敛住。这几个数字用得巧妙无比。星一多,则不可能有雨;不见星,则可能雨大。唯独稀稀数星,疏疏小雨,才构成清朗恬静的境界,以烘托出丰收的景象和人的喜悦之情。由此可见,数字不但可以入词,而且与词的境界关系颇大。这首词在这方面也留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指导阅读的教法建议
指导阅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字面的意思给予答疑解疑,但不必逐字逐句讲解。
②学生看不出来的精妙之处要给予点拨,点到为止,不必过于详尽。
③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发挥想象,进行再创作,可以画画,可以扩展成一个故事进行口述。
④仍以朗读带动教学,教师要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去感染学生,要求学生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