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季氏将伐颛臾
课文整体感知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篇》,是《论语》中的重要篇章,属于记言散文里的驳论文。文章通过记述孔子同冉有、季路的一次对话,展现了师生之间对季氏将讨伐颛臾这件事的不同态度。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主张实行礼治,即用加强教化的办法,以德服人。这一点,在文章中有明显的体现。
文章分三段,分别记叙了孔子师生间对话的三个层次。文章开头,首先介绍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当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和季路将消息告诉孔子后,孔子劈头就责备冉有,认为他们应义不容辞地制止季氏这种不仁不义的做法,并对季氏将伐颛臾表示坚决反对。然后从三个方面充分说明理由:“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是说明颛臾在鲁国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一向受到礼遇,不可伐;“且在邦域之中矣”,是说颛臾是鲁国境内的小国,对鲁国并未构成威胁,不必伐;“是社稷之臣也”,点明了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不是季氏所应当讨伐的。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孔子一向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始自诸侯出。孔子认为,季氏将伐颛臾是擅权弄国,自然十分反感。
第二段,冉有受到孔子责备,企图推卸责任,他采取了步步设防的方式,但孔子却步步进逼,紧迫不舍,予以严厉批评。他对冉有“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的自我辩解当即给予反驳。首先引用周任的话,如果臣子不能尽职,宁可辞去职务,也不应尸居其位,徒得俸禄。季氏将伐颛臾的僭越行为是孔子所不能容忍的。作为季氏的家臣,冉有和季路应拼死进谏,若季氏不采纳他们的意见,他们就应辞去职务,以“独善其身”。接着,孔子运用比喻论证法,形象地举出一个例子:“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难道是老虎、犀牛以及龟玉的过错吗?显然不是应是看守人员的过错,是看守人员的失职。
第三段,冉有受到孔子严厉批评后,继续给自己找借口,提出了季氏将伐颛臾的理由:颛臾的城墙很坚固,又距季氏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拿过来,将来会给季氏的子孙留下祸患。这番话的言下这意是赞成季氏讨伐颛臾,但却恰恰和冉有前面讲的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自相矛盾,这种口是心非,遮遮掩掩的态度更加激怒了孔子,他先批评冉有的政治品质不端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指出冉有的理由是强词夺理,又提出了他的根本的政治主张,即:“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里“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古本有误,应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因为“贫”与“均’是指财富,“寡”与“安”是指人口,下文所说“均无贫”与“和无寡”可以为证。颛臾是鲁君(先王)封的‘东蒙主”,如果季氏抢占来,必然引起社会动荡,就要“不安”。接着,孔子批评冉有和季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是错误的。文章结尾一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孔子已经看穿季氏讨伐颛臾的最终目的其实是要削弱鲁国的实力,以至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意义上看,李氏的行为只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因而最后一句道破了季氏的阴谋,一语中的。
全文论点鲜明突出,证据确凿有力,批中有论,论中有批,批和论融为一体。同时,运用比喻、排比、反诘、呼告、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不仅文采斐然,犀利活泼,而且具有极强的论辩力。
关于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的建议
古文教学,应突破古代说理文逐句逐段翻译、串讲的传统模式,设置一个个饶有兴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对照提示、注释自读思考,教师间以精要的点拨、引导,通过对三段对话的品味,分析孔子的形象,理清背诵思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可分三步进行。
一、师德
问题:
1. 文章开头明言“伐”,为何冉有、季路报告时却只说“有事”?
2.“求,无乃尔是过与?”中,“是”字作用是什么?此句如何翻译?
3.“何以伐为?”之前的递进复句表达了几层意思?反诘句有何作用?
提示:冉有、季路出言含混、轻描淡写,是面对恩师不能隐瞒又不便直言的敬畏。两个问句显示孔子刚正中见温厚。递进复句的意思有三层(取朱熹说,见《论语集注》),不可伐,不必伐,不当伐。孔子使用反诘句,更突现其义正辞严!这里对冉有的温厚有度的批评,对季氏的不义行为的严正抨击,都罩上了一层师生间的伦常情感的色彩。
二、人德
问题:
1. 针对冉有的推诿之词,孔子是怎样分层批驳的?
2.两组比喻的喻义各是什么?
提示:孔子从道德论的高度分两层进行批驳,先引古代良史周任的名言,继之以盲者的妙喻,阐明为人立世的准则。即:为人臣者,为“相”者,进,应能尽职尽责,有所建树;退则独善其身,不应尸位素餐,从而批评了冉有言论的错误。关于两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季氏的用兵是不义的,非人道的,借此进一步追究学生的失职行为,至此孔子的尽职尽责、进退不苟、极富同情心的道德家的风范跃然纸上。
三、政德
问题:
在第3段对话中,孔子是怎样分层对冉有进行批驳的?
提示:孔子分两个层次对冉有进行批驳。①在第2段对话中,孔子层层推进地批评冉有言论的错误并追究其失职的责任,使其不得不吐露真言,原来冉有是赞成季氏的,口是心非是孔子所不能容忍的!孔子首先从政治品质的高度批许其两面派态度,其次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著名的安国定邦之策。这种美好的政见在当时只能是空想,然而透过言辞,我们仍能感受到这位政治家善良、正直的政治良心。
关于通过诵读突破重难点的教学建议
反复诵读是突破重难点的基础。课文的三段体现了孔子与冉有谈话的三个子话题,层次十分鲜明。诵读时可以依段分读,教师也可以设置相关思考题目,让学生用原文的话回答,借此来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时,教师要注意对重点实词的讲解。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增补一些课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词,这样做除了可以加快积累文言文词语的速度外,更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归纳接触到的文言词语知识和现象,培养自觉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关于课文研读的教学建议
1.试读课文,给生字词注音,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结合课文注释,自译全文,有疑问的词语做好记号,通过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自己解惑。
3.理清文章思路、层次,在此基础上反复诵读,分层背诵。熟悉文言常用句式,培养语感。
4.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中心,分析孔子言论,理解孔子的政治观点。
5.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语文课外读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了解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一面。
关于课堂思考题目设置的教学建议
在学生初步诵读完课文后,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帮助背诵,教师可以考虑设置如下三个题目:
1.孔子为何反对讨伐颛臾?
孔子从周朝的礼制出发,认为讨伐颛臾是错误的: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颛臾已是鲁国的附庸,不必伐;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2.孔子认为冉有和季路对讨伐颛臾一事有责任,他是怎样教育弟子认识自己的失职的?
当孔子一听到此消息,就责怪冉有“无乃尔是过与?”孔子列举了不能讨伐颛臾的理
由,他认为冉有应该劝阻此事。当冉有、季路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当即予以反驳。他首先引周任的话,说明一个臣子如果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接下来用了扶相的责任、看守押和椟的人的责任作比,说明冉有、季路不能推卸讨伐颛臾的责任。而当冉有替季氏开脱,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态度时,孔子对冉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语气也毫不留情,爱憎分明:“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3.孔子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
孔子主张“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孔子主张重教化,省刑罚,薄赋税,厚施予,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国家能成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理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