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语文 -> 高一下学期 -> 第三单元

11 我与地坛(节选)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9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我与地坛》整体感知

  从阅读体悟入手。可分三步走。 

  首先认真阅读描写地坛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有关文字,尤其是写园中“四季景色”的段落。从生动、逼真的描写中理解景物的特征。地坛古老而充满生机,荒芜但并不衰败,形体被人肆意雕琢,但多彩的自然情味并不改变。地坛中苍幽的老柏,自在坦荡的荒藤,情态各异的小昆虫,竞相生长弄出响动的草木,以及雨燕、孩子、暴雨、落叶等等,它们面对荒芜的地坛,考虑的不是为什么活在世上,而是考虑如何活着,如何让生命融于自然中。 

  其次是作者由景物展开的联想与想象,剖析作者心灵与自然景物的交流、碰撞,揣摩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作者的人生之路是坎坷的,长到二十岁下肢瘫痪,他悲观失望忧怨,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念,荒芜的地坛正与作者的心境相吻合,也正是作者逃避现实、排遣忧怨的去处,因此觉得与地坛有“缘分”。作者从充满生机的地坛景物中,看到大自然的生命力,重新认识了生命的意义,思考“怎样活的问题”。 

  其三,是抒发作者对自然感悟的重要语句,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命的认识。他觉得生活的味道,“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白”。不幸的遭遇使作者与一座荒芜的古园结下了深深的恋情:地坛,是他接近自然和重新认识人生的天地,是他排遣忧怨,匡正信念的圣洁空间。 

  从文章的抒情方式入手。这篇文章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是以从“平淡”中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 

  阅读时,一是抓住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是在走过人生最艰难的一段路后,重新回想母亲的一言一行,揣摩母亲的心理和情感,从而感悟到母亲的焦虑、希望、痛苦、坚韧和伟大。因此作者采用设想的形式,以忏悔的口吻,运用衬托的手法,即以“我”的坏脾气、倔强、羞涩来衬托母亲的焦虑和坚忍。二是通过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母亲的形象,抓住这些描写,分析母亲的形象和性格。母亲最盼望的就是儿子能够坚强起来,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母亲非常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让儿子独处地坛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傻事”,“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她独自一人默默负担着对儿子的忧虑、希望和热爱而不张扬。三是抓住作者感悟的重要语句,尤其是结束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崇敬之情和对人生真谛的感悟。作者在地坛走过了人生最坎坷的一段路程,而母亲不仅陪伴他走过了这段路程,还用“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教育启发作者:不能向命运与不幸低头,走自己的幸福的路。 

本文的两条线索

  从内容上看,《我与地坛》有两条线索:一是“我”与地坛物我交融的精神联系;二是“我”对地坛其他几组人物的观察、思考。本文节选的两个部分也体现了两条线索的并行交织。

  先来看看本文第一部分。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句子:“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揭示了地坛与我非同寻常的精神依存关系。一个曾经有过青春狂想,血管里还淌着青春热血的青年,忽然被社会甩出了轨道;一块曾经在王室隆重的祭祖仪式中接受天子膜拜的土地,如今在繁华的城市中心沉睡。这两者要等待双方去互相发现、唤醒。

  痛苦将作者的心灵磨蚀得纤细敏感,因此,他的眼睛带着沉思,掠过荒凉萧瑟,看到了“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地持着触须……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这座废园荒芜但并不衰败。断壁颓垣坦然自在,草木昆虫一岁一枯荣,无言地诉说着时间和生命的永恒,宇宙和历史的浩渺。它衬托出个人的微不足道与人生的短促无常,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一个不幸的人渐渐参透了生死问题,变得平和宁静。地坛,以其蕴含的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与生生不息的自然真意,为作者构筑了心灵的家园。

  第二部分写的是“我”与母亲之间刻骨铭心的亲情。这段文字细致地刻画了母亲怎样默默地分担着爱子的痛苦,隐忍着担忧,最后直至积劳成疾去世的过程。作者用深情的笔致回忆着,把无比的追悔、遗恨、思念都融入桩桩往事的再现中。来源于母亲身上的克己、爱人、坚忍的“爱”的力量,注入儿子的心田,使儿子更深地理解了生命的意义。

课文第一部分中作者用大量篇幅写地坛古园的原因

  在课文的第一部分中,作者花了很多篇幅三度写这座古园。第一次写的是古园历尽沧桑的四百多年的变化,第二次写的是如今“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第三次写了“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谁也不能改变它的”那些内容。

  课文的第一部分亦即《我与地坛》全文的第一部分,从结构上来说,作者势必要在文章开头对地坛做必要的介绍,但是作者这样写,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文章内容的需要。因为其后的六个部分所讲述的内容都与这座古园密切相关,比如课文节选了文章的第二部分对母亲的缅怀。当年母亲的那些提示、恳求、嘱咐与祷告,那些焦虑、痛苦、惊恐以及一遍遍的寻找,无不与作者总到这座古园中去有关,因此这样写是有道理的。就以课文第一部分写生死抉择而论,着重写古园也是十分必要的。作者笔下的地坛古园历经四百多年的变化,虽然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但它以顽强的生命力依然宁静地存留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荒芜但并不衰败”的事实,对于一个曾为生死问题苦苦思索、寻求答案的残疾青年来说,肯定会有所启示。正如作者所说:“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作者正是在这里对生死做出了理智的选择,并不断地思考着怎样活的问题,而且作者正是从这里出发走向了成功。尽管十五年间这座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但是祭坛石门中落日那寂静的光辉把“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映照得灿烂,是 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还有那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那雨燕的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的时刻、总是引人猜想的那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那不管你是忧郁还是欣喜,总是“镇静”地站在那儿苍黑的古柏,那夏天的暴雨、秋天的落叶带来的气息,等等,全都是无人能够改变的。古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作者的语言特色显而易见,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绘景状物,无论是描摹心态还是抒发感悟,语言的表现力都是很强的,语言的运用在平缓沉毅中,还往往透出睿智与机敏。

  比如写历尽沧桑的地坛古园:“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一组整散结合的句子极具概括性。同样是写这座古园,说到十五年中“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那些内容时却又洋洋洒洒数百字不厌其详。在述说母亲的担忧害怕、关爱备至时,不惜笔墨,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过早去世的、无私而又崇高的母亲的形象。抒写自己的悔恨之情时,作者说:“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些又都是多么深沉而又凝重的话语啊!作者在抒发自己对于生死问题的感悟时则写道:“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谢这样的安排?”“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 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这样的叙述,这样的比喻,无不显示出作者运用语言的机智与诙谐。

史铁生 “追寻”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关于第三个问题。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

  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课文内容及其教育价值

  在课文的第一部分中,作者以一个残疾人独特的视角对地坛的环境作了介绍,述说了自己在最痛苦的时期以古园为伴,对于生死问题做了深沉的思考与明智的抉择,从而与古园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不断思考怎样活的问题则成了总到这座古园去的原因。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写了对于过早去世的母亲的缅怀,回忆了怀着博大而无私之爱的母亲在儿子最痛苦的时候曾经怎样焦心与无奈,并为当时沉浸在苦恼之中的太年轻的自己的无知而懊悔,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及早懂得母亲的爱。

  课文截取的这两部分内容,除了它的美文鉴赏价值之外,还有及其深刻的教育价值,对于当代青少年来说,如何正确对待生死问题,如何对待自己的生身父母,如何提高心理素质,着意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避免过激举动,预防发生意外等等。显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教学中应给予足够重视,注意对学生的熏陶感染。

本文重点句解读

  “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我摇着轮椅进人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作者进入地坛,地坛成为作家栖居的精神家园,作者写地坛,突出的便是这种物我交融同呼共吸的隐秘的精神默契。

  “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可见作者一度十分消沉。他一天到晚耗在地坛,耗在地坛的每棵树下,耗在地坛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这样过了好几年。

  “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都不再那么可怕。”

  ——作者走出了残废自伤的阴影。一个残疾人,即使无路可走,绝望苦闷,他们也有生的留恋,他们也珍爱生命。作品自然也唤起我们健康人的幸福感,唤起我们的生命意识。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第七节)

  ——景物描写也是对生命的解读。作者在此发现生命的根本处境,发现生命的种种状态:落日映出最后的灿烂,雨燕高歌生命的力量,古柏坦然面对一切,落叶留下“回家”的美丽……从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过程中的美好与精彩。

  世上有些东西是谁也不能改变的,万古如斯的,既然如此,就不必太执著于一己的得失、荣辱、哀乐,人生须臾,沧海一粟,风物长宜放眼量。

  地坛在不断的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作者由此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与永恒,欣赏到人类的步伐和舞姿,赞美着生命的呼喊与歌唱,从不屈中获得骄傲,从苦难中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完成了他思想的涅槃。

  “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同时母亲的“活法”也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

  “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能作这样的设想,才能完全读懂、理解母亲的爱心,才足以表现母亲的苦难和伟大。这种“设想”无论对写作对生活都很有启发。

  “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作者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亲是坚忍的、伟大的。

  关于课文第二部分提到的“想出名”是“声明狼藉的念头”这句话的理解。

  ——对于现在的同学们来说,这句话的确不好理解了。但是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里,这话却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判断是非的一条标准。在“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想“成名成家”被看作是资产阶级的名利思想作祟,是要受到批判的。这种现象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初还存在一定影响,因而作者在1989年~1990年写作本文时仍提到“想出名”是“声名狼藉的念头”。明于此,就不难理解所谓“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且不去管它了罢”这种宕开一笔的写法了。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