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二语文 -> 高二上学期 -> 第四单元

13 故都的秋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30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本文的思路分析
《故都的秋》开篇就以北国之秋与江南之秋作对比。先描写江南秋景的特点,“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然后由景及人,表达自己于江南秋景中的感受,“不饱”、“不透”、“不到十足”的叙写,充分表现了作者不喜欢江南之秋的情绪。为了更好地表达这种情绪,作者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加强,“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由此,作者烘托的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就特别地引人注目,引人去探寻感知了。
接下来,作者用很大篇幅来记叙描写北国之秋,其“清”、“静”、“悲凉”的特点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秋晨观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闲人以及秋果几个画面,选景细微,表意却悠远深沉。如在秋晨观景的描写中,作者没有写北平的高楼华宇、雕栏画栋,而是以破屋为入景点,恰恰合于这里的秋韵。“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的飞声”、“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这一切景物的出现就已让人的心受到触动,然后你会在一种高远、清凉、空荡的淡淡悲伤中不断地感动着。而当你细细品味那“槐树叶底”“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时,几乎能感觉到温暖、和缓的秋天的阳光从臂弯流过,那一刻你确切地知道了郁达夫带给我们的生活感受是那么的丰富细腻。
作者通过五幅图景描摹了故都的秋,让读者充分感受了北国秋光的特色。最后,作者在文章结尾以议论收笔,再次用对比,又辅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赞颂北国之秋,表达自己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本文的写作特色
1.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来往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主观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2.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课文不用生僻的词汇,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于作者的精心锤炼,认真琢磨,在细腻、清新的叙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优美的画面,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琅琅上口。如下面两段对槐树和秋雨的描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这两段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关于本文诵读的教学建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情感。(教师亦可范读)
  [例1]课文第一段从“可是啊”开始,朗读时语音可加重,略有拖长,“清”“静”二字可读得清脆、响亮,而“悲凉”一词语音要降低,可用浑厚的声色读出,两手中间可稍作停顿。利用此种诵读的语音处理以示文眼所在,恰当表露作者的情感。
  [例2]课文第3~11自然段是对故都秋景的描绘,读时可稍微加快速度,语音语调可轻巧、柔和,切实让人体会到是在随着作者的情怀去欣赏北平清秋的令人感到惬意的景物。
  [例3]课文最后一段要读得意味深长,准确表达出郁达夫要将故都的秋苦苦留住的眷眷之情,语音可浓重、淳厚,略带凄婉,以便与作者宁可折去寿命也要换得故都的秋的挚情相吻合。
  总之,通过反复诵读,把郁达夫在文中表露的对故都的秋的眷恋、向往、喜爱、赞美之情及自身的孤寂、悲伤的情怀体现于有声有色、有情有感的诵读中,是完全有助于阅读功效的。

关于如何理解感悟本文的建议
《故都的秋》因其独特而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独特是属于郁达夫的。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想理解感悟《故都的秋》,必须要了解郁达夫,而且这了解必须是感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郁达夫的作品、郁达夫友人的文章来帮助学生认识郁达夫,忌枯燥介绍。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