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二语文 -> 高二上学期 -> 第四单元

16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30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本文主题
一个人假如失去了视觉,失去了听觉,失去了语言,永远生活在黑暗与寂静之中,那将是多么残酷的事啊。海伦·凯勒在出生18个月时就遭遇了这样极大的不幸。但她却是一位生活在黑暗中而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是以其勇敢的生存和杰出的成就震撼了世界的人类的“精神楷模”。正如马克吐温所称赞的,海伦·凯勒是十九世纪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之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对光明世界的畅想,文字流畅,思想跌宕。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海伦·凯勒的乐观向上的精神,看到她对生命的珍爱,对生活的赞美,对人类的友善情感和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

本文的思路分析
  文章的题目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为我们提示了它的表达思路。我们可以从时间入手来看文章是如何展开的。
  第一天,海伦·凯勒要凝视老师麦西夫人的脸,约朋友来家里,看狗的眼睛,观察家里简朴小巧的东西,在森林里漫步,看落日,夜晚看人造光明。这一天的活动仅仅限于海伦·凯勒日常起居的生活范围,她爱自己身边的一切,她珍惜热爱生活的情感无须表达,我们已经深刻到体会到。因为对家里简朴小巧的东西都恋恋爱抚,海伦·凯勒对生活中每一件物什的爱就不需描述了。
  第二天,海伦·凯勒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晚上又来到剧院感受人类戏剧艺术。这一天是海伦·凯勒走入人类精神世界的一天,这里的叙写是丰富的,描摹是细腻的,很多读者不能相信这是一位既无听觉,也无视觉的人所写的。然而,在我们惊诧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动着,一位残疾人竟有如此丰富的见识,她该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她又该有多么挚烈的生活热情啊!
  第三天,海伦·凯勒跨过东河桥,登上帝国大厦细看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一天是海伦·凯勒再次贴近普通人的一天,不同于第一天的是从她个人身边的范围扩大到纽约城,但对生活细节的捕捉更加细微。而我们在于她品味这些日常生活时,我们看到了海伦·凯勒对生活的渴望,也深深的体会到自己原来忽略了那样多的生活本来的美。
  跟随海伦·凯勒行走三天,我们的确可以看到海伦·凯勒的乐观向上的精神,看到她对生命的珍爱,对生活的赞美,对人类的友善情感和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从中,我们也汲取了丰富的生活的养分。

本文的写作特色
1.对比手法的运用。
在文章中,海伦·凯勒将自己与视听健全的人作对比,表达自己对生命、对生活的态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三天对海伦·凯勒而言,就是生命中最完美的三天。而每一个拥有健全生命的人,谁又曾在意这三天呢?鲜明的对比,衬托出作者对健康美好生命的渴望,对平凡充实的生活充满爱意。同时也警醒我们这些健全的人,热爱生命吧,珍惜生活中平凡的快乐吧。
2.丰富的想象力。
我们知道本文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节选,知道海伦·凯勒不是一个普通的残疾人,她患有聋、哑、盲多种病状,可是我们为作者叙写内容的细腻深深地吸引,我们惊叹她那丰富的想象力。美丽的自然、辉煌的人类往昔、灿烂的文化、奔腾的生活图景,这一切出现在她的笔下,却从未出现在她的眼前。这一切的出现源自她丰富的想象力,源自她那颗充满热情的心。

用对比进行本文教学的建议
本文通篇使用了对比,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对比,让学生体会海伦·凯勒虽是残疾人却感受细腻,我们虽为健康者,却不如其感受之细,哪些内容是她体会到了,而你却未体会到的。这样,一方面捕捉到了文章的内容重点,另一方面也是于细腻处对学生进行生活态度的正确引导。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