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陈情表
本文题解
“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词谦恭,读起来如对面谈心,颇为感人。
“陈”意指陈述,“情”可理解为:1.情况(事实)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3.情理(忠孝之道)。
本文背景
公元263年,蜀汉灭亡。公元265年,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西晋。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且李密当时以孝闻名天下,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理天下的策略,推重孝道,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用孝来维持天下安定,因此李密屡被征召。然而,李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以威逼魏帝“禅让”的方式篡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在这种情况下,李密上《陈情表》,乞求终养。
本文写作特点
1.情真理切,侧然动人
《陈情表》以感情的真挚、朴实和行文的流畅婉转见胜,以叙事的具体、生动和抒情的真挚、深沉扣人心弦。作者没有着意抒发感情,没有多用感叹之词,却能寄浓郁的情感于简洁的笔墨之中。文中的每一句话,皆从肺腑流出,故尔虽造语平实,却觉得光彩照人。
2.语言练达
(1)善于运用含有相对立的或相辅相成内容的排偶来表达思想感情。如“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这是含有相对立内容的排偶句,体现了本文在矛盾中抒情的特色。作者还运用了带有“前后”、“生死”、“内外”和长短等相对词语的排偶句来表达相辅相成的内容。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来强调西晋州郡地方官对李密的重视,用“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来表达生死都要报答大恩;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表达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的困难,突出祖母无人照顾。
(2)文中有不少四字句。其特点是:
①语言简洁凝练。如“茕茕”一句,生动地刻画出作者当时形单影只、孤独寂寞、无依无靠的悲惨处境。又如“日薄”一句,作者把病入膏肓,危在旦夕的祖母比作迫近西山的落日,真实而形象地写出了祖母病情的严重。文字如此简约,却形象地反映了情况,同时渗透了作者的深情。
②语势连贯紧凑,显出不容置疑的效果,增强了说服力。如“臣以险衅……至于成立”。文字简洁,毫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至,困难层见叠出。又如“逮奉圣朝……实为狼狈”短促,紧迫,写出了上面任职紧,逼迫急,家里祖母也急需照顾,上下都紧急,进退都两难的境况。
文中的四字句像诗一样,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在低沉中含有声宏气壮之势。
(3)语言生动形象。“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进退狼狈”“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等词语有很强的生命力,至今仍为人们广泛运用。
《陈情表》奏效的关键
据《晋书》记载,司马炎读了《陈情表》,不仅准许了李密的请求,还为嘉勉他的孝心而赐给他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养他的祖母。
《陈情表》奏效的原因不仅在于李密的身世博得了晋武帝的同情,孝顺之心打动了对方,更在于李密将奉养祖母的举动纳入到“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旗帜之下。晋武帝司马炎是以逼迫魏帝“禅让”的方式成为新朝之王的,难言“忠君”之义,故而大力提倡孝顺之德,以标榜朝廷的教化之道。晋武帝曾为父行三年丧礼,而且他下令举荐人才的六条标准中,“孝敬尽礼”“友于兄弟”占了两条。所以李密以孝养祖母作为辞谢征命的理由,就不仅说明了个人的困难,也迎合了朝廷的要求,更反被动为主动,置晋武帝于不得不答应请求的境地之中了。
本文诵读指导
本文是写给皇帝的信,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包含着作者真挚的感情。诵读时,要注意本文层次,做到有情感有表情的诵读。
第1段陈述自己身世悲苦,处境凄凉。读这样的内容语速应偏慢,语气低缓,语调低沉,感情凄切悲伤。
第2段陈述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而自己却由于祖母供养无主,不能应召的矛盾处境。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前半部分语速偏快,最后一句稍慢,重音强调。
第3段立足孝治,表明心迹。宜中速,读出恳切。
第4段正面提出,恳请批准。诚挚哀婉,余情缠绵,应该读得稍慢,含有恳请之情。
另外,本文多为四字句,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同时杂以三、五、七、九、十、十一字的句式,构成了句式的错综变化,使文章脉络流走,音韵和谐。诵读时要加以体会,读出文章的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