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失街亭
本文的线索及情节发展的组织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如何围绕线索把错综复杂的矛盾组织起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1.节选部分人物众多,矛盾复杂。有蜀魏之间的矛盾。在蜀汉内部,有诸葛亮和马谡、马谡与王平的矛盾;在曹魏内部,有司马懿和朝廷、朝廷和孟达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有的趋向激化,有的逐渐缓和。
2.围绕这些矛盾开展的情节更加错综复杂。作者以蜀汉为主要方面,以诸葛亮为主要人物,以街亭的攻守作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情节,前后反复照应,因此故事情节组织得井井有条。
3.本文以街亭的攻守作为线索。第一部分写马谡立状守街亭和诸葛亮周密部署,命令马谡“谨守”,当道下寨;而马谡却违令拒谏,屯兵北上。第二部分写司马懿采取“围山断水”的战术,夺取了街亭;诸葛亮布置退却。第三部分主要写因街亭失守而斩马谡。这三部分始终不离街亭的攻守。
4.前后照应,主要集中在说明街亭的重要、“当道下寨”和“围山断水”这几个问题上。如“围山断水”,在第三、五、六、七、九自然段反复照应,使得文章脉络分明,结构紧凑。
街亭的重要性
蜀魏以秦岭为界对峙,诸葛亮的战略目标是攻取长安。取长安必过秦岭,过秦岭有三条通道:一是东路子午道,但其地险要,不易通过。故诸葛亮未纳魏延之计:东路偷袭。二是中路斜谷,路途较近,蜀军可由此攻郿城,取长安,但中有栈道近500里,行军困难。此次北伐,孔明于此道设疑兵佯攻。三是西路由阳平关绕到渭水之西的一条大道,此道离长安较远,但蜀军兵力集结和粮草搬运十分方便。故蜀军主力自汉中兵出祁山,由此道进军。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北陇城镇)是此路战略要地,控制街亭,即掌握战争主动权。倘此地失守,蜀军粮道断绝,后援不继,三郡难保,便会不战自溃。用诸葛亮的话说:“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休矣。”
文章人物形象的塑造
1.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作品中的人物有正反、主次之分。正反对比,用次要衬托主要是本文描写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法。如将诸葛亮的知己知彼、小心谨慎,同马谡的纸上谈兵、狂妄自大对比;用次要人物王平的正确建议,衬托主要人物诸葛亮部署的正确。
2.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情态表现人物性格。
如马谡的三次“笑曰”(①“笑”诸葛亮“多心”,②“大笑”王平“真女子之见”,③“大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表现了马谡狂妄自大、麻痹轻敌的性格和思想。
3.通过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
如“斩马谡”一段,以诸葛亮的“三哭”(“挥泪”“流涕”“大哭不已”)揭示出诸葛亮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执法严明、忠于蜀汉、严于自责、体恤部属等多方面的性格。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章节内容
本文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和第九十六回。与课文相关的情节是:诸葛亮平定南中后,经过两年准备,公元227年冬,带领大军驻守汉中,准备进攻魏国。
离开成都时,他给后主刘禅上《出师表》,要后主不要满足现状,妄自菲薄;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并且表示他决心担负起兴复汉朝的责任。
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派赵云、邓芝率偏师作为疑兵,前据汉中的箕谷(今陕西褒城北),扬言由斜谷进攻郿城,以吸引和钳制关中魏军。自己率领大军,突然从西路扑向祁山(今甘肃礼县东)。魏国毫无防备,纷纷败退。蜀军乘胜进军,祁山北面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的守将都背叛魏国。
此时,魏文帝曹丕病死,其子曹叡即位。曹叡再用司马懿破蜀。司马懿直取街亭,欲绝蜀兵粮道,诸葛亮用马谡守街亭;马谡违命于山上扎寨,被魏军围困攻下,丢失街亭。诸葛亮只好部署撤兵。此时,司马懿率十五万大军已兵临西城。诸葛亮焚香操琴,以空诚计吓退魏兵,蜀兵连夜退回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自责用人不当,自贬三级。
重难点的解决办法
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把握人物形象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失街亭,谁之过”是难点。
解决办法:
1.指导学生整体阅读,注意情节的发展,写出阅读提纲,思考情节的暗示、关联的特点。
2.分析孔明“三嘱”、马谡“三关”、司马“三探”、诸葛“三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展开专题辩论:失街亭,谁之过?
教学方法建议
本文是自读课文,教学本文,可采取学生搜集资料、阅读分析、确定研究目标、展示研究成果的方式进行。
课前可向学生推荐大量的网络资源,推动学生主动阅读,以获得丰富的信息。
网上三国:http://xf-www.hb.cninfo.net/sanguo/
三国志:http://www.easysea.com/lishi/24s-cs-sanguozhi/
精彩三国:http://njyz.njenet.net.cn/colorfulsanguo/
三国情结:http://kaiyan.533.net/
国史畅谈:http://sh.netsh.com/bbs/2669/
神秘三国:http://cenyue.myetang.com/r.htm
点评三国演义:http://culture.163.com/edit/000823/000823_40678.htm
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学生会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之后再确立自己的研究目标,这样就不仅完成了传统教学要求解决的人物分析任务,还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了解了名著,并且培养了善于质疑的思想品质,和自主探究、自行研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