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三语文 -> 高三上学期 -> 第六单元

孟子文章选读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30阅读:nyq
字号:|


关于运用“倒序”法进行单元教学的建议

  综观本单元的5篇课文,篇幅一篇比一篇短,难度一篇比一篇小。我们可以依第21课至第18课的“倒序”开展教学。这样便可以使得学生能够一步步由浅入深的接近孟子、了解孟子。

(一)安排1课时教学《短文两篇》

  1.指名讲述“弈秋”的故事,并由此拉开本单元教学的序幕。

  2.对照所讲“故事”和注释,落实《弈秋》的字词句,领会课文的寓意。

  3.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自读《齐人有一妻一妾》,要求做到流利朗读,准确译文。

  4.由学生复述《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情节。

  5.讨论《齐人有一妻一妾》的寓意,补充原文省略的文字——“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6.教师小结,重点强调其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

  7.课外作业:借助工具书和资料翻译《孟子见梁襄王》全文。

(二)安排1课时教学《孟子见梁襄正》和《庄暴见孟子》

  1.抽两位同学分别将《孟子见梁襄王》的译文妙在黑板上(有条件者可直接将译文投影到屏幕上)。

  2.根据黑板或屏幕上的“译文”教读课文,让译文与原文对号入座,使误译得到纠正,漏译得到补充,加强朗读环节,体会譬喻论证。

  3.分组(46人)学习《庄暴见孟子》,在组长的带领下,须做好以下工作:

  ①通读全文,准确读音,正确断句;

  ②试译原文,把握不准者作好记录,准备提问求教;

  ③找出文中的对比句,思考其运用的好处;

  ④归纳民本思想的具体内容。

  4.逐项检查分组学习情况,重点突出“朗读”和“质疑”两个环节。

  5.作业:完成练习三。

三)安排3课时学习《齐桓晋文之事》

  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即从开头至“王请度之”。

  1.学习课文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一读之后要求能翻译原文,懂得“是以”属固定词语,“臣未之闻也”属宾语前置句;(已注释的词句属特殊用法的要突出强调,下同。)二读之后必须了解齐宣王问话的切人点(以问“霸道”开端),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习课文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疱厨也”)。分角色朗读,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强调宾语前置句(“莫之能御”)、“之”字的区分(“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兼词“诸”字等知识点。

  3.学习课文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以练习代讲解,“逼”着学生自学。

练习设计如下:

  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a.夫我行之,反而求之(这样)

  b.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区别)

  c.不能也(的确)

  d.王之不,是折枝之类也(行王道)

  e.王请之(估量)

  ②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然则一羽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保,为不用恩焉。

  译:(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愿用力;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施恩泽。)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奉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童。)

  ③孟子善于设喻论证。用“力举百钧而不能举一羽”“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比喻(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用“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来比喻(故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请用原文作答。

  ④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并用两个字归纳孟子为宣王指明的方向。

  大意:(阐述齐王之不正,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方问:(推恩。)

  (注:原文从略,括号内文字为参考答案。)

第二课时:学习“抑王兴甲兵,危士臣”到篇末。

  1.学习“抑王兴甲兵”至“孰能御之”。在熟读课文、弄清文意的基础上,重点点拨以下知识:

      ①使动用法:危(土臣)/朝(秦楚)

      ②一词多义:抑(“抑王兴甲兵”“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若(“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其若是”)。

     ③特殊句子: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2.学习“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结合高一学过的《寡人之于国也》(有一段文字基本相同),在“译”字上做文章,在“背”字上下功夫。译原文应重点提示“进”“愿”“恒心”“仰”“俯”“谨”“孝悌”等词语;背课文要抓住行文思路——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施以礼义道德教育。

      第三课时:立足本篇目,辐射本单元,涉及学过的孟子文,全面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论辩艺术及其他。

     1.关于孟子的政治主张,重点剖析下列课文及其承载的思想:

      从《齐桓晋文之事》看孟子“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仁政思想;

      从《庄暴见孟子》看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从《孟子见梁襄王》看孟子“敬天保民”(范文澜语)的思想;

      从《寡人之于国也》(见《语文》第一册)看孟子选拔贤才要以民意为准绳的思想;

      从《攘鸡》等短文(见《读本》第五册)看孟子“省刑罚,薄税敛”的思想;

      从《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课文(见初中教材)看孟子“舍生取义”“顺乎民心,合乎正义”“勤奋不息、努力上进”等思想。

  2.关于盂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参见课本上郭预衡的《<孟子>简介》。

  3.关于其他(如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寓言样式的出现及影响,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视教学实际取舍。

(四)安排三课时开展研究性学习

  1.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搜集孟子及其散文的有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初步形成自己的某一个观点。

  2.课堂练习:就《孟子》的某一“点”(可以是作者的某一思想,作品的某一特点,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等)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论据确凿,切入点小,角度新颖。

  3.课后评改:选择有代表讲的12篇习作,翻印给全体同学,要求认真修改,并写出一百字左右的“评语”。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2年第10  王国彬

关于运用“先入为主”法进行单元教学的建议

  孟子的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言近而旨远”。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采取“先入为主”的办法,即首先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论辩艺术,再学习本单元的课文,用课文作例证。教学本单元拟安排6课时。

(一)安排1课时,初步了解孟子的主要思想和论辩艺

  1.布置学生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标记要点。

  2.教师归纳、补充孟子的主要思想内容和散文特点。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方面归列如下(对①②⑥⑦可结合选编课文展开讲述);

  ①民本主义思想;

  ②邦国的主权在民。

   ③民对不脱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④政事以民为归宿;

  ⑤用人以民意为准;

  ⑥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⑦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⑧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是以“好辩”著称的。他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把话题巧妙自然地引入他预先构想的范围,步步深入到他要得出的结论上来。简言之,孟子在论辩时善设机巧,先纵后擒,使论辩的对手成为靶子。  《孟子》里面还有一些文学价值很高的叙事文字,如《齐人有一妻一妾》。故事精练生动,寓意深刻:人物形象也刻镂精细,情节完整而又有一定曲折,因而被后人誉为已具短篇小说的雏型。

  《孟子》中还有一类单纯发表议论的较长的篇章,如《鱼,我所欲也》。虽然没有标题,但它只围绕着一个中心的问题作较评论述的,实际上已接近于较完整的议论文。

  总的说来,《孟子》散文,无论是其中的对话体部分,还是以叙事、议论为主的篇章,主要的风格特色就是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3.阅读“单元说明”,了解教学目标。目标见“单元说明”中的“理解” “掌握”“品味”“了解”。

  4.课外完成《齐桓晋文之事》一文后的练习四——到图书馆或网上搜集有关资料,然后与同学交流,说说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和看法。

(二)安排4课时,学习本单元的5篇课文

  其中两课时学习《齐桓晋文之事》,一课时学习《庄暴见孟子》和《孟子见梁襄王》,一课时学习《齐人有一妻一妾》和《弈秋》。无论教学哪篇课文,都必须重视“读”(读课文)、“译”(译原文)、“练”(完成练习题)三重奏。此外,针对不同篇目还应有所侧重。

  1.《齐桓晋文之事》侧重论辩技巧的学习。此文的论辩技巧主要在于运用了反复问难、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层层进逼的方法。文章开头,孟子迎合齐宣王希翼称霸的心理,成功地转换话题,提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的中心论点。继而又机敏地从齐宣王怜惜牛的事实连类引发,肯定他有恻隐之心出发,施恩百姓并不难做到,批评宣王恩及禽兽而功不至百姓,有鼓励,也有指责。至此迫使宣王道出真心话,承认自己不肯行王道是企图以武力称霸诸侯。于是孟子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行霸道无异于“缘木求鱼”,只有施仁政才能成就王业,激起齐宣王试行仁政的兴趣。此时孟子才将王道的主张,施行仁政的内容、步骤、方法和盘托出。用譬喻陈说事理,论列是非,是孟子论辩技巧的又一特点,如用“缘木求鱼”比喻齐宣王以霸道求统一天下的徒劳无功,生动形象,妙趣横生。

  2.《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侧重对比语言的品味。教学时可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说出其运用之妙。

示例:

  对比句子——举疾首蹙頞而相告/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

  运用之妙——强调国君同样的享乐活动,引起人民不同的感受,造成不同的政治局面,突出了论题,避免了说教。

  3.《短文两篇》侧重寓意的理解。《齐人有一妻一妾》辛辣地讽刺了那种不顾礼义廉耻,以卑鄙的手段追求富贵利达的人。《奕秋》深刻说明做事是否专心致志,结果是大不一样的。

(三)安排1课时,练习写作“文学评论”

  1.在第一节课谈及“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学习本单元之后,要能对《孟子》作出一两点评论。为达此目的,教师还须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摘抄“文学评论”,以牵线引路。

  2.课堂作文:就《孟子》的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做到有论点,有例证,能自圆其说。

  3.讲评可根据课时情况安排在课内或课外进行。讲评时应突出两点:一是涉及的“面”要广,力求既有评论“民本思想”的,也有论述雄辩艺术的;既有剖析语录体结构的,也有分析幽默语言的。二是对有创新意识、独到见解的要给以充分肯定。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2年第10  王国彬)

关于《齐醒晋文之事》一文的教学建议

  首先要学生熟读课文。这一点课堂上要做,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要做。文言文的教学一定要突出诵读,以求通过良好的语言感知大致把握全文的主要意思。

  其次,在诵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本文是孟子代表作之一,篇幅很长,不容易看出层次。理清文章思路,需要根据齐宣王和孟子的谈话内容进行切分。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的事,孟子轻轻把话题岔开后,转入对王道的谈论。孟子首先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而王”的基本条件。其次,孟子指出宣王不能成就事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第三,孟子指出宣王推行霸道的危害。最后,孟子应宣王请求阐述自己行之道的具体措施,水到渠成地提出了“制民之产”和“谨序之教”的仁政主张。这篇对话体议论文,齐宣王问,孟子答,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说理充分。

  第三,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只有深入理解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才能更好地学习此文。

  另外,此文中出色的论辩技巧也是应该学习的。文章气势充沛,语言富有强烈的鼓动性。

  最后,对于文中的一些重点的实词、虚词、语言现象、句式特点等,教师也要指导学生总结。文中还出现了一些成语,如“明察秋毫”等,注意积累。体会文中疑问句,反问句的作用。

关于《庄暴见孟子》一文的教学建议

  本文篇幅较短,文字也较浅显,反复诵读之后,自会把握文章内容。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朗读时读出对比的层次。

  教师可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安排学生自学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首先要抓住“与民同乐”的思想。“与民同乐”是一种民本思想,是施仁政的一种表现,这一点上,与上一课《齐桓晋文之事》有相似之处。

其次要让学生认真体会孟子善于论辩、巧妙论理的技巧。孟子善于转换概念,掌握对话的主动权,从音乐出发,借题发挥,谈到了“施仁政”的问题,体现了他高超的谈话技巧。

第三,要通过讨论题目的设置,引导学生注意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孟子将“独乐”和“与人乐”对比,将“与少乐”和“与众乐”对比,解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与民同乐”。又通过两种假设进行对比,突出人民的不同感受,从而说明与民同乐就会统一天下的道理。

最后,重点实词、虚词、语言现象、句式特点也应一一作总结。

关于《孟子见梁襄王》一文的教学建议

本文的难度不大,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即可。

首先要抓住文章思想。文中以禾苗遇旱枯遇雨兴为例,对梁襄王讲述了仁政爱民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民心所向,即可天下无敌的道理。这一内容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与前文的《齐桓晋文之事》与《庄暴见孟子》有相似之处,可联系起来考虑。

其次,孟子的“善辩”是较出名的,这一点在前两篇文章中也有学习。但此文的“善辩”却与前两文不同,少了委婉曲折,多了直截了当,直率地表达了自己对梁襄王的印象,犀利,直观。

另外,本文大量运用比喻。教师应指导学生加以注意,揭示本质,把握思想。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