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三语文 -> 高三下学期 -> 语言学论文选读

语言学论文选读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30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关于文学与语言的关系
  
文学离不开语言,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但用语言表达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文学。
  一
、词汇与文学,主要讲形象思维与具体形象的问题。王力先生认为,形象思维是文学问题,但要通过语言来表现,因此也是语言问题。文章引经据典说明了词汇的使用与文学的形象思维有密切关系。
  
二、语言与文学,主要讲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诗人们常常运用语言中的节奏来造成诗中的抑扬美,直到今天,不少的民歌,不少的地方戏曲,仍旧保存着这一具有民族特点的、具有抑扬美的诗歌节奏。大致说就是重复或再现。当我们听人家朗诵一首有韵的诗的时候,每句或每行的末尾总是有相同的元音,我们不但不觉单调反而有种欣赏托赛利小夜曲之感,觉得非常和谐,这就是回环美。本文重点说明文学作品中平反相间的抑扬美,同时也简要说明了押韵带来的回环美。
三、语法与文学,主要讲整齐的美和凝炼的美。整齐的美是对仗的特殊形式造成的语言表达效果。凝炼的美,指的是语法中的不完全句和使动用法产生的言简意赅、简洁凝炼的效果。

《语言与文学》的学法建议
  
学习本文应该让学生做到三个“要”。
首先,要整体感知抓要点
  
要求通过自读课文,从整体上了解作品内容,并结合课后练习一,通过填表,用提要的方法弄清作者的主要观点。
其次,要仔细揣摩作分析。
  
单单记住几个要点不行,要学以致用就应仔细揣摩作者对实例的分析。例如要分析文学语言的整齐美,就要仔细揣摩王力先生是怎样分析对仗的;要分析文学语言的抑扬美,就要仔细揣摩王力先生是怎样分析音步、平仄的;要分析文学语言的回环美,就要仔细揣摩王力先生是怎样分析押韵的。只有从实例中分析,才能举一反三。
第三,要联系实际学迁移
  
阅读中的“迁移”是双向的,将先前所读的与现在所读的互相联系起来,从已知迁移到未知;可以更好地理解新的读物;从现在所读的迁移到先前读过的,可以温故而知新。例如,《语言与文学》的第一部分里有一段文字说到学习人民的语言,联系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关于“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的论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段话。毛泽东说:“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相互迁移,可以知晓,人民的语言是文学语言的源泉,毛泽东的论述,不但适用于一切宣传工作者,而且给文学工作者指出了一条学习语言之路。
  
由此可见,迁移跟融会贯通是分不开的。没有迁移,就不能融会贯通。学习本课一定要充分认识新旧知识联系的重要性。
  
另外,还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语文能力,也就要学会应用。比如学习本文,学生在懂得了文学语言在词汇、语音、语法诸方面的特点后,就可以运用这些知识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写作时,在需要运用文学语言时,可以自觉地在词汇或者语音、语法上运用学到的知识。
《语言的演变》的写作特色
  
1.抓住特征,条分缕析,层次井然。
  作
者依据语言特点,以“演变”为中心,从古今语言演变的概貌,与语言本身的要素(语音、语汇、语法)分两个方面说明语言演变的基本情况,揭示语言既发展变化又相对稳定的规律。由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先主要后次要,既遵循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又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脉络分明,顺序井然。
  
2.把握重点,有详有略,主次分明。
  
语汇的变化最快、最显著,在语文的学习中应注意之点最多,作者把它作为重点,详加说明;语法、语音的变化列为其次,但也不可轻视,因为语文课有文言教材,想学好文言、古今语言文学的语法、语音差异就必须知其梗概。
  
3.围绕中心,综合说明,恰到好处。
  
本文紧紧围绕语言演变的中心,综合运用分类、比较、举例、引用等多种说明方法,化难为易,言之成理,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4.驾驭语言,轻车熟路,如话家常。
  
作者是学贯中西的语言学家,面对性质近于天书、内容复杂、知识深奥的大题目,他能以明白晓畅、平易简洁的语言准确地写出来,就是小学生也不难读懂,真是达到了深入浅出的极至。

《语言的演变》的学法建议
  
在教授本课时,要让学生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一、突破重点——语汇的变化,应坚持三要原则:
  1
.古今语汇变化较大,阅读古代作品要实事求是(既不能以今律古,也不能以古非今)。比如古代“去”审“离开”意,不是现在的“往”;“是”常当“这”讲,偶尔表示判断;当然“叶公好龙”的“叶”也不一定非要依古音读“”。
  
2.语汇变化是自然趋势,面对新出现的语汇、新的表达方法,我们要以“约定俗成”为标准判断其存在的合法性。我们既不应生造新词语,也不该硬着头皮不承认诸如“恢复疲劳”“打扫卫生”之类已经约定俗成的词语。
  
3.语言虽然在变,但就某一阶段说,不变是绝对的,因此某些词义、某些说法、某些句式,还要认认真真地掌握和使用,不要含含糊糊或任意为之。
二、巧迁移,重运用。
  课
文介绍的知识对于学生了解古今语法的主要变化,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很大用处,教学时,一定要指导学生结合学过的文言文中的一些语法和语音方面的典型例句,弄清古今汉语的主要变化。比如判断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等等。
三、认真读、用心想。
  
读好的文章,指导学生要从两方面学:一方面是内容,另一方面是表达,而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写法的吸收都必须在熟读的基础上深入领会、细心品味。
四、会整理、善积累。
  
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对于那些复杂的或重要的东西,要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比如本文第二部分语汇的变化,就可以通过列表整理来促进理解。当学习新课文或迁移运用时遇到生僻的字、古今异义的词等自己拿不准的语言现象时,不可望文生义,要勤查工具书,弄懂弄通并积累起来。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自读指导
  
对于高中生来说,修辞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但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认识和理解者寥寥无几,因此,自读本文要做到三个结合:
一、自学本文与已有知识相结合
  
在自读本文之前,大家可以先谈谈各自对修辞的认识,然后带着问题读课文,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修辞不是把话这么装饰那么装饰,更不是自己制造什么花样翻新的说法,只不过是从现有的语言材料中精心选择而已。”“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把握修饰选择的标准(一是要求准确,富有表现力,二要有时代性、社会性)领会修辞选择的条件(丰富自己的语言,使自己头脑里有一个丰富的语言宝库)。
二、自学本文与高考要求相结合
  本文作者用通俗生动的语言阐述了他对修辞的理解,“高考说明”将句式的选择、语言表达的要求(简明、连贯、得体)、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也都列入考点,其中有不少内容是相同的,基本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学习本文一定要找准切入点[比如:语言表达要简明(简洁而不赘余,明确而无歧义,清晰而不费解)、连贯(句与句之间要上下衔接,前后照应、语气贯通,文气畅通,和谐上口,逻辑性强)、得体(语言表达要符合语境要求和语体要求)],把本文与高考相关考点巧妙地结合起来,真正收到一举两得之效。
三、自学本文与迁移运用相结合
  
本文观点对于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很有指导意义。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一定要在把握观点的基础上,把这些知识运用于自己的语言实践。
  
这里的迁移运用,可分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用之于阅读。
  
用之于阅读,可以用作者提出的修辞标准判断语言的优劣。看语言准确不准确,得体不得体,明确不明确,简洁不简洁,表现力如何。语言好,知道好在哪里;语言差,懂得差在何处。
  
另一方面是用之于表达。
  
用之于表达,就是指在说话和写文章时,能用之于遣词造句,用之于推敲斟酌,特别是修改文章,可以从容选择。修饰要养成习惯,力求把语句表达得更好一些。还要养成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自读指导
  
自读本文可采用四步读书法:
  
第一步:初读感知
  通过
自读课文,要初步感知语言和说话的关系、大概了解“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的意思、肤浅认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内涵。
  
第二步:精读领悟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篇观点鲜明、材料翔实、语言通俗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学论文,我们要在用心精读的过程中深入领会作者的观点,仔细品味语言的特色,从而为迁移运用奠定基础。
  
第三步:选读鉴赏
  
文章从头到尾,美点不断闪烁,我们要把自己在精读中感触较深的美点选择出一些,以供鉴赏交流。比如开头一段以牛顿、瓦特、马克思等人的发明创造为例进行类比论证,效果颇佳,再如第三部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中将种种交际工具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论证,也是很值得分析鉴赏一番的。
  
第四步:迁移运用
  
要把本文所学的相关语言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交往实践中,运用到解决其他相关问题中。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