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脑和脑神经
一、基本内容与程序:
脑的形态结构→大脑结构与功能→小脑的功能→脑干与脑神经。
二、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从脊髓知识出发,提出:脊髓在结构上与脑相连接,在功能上受脑的控制,那么脑的结构与功能是怎样的呢?引出本节课题:脑和脑神经。
2.了解脑的形态结构:
教师出示脑的形态图,并示脑模型请学生观察。
首先介绍脑的位置、外形,简要说明大脑半球、表面沟回、小脑位置、脑干及其与脊髓连接关系,然后介绍脑的正中矢状剖面与额状剖面的方位,并结合脑模型说明之。总结脑的大体形态结构特征。
3.认识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观察脑的额状剖面,认识大脑灰质与白质的分布特点。
教师拿出兔的脑模型,与人的脑模型比较,请学生观察其大脑发达程度与表面形态之不同。然后指出,人的大脑皮层沟回起伏,尤为发达,这与人的大脑高级中枢功能高度进化相适应:人的大脑皮层成为调节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教师提出:人们对于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功能是如何研究的呢?
教师可介绍典型研究实例。如:
一位法国医生[Broca(1860)]曾观察了这样一个病人,他可以理解语言,但不能说话。他的喉、舌、唇、声带等都没有运动障碍,他可以哼曲调。后来,在病人尸体解剖时发现,他的大脑左半球有一鸡蛋大的病变区,而右半球正常。Broca以后又研究了8个相同的病人,都在大脑左半球这个区域受损。这些发现使Broca在1864年宣布了一条脑机能原理:“我们用左半球说话。”
有两位德国生理学家[Gustav Fritsch和Eduard Hitzig(1870)]发现,用电刺激狗的大脑皮层一定部位,可以规律性地引起对侧肢体产生一定的运动。这是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大脑皮层上存在不同的功能定位。
还有的科学家,在对人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时,实验性地用电流刺激大脑皮层,观察病人的运动反应,询问病人的主观感觉。用这样的方法认识了大脑皮层主要运动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的部位及其支配、管理的对侧性情况。
总之,人们可以采用多方面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等方法,或者把临床观察、手术治疗和科学实验相结合进行研究,得到了关于大脑皮层功能的许多知识。
然后,教师可概括地介绍皮层几个重要的中枢功能及它们的位置。
最后指导学生观察脑剖面图上白质纤维形态,说明大脑功能联系的结构基础是怎样的。
4.认识小脑功能:
对小脑知识的学习,先从形态、位置出发,了解小脑大体部位、形态情况。
然后,列举人的小脑损伤病例临床表现。例如随意运动的共济失调症状(随意运动的共济即运动中各主动机、拮抗肌、协同肌、固定肌等肌群的共同协调活动):行走时摇晃、不稳,状如醉酒,往往有向后倾倒之势;不能完成精确的动作,如用手指物、写字等等。再介绍教材中关于狗的小脑切除术后,狗的运动异常现象。以上介绍内容,最好有图像直观材料。
从上述事例中引出结论:小脑具有维持运动协调性、体位平衡等重要功能。
也需要指出,小脑在其腹面有许多联系大脑、脑干和脊髓的神经纤维出入。这些纤维的信息传送,使小脑能够将来自大脑指挥肌肉运动的信息与肌肉实际动作情况的信息加以整理,并发出调整信息到大脑及其他下位运动中枢,使动作能够协调、准确地完成。
5.了解脑干和脑神经:
首先,出示脑干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特别注意显示脑干腹面各脑神经根的形态状况。请学生观察脑干外形,同时教师简要介绍:脑干与脊髓、大脑、小脑的连接关系。并结合脑干额状剖面图示,说明脑干中白质纤维纵横交错、灰质分布为许多散在核团的情况,其中存在管理呼吸运动、心血管活的基本中枢。指出,这些中枢结构的损伤,会致呼吸、心跳停止活动而危及生命。
然后,概略介绍12对脑神经根与脑的连接情况。着重指出,除第一对脑神经连接大脑外,其余都与脑干相连。通过这些脑神经的联系实现脑中枢结构对头面部感觉和运动功能的管理。特别是视、嗅、听等重要感觉器官的传入信息,通过相应脑神经传送,使我们对环境中相应刺激的感受成为可能。介绍迷走神经的分布和主要功能时,简要说明“植物性神经”的含义。
最后小结:
(1)大脑皮层是神经调节的最高级中枢部位。各种感觉功能、随意运动指令以及语言功能、意识活动等高级神经功能都要由大脑皮层完成;
大脑内部白质纤维,有的联络左、右大脑半球,有的联络大脑以下各级中枢部位。其中许多上行和下行纤维,大多要在一定部位交叉至对侧,使皮层对躯体运动的支配与感觉的产生表现为对侧性特征。
(2)小脑通过脑干与大脑和脊髓联络,主要功能是使躯体运动的动作协调、准确,并维持身体平衡。
(3)脑干不仅是联络大脑、小脑和脊髓的中继站,而且还有许多重要的灰质核团,作为呼吸、心血管运动反射调节的中枢结构,并连接除嗅神经外的各对脑神经,成为有关反射的基本中枢。
在做上述小结时,教师最好设计出一系列问题,由学生思考并做出概括性回答。以此来及时检查前面的教学效果是否满意。
【板书设计】
知识结构
教学目的
1.了解脑的位置和组成、小脑的主要功能、脑神经的分布和功能。
2.理解大脑皮层的功能和主要功能区。
重点难点
重点:大脑的结构、功能与主要功能区。
难点:大脑皮层功能区。
教学准备
脑的模型;脑的解剖结构挂图,大脑皮层功能区示意图;脑神经模型;(兔脑模型)。
教学过程
(脑的位置、外形与分部→大脑的结构特点→大脑功能与主要功能区→小脑与脑干→脑神经)
引入新课:从脊髓在结构上与脑的联系和在功能上受脑的控制现象出发,提出脑的结构与功能如何呢?引出本节课题“脑和脑神经”。
主体过程:介绍脑的位置,出示脑的模型。结合模型引导学生从外部形态上认识脑的各部,同时板书归纳脑的各部形态、位置。
在观察时请同学们特别注意,人的大脑表面沟回起伏是最显著的特征(可与兔脑比较),提问:这一特征与大脑的功能有何适应关系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出示脑的解剖结构挂图
介绍图示解剖方位,再讲解大脑内部结构,分别说明灰质组成的大脑皮层是最高级神经调节中枢、人类大脑皮层高度发展:表面积大、神经元多;白质中的神经纤维纵横穿插、四通八达,联系着左右大脑半球和各级下位中枢。同时板书归纲大脑灰质与白质结构和功能。
进一步指出,大脑皮层众多神经元执行着最高级中枢的管理职能,绝不是杂乱无序的安排,而是有条不紊的功能分区状态。出示皮层功能区示意图。
讲解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和语言中枢。讲解过程中,一定要举出典型实例,描述各功能区的主要特点。如“一侧皮层躯体运动中枢的病变,由于下行白质纤维的左右交叉,使得身体对侧不能随意运动”等等。(要让同学们注意,图中所示白质纤维的交叉走行特点)。同时归纳皮层重要功能区于板书中。
进一步提出:关于脑的功能人们是怎样来研究的呢?介绍狗的小脑切除实验:健康的狗,行动灵敏、协调,而去小脑的狗行动失去协调和准确性。可以再介绍关于人的小脑病变引起的临床表现。总结出小脑的主要功能(板书)。并且指出,采用动物实验和对病人的临床观察等方法来研究脑的功能是常用的手段。
进一步指出,脑除了作为高级中枢联系和控制脊髓功能外,也发出脑神经,与头面部感受器、效应器直接联系。出示脑神经模型,简略介绍脑神经有12对,除一对嗅神经外,其他都从脑干发出的大致情况。再结合教材中所列关于5对脑神经功能。分布的简表,做扼要讲解(不再归纳为板书内容)。
小结:以谈话方式总结本课主要知识点。
布置课外思考题。由于这一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把握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关系是关键,所以提出的思考问题也应着眼于此。
例如:某病人由于大脑皮层某局部损伤而出现语言功能异常,表现为能看懂别人写的文字,却不能理解别人与他的谈话。你认为这种现象能说明病人的哪种语言中枢发生病变?人的语言中枢在皮层的分布有何特点?
从教材中图示结构来看,你认为躯体感觉中枢在大脑半球呈对侧性管理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