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二生物 -> 初二下学期 -> 第六部分 人体生理卫生[第九章 神经调节]

第六节 人的视觉和听觉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9 8:31:34阅读:nyq
字号:|


教学设计方案1

  教具准备:

  1.眼球结构的挂图或投影片;

  2.眼球结构模型。

  3.眼球附属结构的挂图或投影片。

  4.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挂图或投影片。

  5.正常眼、近视眼的眼球的示意图或投影片。

  6.沙眼的挂图或投影片。

  7.耳结构的挂图或投影片。

  8.耳的结构模型。

  9.鼓室内外气压平衡的示意图或投影片。

  教学方法:演示、讲述。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引言:请大家回想一下,什么是反射弧?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回答:略。)

  讲述:反射弧的第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感受器。人体有许多能感受身体内、外刺激的感受器。其中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有些感受器却比较复杂,带有附属结构,这些带有附属结构的感受器,通常叫它们为感觉器官,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下面我们就要学习眼和耳的结构,以及视觉和听觉的形成的内容(板书)。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眼和视觉(板书)。眼是我们人接受外界刺激、认识世界的主要感觉器官,即视觉器官。视觉的形成与眼的结构和功能有关,眼的结构可分为两部分:眼球和附属结构,其中眼球是主要部分。

  观察:(出示眼球结构挂图或投影片)大家看看这张图,对眼球结构的剖面先有个印象,然后观察课本中的彩图十一,认真想一想,眼球有哪些结构,这些结构各叫什么?

  (回答:略。)

  讲述:为便于记忆这些结构,我们把这些结构系统化。写成一个眼球结构的系统表(板书)。(边指图边讲)眼球分眼球壁和内容物两部分。眼球壁又分外膜、中膜和内膜三层。外膜的前部是角膜,它无色透明;后部是白色的巩膜。巩膜主要起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中膜在外膜的内面,中膜的前部是虹膜,是棕黑色,中央是瞳孔;在虹膜的稍后部是睫状体,里面有平滑肌,有调节晶状体曲度的作用;占中膜三分之二的后部是脉络膜,它含有丰富的血管,有营养眼球的作用,它还含有丰富的色素细胞,有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的作用。内膜是位于最里面的视网膜,内有大量的感光细胞。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感光细胞的神经纤维组成了视神经。在眼球壁里面的内容物有位于角膜后方、晶状体前方空隙里的房水,还有晶状体和玻璃体。其中晶状体是双凸镜状,依靠一些韧带与睫状体连结。房水、晶状体、玻璃体都是无色透明的,都具有折光作用。

  (出示眼球结构模型)现在我们再用这个眼球结构的放大模型,来复习、巩固一下眼球的结构,请同学指着模型来说说眼球的结构。

  (回答)略。)

  讲述:眼球周围还有一些附属结构(出示眼球附属结构的挂图或投影片),包括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等(板书)。泪器包括泪腺、泪点、鼻泪管等。

  提问:这些附属结构有什么功能呢?

  (回答:略。)

  讲述:眼肌能使眼球运动,其他结构主要有保护眼球的作用。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视觉是怎样形成的(板书。)

  讲述:(出示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挂图或投影片)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球内部,请同学们说一说,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球内部时,都经过了哪些结构?

  (回答:略。)

  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等结构。当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后,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倒立的物像。

  提问: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感光细胞会产生什么?

  (回答:产生神经冲动。)

  提问:神经冲动通过什么结构传到大脑皮层?

  (回答:通过视神经)

  提问: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什么中枢?

  (回答:视觉中枢。)

  讲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兴奋,就产生了视觉(板书)。

  从视觉形成的过程看,有4个关键的步骤: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成像于视网膜;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导;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兴奋,视觉形成。这4个步骤缺一不可,而且应该强调的是,眼虽然是视觉器官,但是真正产生视觉必须通过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现在,请一个同学来叙述一下视觉是怎样形成的?

  (回答:略。)

  实验: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

  提问:实验中的白纸板和双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什么结构?眼睛是通过调节什么结构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

  (回答:略。)

  讲述:人在看外界的各种物体时,为什么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看得清楚呢?这主要是通过睫状体中平滑肌的舒缩活动来调节晶状体曲度的结果。

  讲述:下面我们学习如何做好眼的卫生保健。做好眼的卫生保健,首先要特别注意预防近视和一种常见的眼的传染病――沙眼。(板书)

  讲述:我们先来看什么是近视,以及近视是怎样形成的。

  提问:(出示正常眼、近视眼的眼球的示意图或投影片)请看这个图中正常眼与近视眼的眼球在形态上有什么不同?

  (回答:近视眼的眼球前后径比正常眼的长。)

  讲述: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会使远处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做近视眼。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纠正(板书)。大家注意,我们这里所说的近视眼是指真性近视,而同学们中的近视多为假性近视。什么是假性近视呢?假性近视主要是青少年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书本放得离眼很近,或采光、照明条件不好,或持续用眼过度,都会使睫状体内的平滑肌持续收缩,过度紧张,使晶状体凸度较大。日久天长,一旦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平滑肌过于疲劳,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这就造成了假性近视。

  提问:那么,如何使假性近视消除呢?

  (回答:略。)

  讲述:只要平时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眼保健操等,就可以使视力恢复正常(板书)。如果不注意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就会造成眼球前后径变长,变凸的晶状体不能恢复正常,就会变成真性近视了。

  提问:那么,如何预防近视呢?

  (回答:略。)

  讲述:同学们回答的内容可以归纳为预防近视的“三要”、“四不看”(板书)。请大家观察“三要”和“四不看”两幅插图。想一想你做到了哪些,哪些还没有做到?希望大家真正做到预防近视的要求,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如果还有时间)有关专家对青少年提出一些预防近视的建议,同学们可以阅读一下。

  板书设计

  第六节 人的视觉和听觉

  一、眼和视觉

  (一)眼球的结构

  (二)视觉的形成

  (三)眼球的附属结构:

  眼肌、眼脸、睫毛、结膜、泪器等。

  (四)眼的卫生保健:

  1.预防近视

  1)什么是近视眼(见课文中有关内容)

  2)近视眼的纠正方法:配戴凹透镜。

  3)假性近视: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使睫状体内肌肉不能放松造成的。假性近视可以恢复正常。

  4)预防近视:

  做到“三要”、“四不看”,注意看电视、玩游戏机和用电脑的卫生。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讲述:(出示沙眼的挂图或投影片)沙眼的病因是眼睑内面的结膜感染了一种微生物——沙眼衣原体(板书)。病症是眼发痒、发干、易流泪、眼分泌物多,眼睑内表面粗糙不平,有颗粒状小疙瘩。严重时,眼睑内翻,使睫毛磨损角膜,使角膜浑浊,影响视力,甚至失明(板书。)

  沙眼是如何传播的呢?主要通过接触传染(板书)。如何预防呢?主要是要切断沙眼衣原体的传播途径,大家说说应如何预防呢?

  (回答:略。)

  小结:一是不与患者共用毛巾等物;二是不要用脏手揉擦眼睛(板书)。

  提问:谁来解释一下“动动脑”中的两个问题。

  (回答:略。)

  (教师总结归纳两个问题的答案。)

  讲述:关于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以及眼的卫生保健等知识,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学习有关耳和听觉(板书)的知识。和上节课一样,要了解听觉的形成,必先了解耳的结构,请大家翻开课本,看前面的彩图十二,先了解一下耳的结构。

  提问:(出示耳的结构挂图或投影片)现在请同学指着这个图来说说耳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回答:略。)

  讲述:为便于记忆这些结构,我们仍然列出系统表(板书)。

  (边指图边讲)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功能是收集、传入声波。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三块听小骨,鼓膜可以受到声波的振动而振动;在鼓室内的三块听小骨相互连结。其中的第一块听小骨前端与鼓膜接触,第三块听小骨的后端与内耳接触。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连通。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出示耳的模型)现在请个同学指着模型来说说耳的结构。

  (回答:略。)

  讲述:了解了耳的结构,我们来看看听觉是怎样形成的(板书)。

  耳廓收集的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通过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位听神经中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板书。)大家一定要注意,只有通过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才能形成听觉。现在请一位同学重复一下听觉形成的过程。

  (回答:略。)

  归纳:听觉的形成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外耳、中耳收集、传导声波;②内耳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③位听神经中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导神经冲动;④大脑皮层听党中枢兴奋,形成听觉。

  提问: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耳的卫生保健?

  (回答:略。)

  讲述:第一,要保护好外耳道和鼓膜。注意不要随便用尖锐器物掏耳屎,以免戳伤鼓膜和外耳道;如有小虫或植物种子进入耳内,应用不同的方法清除,详细的办法可看课文中“耳的卫生保健”的第1点。第二,如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为什么要迅速张口呢?(出示鼓室内外气压平衡示意挂图或投影片)迅速张口(或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这样可以使咽鼓管的口开放,空气由咽部进入鼓室,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板书)。第三,要预防中耳炎。方法主要是当咽、喉、鼻受感染时,应用食盐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提问:为什么这样做可以预防中耳炎?

  (回答:略。)

  讲述:主要是可以防止病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最后一点是预防外耳道疖。外耳道疖的形成主要是不洁净的水或脓性分泌物进入外耳道,使病菌侵入耳毛的根部或皮脂腺造成的。因此,预防的方法是不要损伤外耳道,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板书)。

  板书设计

  第六节人的视觉和听觉

  (四)眼的卫生保健

  2.预防沙眼

  1)病因:结膜感染了沙眼衣原体。

  2)病症(见课文中的有关内容)

  3)传染方式:接触传染。

  4)预防:不与患者共用毛巾;不用脏手擦眼睛。

  二、耳和听觉

  (一)耳的结构

  (二)听觉的形成

  (三)耳的卫生保健

  1.保护好外耳道和鼓膜。

  2.遇巨大声响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

  3.预防中耳炎。

  4.预防外耳道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